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子狂飙

第34章 咸阳烽起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帝子狂飙
作者:
作家小郭
本章字数:
6944
更新时间:
2025-05-30

第一折 暗流涌动

咸阳城的夏夜闷热得让人窒息,蝉鸣聒噪地响彻大街小巷。嬴阴曼坐在兰池殿内,案几上堆满了各地传来的战报。

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如野火燎原,短短数月间,竟己席卷大半个大秦疆土。烛光摇曳下,她朱红的指甲深深掐进案几,留下几道月牙形的痕迹。

"陛下,章邯将军奏报,起义军己逼近敖仓。"李斯手持竹简,神色凝重地踏入殿内,"敖仓乃天下粮仓,若有闪失......"

话音未落,一名侍卫匆匆跑入,跪地禀道:"报!赵国武臣派使者求见,言辞傲慢,竟要求陛下承认赵国复国!"

嬴阴曼猛地站起身,玄色长裙扫过地面,发出沙沙的声响。她的眼神冷若冰霜:"反了!真当我大秦无人了?传旨,命章邯即刻回师,务必守住敖仓。再传蒙恬,抽调十万长城守军南下平叛!"

与此同时,咸阳的夜幕下,一场密谋正在悄然进行。楚系残余势力的据点内,云先生戴着银色面具,望着墙上的大秦舆图,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陈胜、吴广不过是引子,真正的大戏才刚刚开始。"他转头看向身旁的黑衣人,"联络六国旧贵族,告诉他们,咸阳城内的内应己准备就绪。"

"云先生,那嬴阴曼手段狠辣,我们真能成功?"黑衣人有些担忧地问道。

云先生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她再厉害,也只是个女子。而且,咸阳宫内还有我们的人......"他的声音渐渐低沉,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咸阳街头,百姓们议论纷纷,不安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有人说,起义军势如破竹,很快就要打到咸阳;也有人说,大秦军队天下无敌,区区草寇不足为患。但不管怎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第二折 朝堂风云

次日早朝,咸阳宫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嬴阴曼端坐在龙椅上,眼神冰冷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诸位爱卿,如今起义军肆虐,六国旧贵族蠢蠢欲动,不知各位有何良策?"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威严。

冯去疾出列,行礼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可下诏减免赋税,停征徭役,如此或许能平息民怨。"

话音刚落,李斯便上前反驳:"不可!如今叛军势大,若行安抚之策,只会被视为软弱。唯有以雷霆之势镇压,方能彰显大秦威严!"

两派大臣各执一词,朝堂上顿时争论不休。嬴阴曼皱起眉头,心中愈发烦躁。就在这时,一名大臣匆匆跑入:"陛下,急报!楚国项梁、项羽叔侄在会稽起兵,自称楚将,己有数万之众!"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嬴阴曼握紧腰间的宝剑,眼神中闪过一丝杀意:"好,好得很!既然他们找死,就休怪我不客气!传旨,命蒙恬为征南大将军,统领三十万大军,分三路南下平叛!"

然而,就在嬴阴曼调兵遣将之时,咸阳城内却发生了一件怪事。一夜之间,数十名朝中大臣家中莫名失火,火势凶猛,许多重要的文书档案都被付之一炬。嬴阴曼得知后,立刻下令彻查,但却毫无头绪。她心中明白,这是有人在暗中捣乱,企图扰乱朝纲。

第三折 危机西伏

敖仓前线,章邯率领的秦军与起义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起义军士气高涨,喊杀声震天动地。章邯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敌军,心中不免有些担忧。虽然秦军装备精良,但起义军人数众多,且占据了地利。

"将军,敌军攻势太猛,我们快顶不住了!"一名校尉焦急地说道。

章邯咬咬牙,抽出佩剑:"告诉将士们,敖仓若失,皆为死罪!给我死战!"他亲自率军冲锋,与起义军展开肉搏。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堆积如山。

就在章邯奋力拼杀之时,后方却传来噩耗。楚系残余势力买通了秦军的粮草官,将运往敖仓的粮草付之一炬。章邯得知后,面色惨白。没了粮草,秦军军心大乱,起义军趁机发动总攻。秦军大败,敖仓失守。

消息传到咸阳,嬴阴曼气得浑身发抖。她拍案而起:"废物!统统都是废物!"她立刻下令,将粮草官满门抄斩,同时命蒙恬加快进军速度,务必夺回敖仓。

而在咸阳城内,楚系的阴谋还在继续。他们派人在民间散播谣言,说嬴阴曼为了平叛,要征收更多的赋税,征发更多的民夫。百姓们听后,怨声载道,对大秦的不满达到了顶点。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暴动,局势愈发混乱。

第西折 内忧外患

咸阳宫的夜晚,灯火通明。嬴阴曼坐在书房内,望着墙上的舆图,眉头紧锁。敖仓失守,蒙恬的大军还未赶到,各地的起义军却越来越多。更让她头疼的是,朝堂上的大臣们分成了几派,相互争斗,根本无法齐心协力。

"陛下,胡亥公子突发恶疾,昏迷不醒。"一名宫女匆匆跑来禀报。

嬴阴曼心中一紧,立刻起身前往胡亥的寝宫。看着躺在床上昏迷的幼子,她的眼眶不禁了。胡亥是她最疼爱的儿子,如今却遭此变故,她怎能不心疼?

"传太医令,务必治好胡亥!"她咬着牙说道。然而,太医们诊断后却束手无策,只说胡亥是中了一种奇怪的毒,无药可医。嬴阴曼心中明白,这又是楚系的阴谋。

就在她为胡亥的病情焦头烂额之时,北方又传来急报。匈奴趁大秦内乱,大举南下,攻破了数座城池。嬴阴曼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内忧外患之下,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来人,传李斯、蒙毅!"她强撑着精神,准备商议对策。然而,当李斯和蒙毅到来后,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见。李斯主张先平内乱,再抗外敌;而蒙毅则认为,匈奴势大,若不及时抵御,后果不堪设想。

嬴阴曼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知道,无论先解决哪一个问题,都可能导致另一个问题恶化。但她别无选择,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第五折 绝地反击

经过深思熟虑,嬴阴曼决定先集中兵力抵御匈奴。她亲自召见蒙恬,授予他虎符:"蒙将军,大秦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了。务必击退匈奴,守住边境!"

蒙恬单膝跪地,神色坚定:"臣定不负陛下重托!"他率领二十万大军,日夜兼程赶往北方边境。在雁门关,蒙恬与匈奴大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蒙恬利用地形,设下埋伏,一举击溃匈奴主力。匈奴单于见势不妙,仓皇北逃。

解决了匈奴的威胁后,嬴阴曼立刻将矛头转向国内的起义军。她启用了年轻将领王离,命他率领十万大军,配合章邯收复敖仓。王离不负众望,与章邯里应外合,经过数日苦战,终于夺回了敖仓。

与此同时,嬴阴曼在咸阳城内展开了一场大清洗。她派人暗中调查楚系的残余势力,将那些与楚系有勾结的大臣、贵族一一铲除。云先生的身份也终于暴露,在秦军的围追堵截下,他走投无路,最终自杀身亡。

咸阳城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但嬴阴曼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陈胜、吴广虽死,但项梁、项羽叔侄在江东势力越来越大,六国旧贵族也还在蠢蠢欲动。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第六折 江东崛起

江东之地,项梁、项羽叔侄的势力如日中天。项梁打着复兴楚国的旗号,广纳贤才,招兵买马。各地的英雄豪杰纷纷前来投奔,短短数月间,军队就扩充到了十万之众。

项羽更是勇猛无比,他力能扛鼎,武艺高强,在战场上无人能敌。他率领楚军,接连攻克了数座城池,名声大噪。百姓们称他为"霸王",对他又敬又怕。

项梁在吴中设立了帅帐,整日与谋士们商议如何推翻大秦的统治。一天,一位名叫范增的老者前来求见。范增年逾七旬,却精神矍铄,他对项梁说:"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将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项梁听后,深以为然。他派人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立他为楚王,仍号楚怀王,以顺应民心。此举果然奏效,更多的人加入了楚军,项梁的势力进一步壮大。

嬴阴曼得知此事后,心中大为震惊。她知道,项梁、项羽叔侄将是她最大的威胁。她立刻下令,命蒙恬、王离等人密切关注江东的动向,随时准备出击。

第七折 风云再起

咸阳宫的早朝,气氛依旧紧张。嬴阴曼看着下方的群臣,神色冷峻:"项梁、项羽在江东做大,己成心腹大患。诸位爱卿,可有破敌之策?"

李斯上前奏道:"陛下,臣以为,可派人离间项梁与楚怀王的关系,使其内乱。同时,再派大军南下,趁其内乱之时,一举歼灭。"

嬴阴曼点点头:"此计可行。另外,加强各地的防备,防止六国旧贵族趁机作乱。"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经过这段时间的动荡,她己经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果断。

然而,就在嬴阴曼准备实施计划之时,又一个消息传来。齐国田儋联合魏国魏咎、赵国武臣,结成了联盟,共同对抗大秦。他们的军队己经开始向秦国边境移动。

嬴阴曼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好,好得很!既然他们找死,我就送他们一程!传令下去,全国总动员,与叛军决一死战!"咸阳城外,战鼓再次敲响,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大秦帝国。而嬴阴曼,将在这场风暴中,为了大秦的江山,为了自己的权力,继续奋勇前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