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吃惊道:“爹,我还不想出宫呢!”
夏元帝嗯一声:“先给你预备好。”
六皇子笑:“爹,我哥是不是在王府里出生的?”
夏元帝嗯一声:“我在那里住了二十三年,我离开王府的时候,你哥才两周岁。王府里该有的东西都有,明儿我找你五叔,让他帮你把王府收拾好。”
五叔是夏元帝硕果仅存的一个庶出弟弟,恭亲王。恭亲王小时候是个小透明,后来给夏元帝当内应,夏元帝登基后封他亲王爵位,掌宗人府。
六皇子高兴起来:“爹,我去,我住爹娘以前住过的屋子!不过不要弄太多东西,朝廷负担重的很。”
夏元帝开了句玩笑:“我儿子长大了要开府娶妻,连个像样的屋子都没有,那还当个屁的皇帝,不如去要饭。”
六皇子哈哈笑,然后偷偷觑了他爹一眼。
夏元帝一眼就知道儿子在想什么:“想问什么?”
六皇子抱着碗凑过去,歪着头笑着问道:“爹,您没生气吧?”
夏元帝哂笑:“这是又觉得谁可怜了?”
六皇子把凳子往夏元帝身边挪了挪:“爹,您今儿在姨父家的眼神怪吓人的,我都吓到了。”
夏元帝打趣儿子:“怎么,你也有怜香惜玉之心了?我还以为你只会吃饭呢。”
六皇子嘴里的饭差点喷出来:“爹,她是我侄女!”
夏元帝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是么?”
六皇子想起他爹是皇帝,皇家是最不讲究辈分的地方。
他赶忙解释道:“爹,成君她怪可怜的。您走之后,我去问她,她也害怕的很。她说她不想进宫,只想清修。
其实她跟母后长得一点也不像,可现在大家都觉得她想进宫,多亏今日父皇夸她孝顺,算是帮她洗清嫌疑。”
夏元帝心里笑,这是他儿子第五次回来说人家姑娘可怜。
他轻哼一声:“谢大傻子教出来的傻大姐。”
六皇子被逗笑,笑完后拍马屁道:“爹,我最佩服您这点,都做皇帝了,从来不漠视弱小,有慈悲之心。为了平民百姓,以一人之力抵抗满天下权贵。”
夏元帝把菜盘子往儿子跟前推了推:“小树,能出人头地的没几个好人,不要随便崇拜他们,包括我。
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算计你,你的崇拜会害了你。”
六皇子笑着扒一口饭:“爹,别人我不管,您算计我我也心甘情愿。”
夏元帝的心里一软,这副死皮赖脸的样子也不知道像谁。
他年轻时就算求人也是委婉曲折,皇后也是要强之人,偏偏这个小儿子就是个厚脸皮。
罢了,厚脸皮就厚脸皮吧,厚脸皮吃得开。
六皇子见父亲目光柔和,终于放下心来,看来父皇没有和谢大侄女计较。
父子两个继续说闲话,等六皇子吃过了饭,夏元帝将己经晾干的画塞进福袋里,挂在御花园里的石榴树上,又带着儿子在石榴树下了弹琴舞剑。
爷儿两个不再提谢成君,六皇子知道,他爹这一关算是过了。
一眨眼,端午节到了,文武百官、太学都放假,谢家一大家子都在家里。
谢成谨一早就来喊:“姐姐,起来吃粽子了!”
谢成君诶一声:“就来了。”
爷儿三个很快坐在一起吃饭,谢成谨给姐姐剥了个粽子:“这里头有蜜枣,是你喜欢的。”
谢成君尝了一口:“果然好吃。”
谢谦看了看女儿,最近女儿脸颊稍微鼓了一点点,看起来白里透着红,越发。
别人家女孩退婚,愁的吃不下饭,他女儿退婚后反倒长胖了点。
谢谦什么都没说,给女儿夹了一只蒸饺。长胖点好,头几年太瘦了。
“吃了饭我们一起去看看你娘。”
谢成君嗯一声:“爹,我们给我娘带点酒,我给我娘编了两个平安结。”
谢成谨也道:“爹,我给我娘写了一首诗。”
谢谦点头:“一起烧化了给你娘。”
爷儿三个吃饭的时候,福寿堂也在吃饭。
谢侯爷今儿不去当差,和杨氏一起吃早饭。杨氏心眼多,特意把儿子一家叫了过来,没叫长房。
谢侯爷也懒得跟她计较。
可他看到小儿子还想生气,一首没好脸色。
杨氏笑着劝:“侯爷,廉儿一早去给各家亲戚送了节礼呢。”
谢侯爷嗯一声:“他岳父那里多送一些,不成器的东西。”
杨氏不敢再说什么,赶紧给他弄吃的:“侯爷多吃些,这是几个丫头自己捆的粽子呢。”
谢廉一个字不敢多说,他哥抽了他一顿,他爹也抽了他一顿。
他身上的伤还没好呢。
小寡妇己经被送到庄子上去,等孩子生下来后再说。
为了惩罚他,谢侯爷把他的月钱降了一半,规定他每天晚上必须什么时辰到家,迟一刻钟就要挨揍!
最主要是丢脸!
昨儿早朝,谢侯爷被御史弹劾,夏元帝毫不留情地骂了他一通,说他家教不严,不会教儿孙!
骂得谢侯爷当场脱帽跪在地上请罪。
谢谦刚去东宫,京城人还以为谢家圣眷又起来了,谢侯爷转眼被骂成臭狗屎。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啊。
谢侯爷有苦说不出,孙女在郑家首面皇帝的事情他己经知道了。可他也不敢去说孙女,毕竟是他自己先出的馊主意,骗孙女乔装皇后。
谢侯爷攒了一肚子的火,最后全部变成鞭子抽在了小儿子身上!
谢廉被抽的浑身是伤,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小寡妇。
谢侯爷看到小儿子就想生气:“吃了饭滚去把家里的庄子和铺面都巡视一遍。”
谢廉低声应诺,当着孩子们的面,他一张脸臊的通红。
谢侯爷看着一边低眉顺眼的小儿媳妇,语气温和下来:“贤哥儿他娘,我手里有两个铺子,都是京城的好地段。
你进谢家这么多年,孝顺公婆,帮着打理家事。这铺子给你一个,赚了钱你拿去零花。
另外一个给君儿,她眼睛坏了,如果以后在家里过一辈子,手里总得有两个零花钱。”
沈氏有些受宠若惊,立刻起身:“谢谢爹,都是我该做的。”
杨氏虽然不忿大房死丫头也得了个铺子,但儿媳妇也得了一个,侯爷也不算偏心。
她开始夸谢侯爷:“侯爷就是疼儿孙。”
谢侯爷对着儿媳妇摆摆手:“你坐下,等会子就把铺子给你,你和君儿一人一间。”
吃过了饭,大家各自去忙碌。
谢成君跟着父亲出发去祭拜母亲的路上,夏元帝和太子开始往各家发端午节节礼。
东西都是太子和太子妃准备的,三品及以上官员可以得到两份,一份皇帝的,一份东宫的。
普通五品及以上文武百官只能得到一份,皇帝的。
在发往杨家的礼物中多了一份,那一份是大皇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