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发布会很顺利,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默契配合着彼此,在面对记者提问时,也比以往更加从容。台下的闪光灯此起彼伏,但我只注意到了坐在第二排的苏姐,她朝我微微点头,眼神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发布会结束后,我们回到车上,车门刚关上,我就听到顾言轻声说:“今天状态不错。”
我笑了笑,“你也一样,看来咱们真是越来越默契了。”
他转头看我,嘴角勾起一点弧度,“那是因为你在。”
我还没来得及回嘴,手机就响了,是苏姐。
“两位,好消息来了。”她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有个项目组刚刚主动联系我,说有意邀请你们出演一部新剧。”
我愣了一下,“哪个项目?”
“《白夜行》,电影版,导演是李砚青。”
顾言也听到了,眉头微微挑起,“他不是很久没拍商业片了?”
“是的,这部是他筹备三年的新作,剧本打磨得很精细,据说投资也不低。而且——”苏姐顿了一下,“他们只考虑你们两个。”
我握着手机的手不自觉收紧,“为什么?”
“因为他们看过你们最近的表现,尤其是你们在发布会上的状态,觉得你们非常符合角色气质。”
车内安静了几秒,只有空调的轻微嗡鸣。
“我们需要先看看剧本。”顾言开口。
“当然,我会安排尽快见面详谈。”
挂断电话后,我转头看向顾言,“你觉得怎么样?”
他沉吟片刻,“如果真的是李导的作品,值得考虑。”
“但难度应该不小吧?”
“嗯,”他点头,“题材偏现实主义,角色复杂,需要大量情绪爆发戏。”
我抿了抿唇,“也就是说,挑战性很大。”
“但也意味着,机会更大。”
我望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跳莫名加快。这不是那种流量堆砌的商业大片,也不是为了热度仓促立项的快消剧,而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
它可能会让我们彻底摆脱“顶流对家”的标签,也可能让我们跌得更狠。
但我心里明白,这样的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那就去看看。”我说。
顾言侧头看我,眼神里多了几分柔软,“嗯,一起去。”
车子驶入主干道,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我们交错的指节上。
那一刻,我忽然有种预感,属于我们的时代,终于要开始了。
---
几天后,我们正式见到了《白夜行》的制片团队。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桌上摆着厚厚的剧本和几份合同草案。
导演李砚青亲自到场,这位年过五十的导演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沧桑几分,但眼神锐利如刀。
“你们看过剧本了吗?”他开门见山。
“看过了。”我回答。
“有什么想法?”
顾言接话,“故事很沉重,人物关系也很复杂。但我们愿意尝试。”
李导点点头,翻开剧本某一页,“你们觉得,这两个角色之间的情感,应该怎么呈现?”
我与顾言对视一眼,随后缓缓开口:“不是爱情,也不是友情,是一种共生关系。他们在彼此身上寻找光明,却始终活在阴影里。”
李导沉默了几秒,忽然露出一丝笑意,“你们理解得很透彻。”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围绕剧本进行了深入讨论,从角色动机到表演细节,每一个点都反复推敲。
临走前,李导拍了拍我们的肩膀,“我希望你们能为这部电影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点头,心中己有答案。
走出大楼时,天色己晚,街道两侧的霓虹灯亮了起来。
“你觉得,我们能演好吗?”我问。
顾言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我,“你忘了?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笑了,用力点头,“没错。”
他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回家吧。”
我抬脚往前走,余光瞥见他悄悄握紧了拳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夜风吹过,吹散了我们脸上的倦意,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而我知道,这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