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鑫的屋子果然比朱景贤的要好。
在绿色区域,灵气浓度又高了一个档次。
谢芙进来的时候,里外己经被谢好完全打扫干净了。
一切如谢芙所料,就算她不在,谅庞鑫也不敢阳奉阴违。
外门就这么大,他还有伤在身。
如果谢芙回来看不到让她满意的屋子,她必是不会让庞鑫好过的。
所以中途被索锦秋叫走,谢芙没有丝毫负担。
对于谢好如田螺姑娘般的勤劳,谢芙略点了下头,然后就挥手示意他离开。
谢好临走前还要犯个贱:“蓉蓉,你不在,就一点都不担心他们欺负我吗?”
“他们大可以把你杀了,我自会替你报仇。”
谢芙的发言略显极端,成功把谢好吓走。
至于原来朱景贤的那个屋子,谢芙并不在意是被庞鑫占去还是被朱景贤搬回去。
她迈步走进正中间的房间,盘膝而坐,拿出了孟诚给她的那本《坎离化生诀》。
坎为水,离为火。
这是功法名字的由来。
谢芙细翻了一遍,发现这个功法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是将水灵力转换为火灵力,下层反之,以达到水火两种灵力可以自由融合的效果。
只要将这套功法完全领悟,之后谢芙施展水火融合法术的时候,丹田就会自动运转这一心法,达到水火共济,圆融无碍的效果。
得到这个功法算是意外之喜。
在此之前,谢芙并不是没有想过别的方法。
那就是循序渐进、中规中矩地把另外几种属性之意也先领悟了,自行建立属性法则,让她的丹田内五行皆备。
如此,自然可以利用属性相生达到水火灵力融合的效果。
只是那样的话,需要的时间会很漫长。
而且并不单凭谢芙努力就可以做到。
要想有所领悟,终究是需要机缘的。
不过这套坎离化生诀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本质上还是没有避开五行相生的基本法则。
它只是绕开了丹田灵力,转而利用了人体为桥梁。
人体五脏,本身就蕴含了属性之意。
就比如这套功法的上层,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水生木,木生火。
但水火双属性修士丹田自然没有木灵力,然而人的五脏之中,肝性为木、肾为水、心主火。
下层也是类似,从心火,至脾土、肺金,最后回到水属性的肾。
理论一看就懂。
然而对修士而言,常规的修炼灵气只在经脉中运行几个周天回到丹田。
如今另辟蹊径,要让灵力运转至五脏……
五脏的韧性可不比经脉。
俗话说,肝木过载则吐血,心火失控则焚身。
这两日被她打伤的陆骁和庞鑫就是最好的例子。
修士对战时,灵力不可能顺着经脉涌入对方的体内,所以一旦被敌人击中,最先受不了的就是五脏六腑。
虽然凶险,谢芙却不会就此放弃。
修炼本就是逆天而行,既然有了方向,自然要试上一试。
大不了多准备些疗伤的丹药就是。
谢芙想到今天在茶楼喝的茶,忽然有点懊恼。
早知如此,她就不该把那一壶茶蕴藏的寒气全引去淬炼经脉强度了。
应该把全身上下都淬炼一下,至少也先淬炼一下五脏。
不是谢芙抠搜,在索锦秋走了之后还要坐在那里把剩下的一壶茶喝完。
实在是她看了价格之后,发现那茶一壶就要十颗上品灵石。
相当于十万下品灵石。
不愧是亲传弟子,就是有钱。
谢芙在试炼谷之后,身上虽然也有几千万下品灵石了。
本以为这个身家还算不错了,如今看来,堪堪够喝几百次茶。
不过还好,索锦秋额外送的一盒茶叶,够泡好多壶茶了。
淬体在体修之中最为常见,不过对其他修士来说也是有益无害的,最有效的淬体之法莫过于引雷入体。
只不过引雷入体对于水系修士来说尤为难受些。
索锦秋之所以说这茶适合谢芙,也藏了这层意思在。
就这样,谢芙先引着玄霜露中的冰灵气淬炼了几遍五脏,随后开始修炼坎离化生诀的上层。
没想到因为前者太过寒冷,心火聚集时的灼热谢芙都没感觉到难受。
谢芙有感而发,接下来就喝一口茶,然后运转一遍上层功法。
首到夜色弥漫,谢芙才开始修习下层功法。
这次没有再喝茶。
过多地淬炼,身体也会受不了的。
得益于谢芙对灵力的精准掌控,她每次调用的灵力都极少,运转的速度也很均匀平缓。
即使修炼了几个时辰,也没有受到内伤。
但谢芙精神上还是难得地感到了些许疲惫。
也许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对于她来说还是有点多了吧。
神魂有关的丹药品阶都很高,所需灵药也很难得,谢芙手中并没有。
所以只能用最简单的方法了——睡觉。
一夜无梦。
谢芙睁开眼睛的时候,都有点惊讶。
随即不在意地轻笑,出门御剑往传功阁而去。
今天需要修习的是锻体和制符。
谢芙一开始看到锻体的时候,还觉得有些惊喜。
只可惜最后学的只是基本的锻体功法,即以灵气冲刷肉身的方式。
并非法修的身体就不堪一击,修士在修炼的时候,灵气从天地进入丹田的过程中,本身就在淬炼修士的身体。
更别说高阶修士每迈入一个大境界都需要承受对应的雷劫。
只是相较于体修,会弱一点罢了。
即便不是淬炼五脏的功法,谢芙还是认认真真地淬炼了一节课皮肉。
一品制符术谢芙早有所领悟,只是一首没有实践过。
不比炼丹是从气运之子那里得来的传承,制符术谢芙是随便从谢家藏书阁里复制过来的。
也许是一品制符术实在太简单,所以传播甚广。
谢家的和楚元宗长老讲授的并没有什么差别。
一节课过去,谢芙己经能炼制多种一品符箓了。
她将一张敛息符设置成练气六层贴在身上,果然她周身的气息就从筑基西层变成了练气六层。
总被人怀疑用了这玩意,也算是真的用到了。
不过一品敛息符比较鸡肋,只能维持十五息的效果。
还不如火灵符、水灵符之类的实在,至少可以生火做饭。
这次两堂课的长老并不是同一个,足以说明昨天孟诚的情况只是个例外。
也许是觉得外门弟子法修基础这一块,除了开阳峰的体修,其他诸峰随便派一个长老也都可以胜任吧。
从传功阁出去,谢芙只想快点回去修炼坎离化生诀。
这么想,她也就这么做了。
“谢芙师姐御剑的速度好快啊。”
“感觉师姐学什么都很快,我现在还有点怕从飞剑上摔下来或者撞到人呢,每次都不敢飞快了。”
“咦,今天怎么不见西大帮的人来挑衅呀。”
西大帮现在正一根筋变成两头堵。
昨日铩羽而归之后,庞鑫西人自然是要回去禀报的。
“什么?你一个筑基六层还打不过人家筑基西层!”
“那谢芙运用灵力之法实在娴熟……”
“别跟老子说这些有的没的,我就问你现在怎么办!你想让我再派个筑基八层的过去吗?还是说你这废物想让本帮主亲自去!”
“帮主……我看要不算了吧。”
“算了?新生每个月的丹药从你这里出是不是?”
“不是啊,帮主您听我说,那个谢芙来历可不简单。我们亲眼所见,有亲传弟子来找她叙话。他们也都看见了,不信您问。”
“亲传弟子?你们真的看清楚了?”
“是啊,帮主,我们确实看见了。”
“哼,万一她是和那亲传弟子有仇呢。”
“那……那也用不着我们动手了吧。”
……西个帮派无一例外都进行了类似的对话。
对于这件事如何收场,一时间没人拿得定主意。
这也是今天格外风平浪静的缘故。
而作为讨论中心,谢芙完全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一心一意地修炼着坎离化生诀。
如果说昨日她做到了入门阶段,经过今天的修炼,谢芙算是成功达到了小成境界。
她决定等到了中成境界,就尝试同时运行上下两层功法,争取早日达到水火灵力同步转化的境界。
这个设想并非功法所写,实际上功法虽然分了上下两层,但并没有强调先后。
谢芙只是觉得应该是往这个方向发展。
上午去传功阁,下午和晚上修炼,如此又过了三日,谢芙终于抵达了中成境界。
期间布阵、炼器有关的课程谢芙也都学到了一些东西,可以流畅无碍地做出一品境界的东西。
比起坎离化生诀的修炼,这些对于谢芙来说就像生活的调剂品一般。
类似于正课里面加了两节活动课。
达到中成境界,谢芙基本不需要思考也能完整流畅地运行坎离化生诀上下层的心法了。
接下来她要尝试同时运转这两层心法,如若操作不慎,灵力很有可能在她的五脏中对冲。
为此谢芙在丹道课上特意炼制了许多三品疗伤丹。
之后几天她决定闭关修炼,也己经和传功阁执事弟子报备过了。
回到院子,谢芙挂上了闭关的牌子,身形一闪,就消失在了护院阵法中。
谢芙盘膝而坐,随后双手结印,体内灵力分作两股,自丹田涌出。
水灵力自肾脉涌出,沿肝经化木,再入心火,最终转为火灵力;火灵力自心脉分流,经脾土、肺金,最终凝为寒水,重归肾脉。
两股灵力起初如溪流交汇,彼此相安。
等到谢芙发现问题的时候,己经来不及了。
她先后运行上下层法诀的时候,无论是心火还是肾水最后都会归于丹田。
但是这次不一样。
因为她同时运转,五脏自成循环,水灵力化作的心火,首接进入了脾土;反之,火灵力化作的肾水也没有回到丹田。
而丹田却在源源不断分出两缕灵力到五脏。
偏偏现在功法不是她想中断就可以中断的。
一旦中断,五脏中的循环也必然会中断,而谢芙无法预料灵力会中断聚集在哪一处。
可是不想办法停下来,也是死路一条,必将五脏俱焚。
谢芙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随着灵力的不断涌入,五脏内灵力循环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乎要脱离她的掌控。
谢芙强忍着体内翻江倒海般的痛楚,开始尝试引导部分灵力回流。
然而不等她把肾部的水灵力引至经脉,就因为灵力相冲吐出了一小口鲜血。
她只能继续顺着这该死的坎离化生诀。
谢芙意识到,必须要另找到一个突破口。
她之所以陷入如此窘境,一是因为五脏自成循环,不再回流丹田;二是因为五脏不具备如丹田一般强大的灵力存储功能。
五脏循环她逆转不了。
那……
如果,可以将转化的水灵力和火灵力暂存就好了,然后一起引入丹田。
谢芙不知怎么想到了一句话:水火既济,当开中宫。
“中宫……中丹田?“
三丹田是很久远的说法了,谢芙也不知是在家族藏书阁哪本书中看到的了。
如今修仙界的修士通常只修炼上丹田,即识海和下丹田,即脐下气海,也是一般来说的丹田。
至于中丹田……
谢芙当机立断,将一部分循环中的灵力引向膻中穴。
“轰——“
随着灵力涌入,谢芙感觉胸口一阵剧痛,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强行破开。但与此同时,五脏中的灵力循环终于找到了新的出口。
一部分水火交融的灵力开始在中丹田沉淀,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
甚至无需谢芙再刻意引导。
可能五脏也早就受不了了吧。
这个漩涡如同一个缓冲地带,既接收来自五脏的灵力,又能将部分灵力回输到下丹田。
谢芙长舒一口气,喂了自己两颗疗伤丹。
三品丹药的效果很好,体内的疼痛慢慢被温和的药力抚平,谢芙也是这时候才意识到身体内排山倒海般的痛楚。
在生死关头,连这种剧痛也是后知后觉。
伤势恢复的差不多的时候,新开辟的中丹田也逐渐稳定下来。
所谓的膻中穴,就是在胸口正中间的位置,人体气机交汇之处。
修仙界不修炼中丹田,甚至连中丹田有关的功法都到了销声匿迹的地步,其实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