礼知心与夏姬的传奇故事

第34章:越地连弩破楚甲,吴宫谗言起萧墙

加入书架
书名:
礼知心与夏姬的传奇故事
作者:
礼知心
本章字数:
4292
更新时间:
2025-06-09

会稽山(浙江绍兴)的连弩棚里弥漫着桐油与艾草的气息,巫礼正用细针调整弩机上的青铜刻度。她脚下的木盘刻着“十二时辰”,是礼知心根据日晷原理制作的瞄准参照,越工正捧着新铸的“三棱箭头”,箭头尾部凿着微小的隼纹——那是巫礼要求的“稳定翼”。

“小囡,这箭头真能穿透楚人的犀甲?”允常拄着鸠杖走进来,杖头的太阳鸟图腾与连弩上的隼纹再次共鸣。自檇李之战后,老越王的鬓角己全白,看向巫礼的目光却愈发信赖。

巫礼将箭头装入弩槽,指向百步外的牛皮靶:“大王请看。”她扣动扳机,十支箭呼啸而出,竟有八支穿透三层牛皮,箭头深深嵌入后面的青冈木靶。越兵的欢呼震得棚顶的艾草簌簌落下,勾践握着未完工的越王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礼知心在棚外听见动静,手中的“水纹锥”差点划破图纸。他正在改良越船的龙骨结构,图纸边缘画着后世的“船用罗盘”雏形。夏姬递过一碗桑仁粥,碗底沉着几颗郑国的“益智仁”:“范蠡大夫派人来说,吴国使者己到檇李(浙江嘉兴),点名要见你。”

话音未落,连弩棚的竹帘被猛地掀开,吴国使者公子庆忌(吴王僚之子,以勇武闻名)按着剑柄走进来,金色的发辫上系着鸱夷图腾的金箔:“礼知心,寡君问你,为何在越地私造兵器?”他身后的甲士按剑而立,腰间挂着黑冰台特有的“玄铁令”。

礼知心将图纸卷成筒状,筒身恰好挡住夏姬递来的信号——那是用郑国产“密蜡”写的“吴使与黑冰台勾结”。巫礼却突然举起鱼肠剑鞘,鞘口对准庆忌的咽喉:“吴国不是与越结盟了吗?为何楚兵的‘熊首旗’,会出现在吴使的船上?”

庆忌脸色微变,他没想到这个少女竟会查看吴船。礼知心趁机道:“使者若为盟好而来,何不看看越人的‘占城稻’?此稻早熟,可助吴越共抗楚国。”他指向窗外的试验田,越人正在收割金黄的稻穗,歌谣声此起彼伏。

夏姬适时展开织锦“吴越盟好图”,图中吴王与越王共饮于太湖(江苏苏州),背景却是楚国战船败退的场景。庆忌盯着织锦上的“火攻图”残片,忽然冷笑:“好个盟好!礼知心,你敢随我去吴宫解释吗?”

三日后的吴宫姑苏台,庆忌将连弩箭头掷在吴王僚(公子光死后,吴王寿梦之子继位)面前:“君上请看!越人用晋人技法造兵器,分明是要与楚合谋!”他身后的黑冰台刺客摘下面罩,正是多次追杀礼知心的子辛副将。

礼知心环视大殿,看见季札沉默地站在柱后,腰间玉佩上的鸱夷纹己被磨平。他展开越地的“气象图”:“君上,越地造连弩,实为防御楚国‘横江锁’。”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楚国防线,“且越人新稻可增粮三成,足供吴越联军伐楚。”

“够了!”吴王僚拍案而起,他的王冠上嵌着从楚国掠夺的“和氏璧”残片,“礼知心,你在越地培植私兵,又与楚使密会,以为寡王不知吗?”他指向阶下的巫礼,“还有你女儿,竟用妖剑威胁吴使,该当何罪?”

巫礼握紧鱼肠剑鞘,鞘上的隼纹突然发出微光——这是申公巫臣的玉蝉在共鸣。她想起礼知心教的“以退为进”,忽然福礼道:“下女不知‘妖剑’为何物,只知此剑曾斩楚将子反,为吴国立功。”她举起剑鞘,“若吴王以为此为妖物,下女愿献剑于吴庙,以表越人诚意。”

殿内瞬间寂静,连烛火都似在屏息。季札忽然上前:“君上,礼卿父女于吴有大功,岂可因楚使一面之词而疑?”他展开竹简,“此乃越王允常的‘质子书’,愿送勾践入吴为质。”

庆忌闻言色变,他深知勾践的野心。礼知心趁机道:“若吴王信得过,下臣愿随质子入吴,一来解释兵器原委,二来……”他看向季札,“助吴王完善水军。”

吴王僚看着季札手中的质子书,又看看庆忌腰间的玄铁令,忽然大笑:“好!那就有劳礼卿了。”他指向巫礼,“至于小囡,就留在吴宫,教寡王的女儿织锦吧。”

夏姬的心猛地一沉,这分明是将她们母女分开。礼知心却握住她的手,用郑语低声道:“勾践入吴,正是学吴的好机会。徵舒在吴宫,可监视黑冰台。”他想起申公巫臣的帛书,“乱世之中,有时分离,反而是最好的守护。”

黄昏的吴宫长廊,巫礼抱着鱼肠剑鞘,看着夏姬的马车消失在宫门。季札走来,递给她一枚“鸱夷”玉佩:“这是寡君赐你的‘掌织女官’印。”玉佩触手冰凉,竟与她脖子上的旧玉佩严丝合缝。

“季札公子,”巫礼忽然问,“吴王真的信我们吗?”

季札望着西天的火烧云,想起观乐时听到的“南风不竞”预言:“信与不信,皆为棋子。”他指向远处的练兵场,庆忌正在操练吴兵,“但至少,你父亲播下的种子,己在越地生根。”

礼知心站在吴宫城头,看着勾践的质子车队驶入姑苏(江苏苏州)。勾践的断发文身上新添了“吴式”纹身,却在袖口藏着越人的“蛇形”手环。礼知心握紧申公巫臣的山川图,图上的“檇李”标记旁,用朱砂写着:“吴宫如炉,越质如炭,待南风起,可燎原。”

夏姬的马车行至太湖边,青黛递过一卷织锦:“公主,这是小囡偷偷塞给我的。”锦缎上用越人“断发”技法,绣着吴宫的水道图,图中黑冰台的密道被红线标出,尽头首指吴王的寝宫。

夜风掀起车帘,夏姬看着太湖上的点点渔火,想起礼知心说的“守护”。她知道,巫礼在吴宫,礼知心在勾践身边,而她自己,将在越地继续改良连弩和稻种——这一家三口,正以各自的方式,在吴越楚三国的棋盘上,布下终结乱世的棋局。而鱼肠剑鞘上的隼纹,在吴宫的月光下,正与越地的连弩共鸣,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在东南沿海掀起。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