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梦之美味佳肴

第33章 白菜豆腐汤:寒夜里的暖与人间至味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梦之美味佳肴
作者:
静静的白桦林
本章字数:
3008
更新时间:
2025-05-23

北风卷着碎雪扑在窗棂上,发出簌簌的声响。刘姥姥庄子上的夜晚格外清冷,唯有几户人家的窗棂透出昏黄的灯光。宝玉裹着粗布棉衣,蜷缩在炕头,听着外头呼啸的风声,恍惚间想起贾府暖阁里的地龙,即便寒冬腊月,屋内也是春意融融。

"宝兄弟,喝碗热汤暖暖身子。"宝钗端着陶碗推门而入,热气氤氲中,白菜豆腐汤特有的清香弥漫开来。碗里,的豆腐块漂浮在翠绿的白菜叶间,撒着几粒金黄的虾米,汤色清亮却透着的光泽。宝玉接过碗,暖意顺着指尖传遍全身,他望着汤中摇曳的灯火倒影,突然喉头一紧——这看似普通的汤,竟比贾府宴席上的燕窝羹更令人心安。

厨房内,张才叔正守着灶台。大铁锅里,白菜与豆腐在文火中咕嘟作响。这白菜是地窖里储存的冬白菜,层层包裹紧实,咬一口脆嫩清甜;豆腐则是庄子上的老匠人清晨现做的,豆香浓郁。张才叔往锅里撒了把虾皮,又滴入几滴自家榨的香油,转头对小五说:"去把后山采的野葱摘了,起锅时撒上。"

制作白菜豆腐汤,张才叔最讲究火候与食材的本味。他先将白菜帮子切条,热锅凉油煸炒至微微发软,逼出蔬菜的清甜;豆腐则用手掰成不规则的小块,保留最原始的豆香。待白菜煮至透明,再轻轻放入豆腐,小火慢炖一刻钟,让白菜的鲜与豆腐的嫩充分交融。"汤要清亮,绝不能勾芡。"他常对学徒说,"好食材,就得用最朴素的做法。"

汤出锅时,庄子里的老人们陆续来到堂屋。刘姥姥搓着冻红的手,望着碗里的汤首念叨:"好香!让我想起小时候,娘在灶台边煮白菜汤,我蹲在一旁烧火......"她舀起一勺汤,虾米的鲜味、白菜的清甜、豆腐的嫩滑在口中散开,暖意顺着喉咙首抵胃里,"这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强!"

正喝着汤,忽听得门外传来阵阵啼哭。宝玉和宝钗冲出去,只见一个衣衫单薄的妇人抱着孩子瘫坐在雪地里。妇人满脸泪痕,孩子冻得嘴唇发紫。宝玉连忙将两人扶进屋里,宝钗端来热汤,张才叔则往灶里添了大把柴火。

妇人捧着汤碗,泣不成声:"谢谢,谢谢......我们从邻县逃荒来,孩子己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她小心翼翼地喂孩子喝汤,孩子喝了几口,原本苍白的小脸渐渐有了血色。宝玉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在贾府时,他从未真正见过人间疾苦,如今一碗白菜豆腐汤,竟能救人于危难。

这件事让宝玉和宝钗下定决心,要在庄子上设一个施粥棚。消息传开,庄子里的人纷纷响应。张才叔主动承担起熬汤煮粥的任务,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准备食材;小五带着年轻小伙们搭建棚子、搬运柴火;就连刘姥姥也拄着拐杖,帮忙照看前来领汤的老人和孩子。

施粥棚开张那日,天还未亮就排起了长队。张才叔站在大锅前,一勺勺将热气腾腾的白菜豆腐汤盛进碗里。寒风中,人们捧着汤碗,感激的话语此起彼伏。一个白发老汉喝完汤,颤巍巍地跪下:"好心人呐,这碗汤救了我的老命!"宝玉连忙扶起他,看着老人眼中闪烁的泪花,突然明白,这碗汤承载的不仅是温饱,更是希望。

随着施粥棚的设立,庄子上的人气越来越旺。许多流民选择留在庄子,和大家一起开垦荒地、建造房屋。宝玉和宝钗将新得的庄子改造成流民安置点,教他们种植粮食、制作豆腐。张才叔也毫无保留地传授厨艺,让白菜豆腐汤这样的家常菜,成为更多人生活的慰藉。

深夜,宝玉和宝钗巡视完施粥棚,并肩走在回屋的路上。月光洒在雪地上,泛着清冷的光,唯有施粥棚方向,灯火依旧温暖明亮。宝钗轻轻靠在宝玉肩头:"你看,一碗白菜豆腐汤,竟能改变这么多人的命运。"宝玉握住她的手,望向远方:"往后的日子,咱们就守着这份温暖,好好过。"

寒风依旧呼啸,但庄子里的每一盏灯火下,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白菜豆腐汤。这道最朴素的菜肴,在寒夜里传递着人间至味,也见证着平凡生活中最珍贵的善意与希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