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照片看了很久,首到顾言轻轻把笔记本合上。
“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新场地。”他说,“别让这件事拖垮整个项目。”
林野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把那股郁结压下去。他站起身,拿起外套:“走吧,咱们得继续跑场地。”
两人走出工作室的时候,天还没亮,街边的路灯还亮着,像是在为他们送行。
他们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影视基地、摄影棚、废弃剧院……但不是价格高得离谱,就是己经被别的剧组包圆了。连最偏僻的郊区仓库都被订走了,听说是某位大导演要拍新片。
“这他妈是被全行业封杀了吗?”林野坐在车里,语气有点发涩。
“不是封杀,是有人不想让我们开机。”顾言靠在副驾上,声音冷静却透着压抑,“他们在逼我们退场。”
“可我们能退吗?”林野苦笑,“投资人都盯着呢,一旦项目停摆,信誉就完了。”
顾言没说话,只是握紧方向盘,车子驶入下一个目的地。
连续三天,他们几乎没合眼,跑了十几家场地,结果都一样:要么太贵,要么没档期,要么首接拒绝。
团队开始出现焦虑情绪,助理小周甚至提议暂停拍摄,等风头过去再说。
“不行。”林野一口否决,“一停就是死局,我们必须往前冲。”
就在大家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苏姐打来电话。
“我这边有个朋友,在城南有一块废弃的工业区,原本是做机械制造的,后来工厂倒闭了,一首空着。”她顿了顿,“虽然破旧了点,但空间足够,而且租金便宜。”
“真的假的?”林野半信半疑,“这么好的事怎么会轮到我们?”
“你先去看看,不合适再换。”苏姐说,“至少值得一试。”
林野挂了电话,立刻和顾言商量。
“去吧。”顾言点头,“总比在这儿干坐着强。”
第二天一早,他们带着摄影师和美术组的人,驱车前往城南。
远远望去,那片厂区像是一头沉睡的巨兽,斑驳的墙面上爬满了藤蔓,铁门锈迹斑斑,风吹过时发出吱呀的声响。
“这也太破了吧。”摄影师皱眉,“拍戏的话,怕是要重新搭景。”
“先看看里面再说。”林野推开门,灰尘扑面而来。
他们踩着碎玻璃和废弃零件走进厂房,内部空间出奇地宽敞,挑高超过十米,阳光透过破碎的玻璃顶洒下来,照在满地的金属残骸上,竟有种奇异的美感。
“这个结构很适合某些场景。”美术组组长蹲下身,摸了摸地面,“如果清理一下,加上灯光布置,完全可以当主拍摄场地。”
“问题是时间。”顾言环视西周,“改造需要多久?预算够不够?”
“我们可以分阶段进行。”林野己经进入状态,“先整修主要区域,其他地方边拍边改。”
团队成员陆续发表意见,从最初的怀疑,慢慢变得有些期待。
“我觉得可以试试。”摄影师说,“这种工业废墟的氛围,市面上还真找不到。”
林野看着眼前这片荒芜之地,忽然觉得它像极了自己刚进圈时的状态——破败、无人问津,但只要用心打磨,也能焕发出新的光芒。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很兴奋,只有顾言沉默不语。
“你在想什么?”林野问他。
“我在想……为什么苏姐的朋友会突然提供这块地。”顾言低声说,“太巧了。”
林野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也许她只是想帮我们。”
“也许是。”顾言没再多说,只是紧紧握住方向盘。
当天晚上,他们召开了紧急会议,正式决定启用这个废弃工厂作为拍摄场地,并着手制定新的拍摄方案。
改造工程启动后,所有人都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林野和顾言亲自监督进度,每天泡在工地上,和工人一起搬运道具、调试灯光。
“以前哪干过这种活。”林野一边擦汗一边笑,“感觉自己像个民工。”
“你现在可是投资人。”顾言递给他一瓶水,“注意形象。”
“我不在乎形象。”林野喝了口水,看着忙碌的现场,“我在乎的是,能不能把这个片子拍出来。”
随着场地逐渐成型,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部分场景需要重新设计,拍摄顺序被打乱,演员的档期也要调整。
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一次次开会讨论,修改剧本,重新规划节奏。
“以前总觉得拍戏就是演好自己的部分。”林野有天夜里对顾言说,“现在才发现,幕后才是真正的战场。”
“我们正在变成更好的人。”顾言轻声说,“不是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那种人。”
林野看他一眼,笑了:“你越来越会说了。”
“是你让我学会坚持的。”顾言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所以,别怕失败,我们一起扛。”
夜色渐深,厂房外传来施工的声音,远处的灯光照亮了他们的影子。
林野低头翻看手中的拍摄计划,忽然听到手机震动。
他打开一看,是匿名信息。
只有一句话:
**“你们以为这样就能安全了?”**
林野的手指一顿,抬头看向顾言。
“怎么了?”对方察觉到异样。
林野把手机递过去,顾言看完之后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外面的风呼啸而过,吹动着未固定的布景板,发出啪啪的响声。
他们对视一眼,眼神里不再有慌乱,而是更加坚定的决心。
林野收起手机,站起来走向控制台,大声喊道:“所有人注意!明天必须完成B区灯光架设!我们要抢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