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童家财富亲情与青春的交织

第五十一章 香江谋局启新程

加入书架
书名:
商海童家财富亲情与青春的交织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064
更新时间:
2025-05-21

一、华硕渊源牵商线

1995年5月26日,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扑面而来。童浩林倚在文华东方酒店顶层套房的落地窗前,手中轻轻着一台崭新的华硕笔记本电脑。金属机身泛着冷冽光泽,键盘敲击时的清脆触感让他微微颔首——这是华硕创始人之子陈立行亲自送来的最新款机型。

作为澳洲本科时期的同窗,陈立行如今己是华硕集团的副总。想起当年在悉尼大学宿舍里彻夜讨论商业案例的场景,童浩林不禁轻笑。那时的陈立行总爱抱着电脑研究硬件架构,而他则醉心于金融市场与科技产业的联动,两个年轻人的梦想在南半球的星空下悄然生根。

“童总,陈副总到了。”秘书的声音从内线传来。

片刻后,西装革履的陈立行快步走进房间,手中还拎着一个印有华硕LOGO的精致礼盒:“浩林,这款电脑搭载了最新的奔腾处理器,硬盘容量升级到500MB,绝对能满足你的需求!”他将礼盒打开,露出里面的限量版笔记本,“这是专门为你定制的,外壳刻着星辰集团的LOGO。”

童浩林接过电脑,指尖拂过刻着“星辰”二字的金属外壳:“立行,华硕的硬件技术愈发精进了。不过,”他目光深邃,“未来的电脑战场,芯片才是核心。”

二、芯片宏图展雄略

陈立行闻言眼神一亮,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调出一组数据:“不瞒你说,我父亲也意识到了这点。但目前全球芯片市场被英特尔、摩托罗拉垄断,我们......”

“所以需要破局。”童浩林调出星宁集团的芯片研发资料,屏幕上闪过硅谷实验室的照片与技术参数,“星辰集团己收购三家美国芯片设计公司,正在深圳建立联合实验室。我需要华硕这样的硬件巨头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国产芯片。”

两人正热烈讨论时,童浩林的卫星电话突然响起。看到来电显示,他示意陈立行稍等,接通后用粤语恭敬道:“李伯,最近可好?”

电话那头传来李嘉诚沉稳的笑声:“浩林啊,多亏你的建议,我在股市这波操作净赚100多亿港币!你小子,比那些华尔街的金融大鳄还厉害!”

三、归潮布局谏香江

童浩林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中环大厦:“李伯过奖了。不过,97年香港回归在即,资本市场必将迎来巨变。”他调出全球科技产业趋势图,“我建议您提前布局芯片领域和新能源产业。以和记黄埔的实力,若能抢占先机,至少能增值352亿港币。”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的沉默,良久,李嘉诚的声音带着思索:“芯片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新能源更是前景未卜......”

“正因为如此,才是机会。”童浩林手指划过屏幕上的特斯拉早期概念图,“您看美国的新能源初创企业,虽然现在不起眼,但未来必将改变世界。而芯片作为科技产业的‘心脏’,掌握核心技术就能掌控话语权。”

陈立行在一旁频频点头,突然补充道:“李先生,华硕愿意与星宁集团合作,共同开发芯片配套硬件。若能形成产业链闭环,成功概率将大大提升。”

李嘉诚的笑声再次传来:“好!就冲你们这份魄力,我投了!浩林,等你回港,我们详谈!”

西、商海同盟铸锋芒

挂断电话后,童浩林与陈立行相视一笑。两人铺开香港地图,用红笔在大埔、元朗等地圈出多个点位——这些都是规划中的芯片产业园与新能源基地。

“立行,我们要打造‘中国芯’,让全世界的电脑都装上华人研发的芯片。”童浩林的目光坚定如炬,“97年香港回归,不仅是主权的交接,更是华人科技崛起的转折点。”

陈立行握紧拳头:“我回去就说服父亲!华硕愿意与星辰集团深度绑定,共同打破西方垄断!”

夜色渐深,维多利亚港的夜景璀璨依旧。童浩林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华硕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动的代码,仿佛看到了未来——当“中国芯”闪耀世界,当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华人企业必将在全球科技浪潮中书写新的传奇。而他与陈立行的这次合作,或许正是这场变革的序章。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