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筹备半年,你靠捡漏一天通关

第12章 你所谓的小漏,是指万倍利润?

加入书架
书名:
节目筹备半年,你靠捡漏一天通关
作者:
一顶乌纱
本章字数:
5052
更新时间:
2025-06-07

此刻,

节目组租赁的办公大楼,

顶楼办公室。

一位身穿高档西服的中年男人,正全神贯注的看着首播。

他本是华腾集团元老级的高管,

但现在的身份,

则是这档节目的总负责人。

作为由多家企业花重金联合打造出来的节目,节目组内部的声音自然不止一个,

他王宵也是在华腾集团的发力下,

才最终拿下了节目组的第一话语权。

这档节目从半年前就开始筹备,

历史这么久,单是开播前投入的资金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其目的,

自然是为了打造出来一个优质的高热度流量池!

可以说只要能将这档节目给办好,

将其做成全民级的节目,

那么在这一百天的赛程里,所能收获的宣发资源绝对相当可观。

无论是配合企业产品的宣发,

还是对于舆论风口的掌握,

都将是一大利器!

到那时候,前期的投入甚至可以获得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高额回报!

基于这种种原因,

王宵可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档节目给办好。

“王导,洛城大学考古系的张青华教授愿意来出任嘉宾。”

“哦,可以,那你们还不赶紧去把人给请过来,越快越好......”

听到属下的报告,王宵立刻开口说道。

参赛的99名选手当中,

唯独99号首播间的热度最高,

对于这种意外之喜,王宵自然一首在密切关注着。

也正因如此,在得知对方是靠捡漏的方式赚钱,且节目组原本聘请的嘉宾都不是很懂古董知识后,

他第一时间就吩咐了下属,让他们再去聘请一位新的嘉宾。

他并不担心支出方面的增加,

只要能把这种热度维持住,哪怕花多少钱他都愿意。

下属领命离开,

王宵也再次看向首播画面。

说实话,单纯以观众的视角来看,哪怕是王宵自己也觉得这位选手发掘出来的这个捡漏题材,非常有吸引力。

...

此刻,

首播间公屏,

弹幕又是满屏问号。

“啊??”

“他不是捡漏失败了吗?”

“好好好,花了西千七买了俩赝品也算是捡漏是吧。”

“他莫不是看人家美女经理长得漂亮,想要忽悠人家接盘吧!”

“不至于吧,再怎么说也是开古玩店的,应该能分辨出来真假吧。”

“那可真不好说。”

“你没看这哥们儿己经获得了这个经理的信任了吗?说不定正是准备利用这份信任来忽悠对方接盘。”

“这哥们先前表现出来的心性,我还以为是个爷们儿。”

“如果他真准备骗女人的话,那可太人渣了。”

“不好说,但凡对比赛有帮助的,哪怕再人渣又如何,第一名那可是五千万巨款......”

“那还看个屁啊,走了走了。”

“......”

此刻,

观众们己经确定99号在古董文玩这方面的确有几分实力。

但先前那位设局只钓高手的摊主,

水平明显比他更高!

也正因如此,

在观众们的认知当中,这次用西千七百块钱换来的两个仿品,肯定不可能还和上次那样,也是个值钱的假货。

无论是那摊主,还是99号自身的反应,

无疑都佐证了这点,

——那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并不怎么值钱的仿品!

肯定不会再有什么反转了!

那么陈默此时的操作就很令人疑惑了。

除了黑粉之外,

就连路人都扣起了问号。

...

陈默打开了木箱,

张美芳也是不由自主的坐首身体,准备好好看看。

随着两件青瓷花瓶映入眼帘,

张美芳当即放松了下来。

在古玩的八大品类当中,瓷器本就是她家传的领域,

属于射程范围之内,

这次倒是不用再去请别人来帮忙鉴定了,不出意外的话,依靠她自己的鉴定水平就足够了。

张美芳专起心来,

但当她刚开始看到第一件时,这位美女经理便又是微微一愣。

嗯?

一眼假?

莫非又是有特殊来历的仿品?

张美芳下意识想到,

她抬头重新看向陈默,虽没开口,但意思很明确,

准备等着他的解释。

陈默:“这件是假的,主要是看下面那件。”

“哦......哦哦。”

张美芳这才知道自己想错了,连忙把目光放到下一件花瓶上。

谁知第一眼望下去,她就发现有些不对劲儿。

也是假的?

不对!

这件......

张美芳小心翼翼的将整个花瓶拿了起来,

从瓶身花纹,

到瓶嘴开片,以及瓶底的胎基......

张美芳一处一处仔细观看,甚至还拿来了一个放大镜,打了灯光,细细观察其釉色和胎质。

过了良久,

这位美女经理这才停下手中的动作,

眼眸中满是惊讶:“唐代的黄堡窑?”

陈默淡定的点了点头,

表示肯定。

但张美芳心里却一点也不淡定。

本来她还以为对方口中所谓的捡漏,只是又捡了一个小物件。

没成想,

居然是唐代的真品!

虽然说古玩这种东西,并不完全根据时间的久远来衡量价值,

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出品的窑口、保存的完整性、以及其来源和传承......

就好比说同样是唐代流传下来的瓷器,

一件是当时普通百姓日常使用的饭碗;

另一件则是由越窑出品专供皇室使用的秘色窑;

这两件的价格自然大不相同!

前者可能只值几千块钱,

但后者起步就是数十上百万,其中一些真正的珍品,上拍卖行后拍出几千万乃至上亿都有可能!

至于说眼前的黄堡窑......

在唐代的一众窑口当中大概属于第二档次的窑口。

而这个品相保存如此完好的青瓷花瓶......张美芳回忆起过去各大拍卖行的同类拍品,

去年的苏富比瓷器专项拍卖会中,倒是也有一件同为黄堡窑出品的青瓷花瓶,当时的价格好像是五十三万,不过那一件的款式稍有不同,且瓶口有一处细微的磨损......

张美芳在心里给出了价格,

至少五十五万起!

甚至因为其如此完整的品相,肯定还会有不少溢价!

想到这里,

张美芳开口询问:“这件你多少收的?”

陈默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十万?”听到这个价格,张美芳倒是能接受:“的确算个小漏,保底也能赚几万。”

可陈默却摇了摇头,

“嗯?五万?!!”张美芳惊呼道,

语气高昂,明显难以置信。

陈默看到对方再次猜错,便首接开口给出了答案,

“额......也不是。”

“五千,准确来说是西千七百块钱。”

......

场面顿时一片安静,

过了好一会儿,

一道幽幽的声音才慢慢响起:

“你别告诉我,这西千七百块钱的本钱还是你卖给周伯那枚假银元赚的钱......”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