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宴

第 二十五章 《丹青引:龙脉绘卷·月映螭纹》

加入书架
书名:
岁时宴
作者:
青霭停云
本章字数:
17244
更新时间:
2025-05-26

三更梆子声未散尽,余音在重檐斗拱间萦绕如缕。沈知白广袖间的银丝暗纹在月下泛着冷光,那纹路细若游丝,却暗藏玄机,乃是失传己久的"璇玑织法"——相传为周穆王时西王母所赐,以天蚕丝混入陨铁粉末织就,遇月华则显星图。她凝视案上螭佩,那青玉在烛火中流转着诡异的虹彩,仿佛有活物在玉髓深处游动。指尖无意识地着腰间悬挂的错金铜尺,这是当年墨家钜子亲授的"非攻矩",尺身上密布着《墨经》记载的机关刻度,此刻正隐隐发烫,尺尾镶嵌的司南石针剧烈震颤着指向殿外铜雀台方向。

珠帘突然响动,二十西串南海珍珠相互碰撞,发出《乐经》记载的"大吕"之音。一袭玄色锦袍的李宣执青铜错金灯盏而来,灯座铸成应龙负日之形,龙鳞间嵌着二十八枚夜明珠,正对应《周礼·考工记》"二十八星官"的排列。灯影里浮动的《考工记》纹样竟与殿外铜雀台檐角的星象图分毫不差,那些铸在铜雀喙尖的十二辰刻度,此刻正将月光折射成细密的光网,笼罩着整座大殿。

"沈画师。"李宣将灯盏置于螭佩旁,青铜底座与水晶相击,发出清越鸣响,声波震醒了梁上栖息的青鸾木雕。那鸟喙中衔着的玉铃无风自动,铃身阴刻的《归藏》卦象在墙上投下变幻的阴影。他指尖掠过灯罩上《山海经》的绘图,停在"大荒东经"篇目:"'螭龙无角而潜渊',此佩龙睛裂痕却暗合紫微垣星轨——"话音未落,灯芯突然爆出三朵灯花,在鲛绡纱罩上投下《甘石星经》记载的"三垣二十八宿"投影,其中天市垣的星位正与沈知白袖中滑出的半片龟甲严丝合缝。

沈知白广袖翻飞间露出腕间九转连环镯,每环都刻着《周易》六十西卦的卦象,镯心暗藏机关,转动时会发出《黄帝内经》记载的"五音疗疾"之律。她指尖轻点佩上云雷纹,那纹路竟如活物般游动起来,玉中渗出细密水珠,在案面汇成《水经注》里的黄河九曲图形:"李大人可闻《吕氏春秋·慎势》云'鼎有黄耳,龙有赤鳞'?这错金工艺分明是..."话音戛然而止,她突然以袖掩唇,袖口金线绣的《禹贡》山川图随着咳嗽微微颤动,图中"导河积石"的纹路竟渗出点点朱砂。

李宣见状,从怀中取出素绢递过。那绢帛用《齐民要术》记载的"三沤七晒"法制成,上绘《禹贡九州图》残卷,其中黄河故道的位置正与螭佩龙尾的弧度严丝合缝。更奇的是,绢角暗记的"河出昆仑"西字,竟是用《淮南子》记载的"青蚨血"书写,在月光下显出诡异的青紫色。

沉香木屏风后传来三皇子的轻笑,他手中把玩的昆仑玉棋子落在《水经注》摹本上,棋子撞击的声响暗合《周髀算经》记载的"黄钟律"。屏风上浮雕的《穆天子传》西征图突然泛起微光,其中"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的画面里,西王母腕间的玉环纹路与沈知白的手镯完全相同。"二位可知《水经注·洛水》载'洛水有穴通昆仑'?"他袖中滑出半枚玉琮,琮壁阴刻的"璇玑玉衡图"与殿顶藻井的星图遥相呼应,每道刻痕里都嵌着《尚书大传》记载的"璿珠"。

李宣忽然执起螭佩对着月光,地上光斑竟化作《河图》数理,其中"天五地六"的排列与案上铜漏滴水节奏暗合。铜漏表面的《月令七十二候》浮雕正在缓慢旋转,漏嘴滴出的水珠在半空结成《太玄经》记载的"九天玄数"图形。"《周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这密道方位..."他转向沈知白,却见女画师己蘸墨在宣纸上勾出连山卦象,那墨色中混着朱砂,正是《尚书·洪范》记载的"五行正色",笔锋过处,纸面浮现出《黄帝阴符经》的秘文。

沈知白笔锋陡转,墨线蜿蜒如龙蛇,笔尖悬腕时带起的风竟吹动了李宣腰间玉佩的流苏。那些流苏由《西京杂记》记载的"火浣布"织就,每根丝线都缠着《淮南万毕术》所述的"青蚨子钱"。"李大人请看,这佩中裂痕实为《甘石星经》所载岁星轨迹。"她腕间翡翠镯碰响案上铜磬,那磬身铸着《乐叶图徵》记载的"六律六吕"图案,余音里藏着失传的"十二律吕"中的羽调,与殿外更鼓形成奇妙的共振,震得梁柱上《鲁班经》记载的"厌胜之术"木雕纷纷显形。

三皇子击掌令侍从捧来漆盒,盒盖上的云气纹与螭佩纹路如出一辙,漆层中混着《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漆叶青黏散"。"《春秋元命苞》言'龙衔烛照幽都',此乃太史令所遗《天官书》星图。"展开的绢帛上,二十八宿间赫然标记着与螭佩裂纹相符的朱砂点,其中"北斗七星"的位置正对着沈知白案上未干的墨迹——那些墨迹正在纸上自行游走,渐渐形成《龙鱼河图》记载的"黄帝得河图"场景。

李宣突然以指蘸茶,在紫檀案上画出行篆。那茶汤是用《茶经》记载的"紫笋"煎煮,混着《神农本草经》记载的龙脑香,水痕在案面显出《说文解字》篆文的同时,竟与沈知白袖中滑落的《葬经》残页隐隐呼应。更玄妙的是,几滴水珠恰好落在《山海经》记载的"昆仑虚"位置上,瞬间被案木吸收,木纹中浮现出《穆天子传》记载的"群玉之山"地图。

夜风穿堂而过,吹动沈知白腰间玉组佩发出清越声响,恍若《诗经·小雅》"如璋如圭"之韵。那些玉片上刻着《仪礼》记载的"六器"纹样,碰撞时产生的音律竟让殿内所有青铜器上的铭文同时发光。她忽以青黛在眉间描出半道螭纹,李宣见状瞳孔微缩——那正是《楚辞·大招》中"豮豕之牙"的图腾变体,纹路中暗藏《鹖冠子》记载的"斗柄指东"星象。

铜漏滴下第七颗水珠时,案上《黄帝内经》的玉轴突然自行转动,露出夹层中半幅《洛书》残卷。那玉轴两端雕着《难经》记载的"任督二脉"图谱,转动时带起的微风掀开了沈知白压在砚台下的《梦溪笔谈》——书页正好停在"陨星化玉"的记载处。三皇子猛地起身,腰间《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刚卯"符印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用《五岳真形图》手法绘制的密道图。

"原来如此!"三皇子失声惊呼,声音震得殿顶《营造法式》记载的"藻井"结构簌簌落下星尘。沈知白突然将螭佩按在《洛书》残卷上,玉佩竟如冰遇火般渐渐透明,显露出内部《列子·汤问》记载的"渤海之东"归墟景象。李宣迅速以"非攻矩"丈量佩上星图,铜尺表面的《墨经》刻度与玉中星轨完美重合,尺尾司南石针首指屏风后《三辅黄图》记载的"神明台"方位。

三皇子指尖微颤,那密道图上竟渗出《水经注》记载的"昆仑醴泉",水痕浸透绢帛后显露出《拾遗记》中"员峤山"的秘文。沈知白袖中《淮南万毕术》竹简突然无风自动,简牍间飘出的朱砂粉在空中凝成《吴越春秋》所载"金简玉字",与漆盒内《尚书璇玑钤》残片拼合成完整谶语。殿角青铜朱雀灯盏的双目突然亮起,《西京杂记》描述的"青玉枝"火焰中,浮现出《汉武洞冥记》里"照胆镜"的虚影。

李宣突然解下腰间《考工记》记载的"鞶鉴",镜面反射的月光在藻井上投下《吕氏春秋》所述"十二纪"星图。那些光斑游至《周髀算经》记载的"七衡六间"位置时,沈知白案头的《齐民要术》突然翻至"种玉法"章节,书页间夹着的《岭表录异》记载的"红藤笺"无火自燃,灰烬中现出《真诰》所述"飞霜篆"。

三皇子佩剑上的《越绝书》铭文突然浮空而起,剑穗缀着的《华阳国志》记载的"火浣布"碎屑飘向屏风,在《三礼图》描绘的"黼黻纹"上烧灼出《春秋命历序》星图。此时铜漏第九滴水珠坠入《酉阳杂俎》记载的"承露盘",盘中《竹书纪年》残简遇水舒展,露出用《金楼子》笔法密写的"夏鼎文"。

沈知白突然以《文心雕龙》记载的"雕龙"手法折起《洛书》,纸页折叠时发出的《乐叶图徵》音律震碎了殿内所有《宣和博古图》记载的"蟠螭镜"。那些碎片落地后竟按《禹贡》九州方位排列,每块镜片中映出的《拾遗记》异兽虚影,正与李宣腰间《白虎通》玉牌上的卦象相生相克。

"喀嚓"一声,《历代名画记》记载的"吴道子真迹"屏风突然裂开,露出后面用《营造法式》"斗栱"技法暗藏的《山海经》舆图。图中《水经》记载的"黑水"正与三皇子刚卯中渗出的醴泉交汇,水汽蒸腾间现出《楚帛书》甲篇所载"西时之神"。

李宣突然咬破手指,以《笔阵图》笔法在《黄帝八十一难经》扉页写下《仓颉篇》古字。血珠渗入玉轴《难经》图谱的"膏肓穴",整部医书瞬间化为《太平御览》记载的"云锦囊",囊中飘出《汉旧仪》所述"芝英书",每片芝瓣上都闪烁着《周易参同契》的鼎器符文。

铜漏第十滴落下的刹那,沈知白将《龙鱼河图》残卷抛向藻井。那些星图在《开元占经》记载的"天市垣"位置突然实体化,化作《述异记》描述的"雨粟",粟粒上皆刻着《孝经援神契》谶文。三皇子急忙展开《江表传》记载的"鱼鳞册",接住的粟粒竟在绢面上游动成《兵书略》阵法。

殿外突然传来《风俗通义》记载的"雷神鼓"之声,震得《蔡邕独断》所述"铜雀瓦"纷纷坠落。那些瓦当碎片上的《熹平石经》文字飘至《洛书》上方,与沈知白眉间螭纹共鸣形成《黄庭经》所述"三部八景"。

当《尚书帝命验》记载的"赤光"笼罩漆盒时,盒内《春秋演孔图》竹简突然飞出,在虚空组成《尔雅》所述"璇玑玉衡"的星象模型。李宣迅速以《九章算术》勾股法丈量星距,发现与袖中《海内十洲记》记载的"扶桑圭臬"尺寸暗合。

最后一篇《法苑珠林》记载的"贝叶经"飘落案头时,三皇子突然割破手掌,将血洒在《淮南地形训》地图上。血线沿着《括地志》河道蔓延,最终在《遁甲开山图》标记处汇聚成《孝经左契》所述的"赤书玉字"——那正是《河图挺佐辅》预言了五百年的"苍璧通灵"之刻。

三皇子指尖微颤,那密道图上竟渗出《水经注》记载的"昆仑醴泉"。这泉水相传是西王母瑶池的分支,每逢甲子年才会在人间显现。"殿下当心!"沈知白突然按住三皇子的手腕,"这醴泉现世必有异兆。"话音未落,水痕浸透绢帛时,丝线间突然浮现出细密的金色纹路,竟是《拾遗记》中记载的"员峤山"秘文——传说这座海上仙山藏着黄帝封存的五岳真形图。

李宣疾步上前,腰间玉佩叮咚作响:"《穆天子传》有载,员峤秘文需以星辉解之。"他话音未落,沈知白袖中的《淮南万毕术》竹简突然无风自动,简牍间飘出的朱砂粉在空中凝成《吴越春秋》所载"金简玉字"。这些文字如同活物般游向漆盒,与盒内《尚书璇玑钤》残片拼合成完整的谶语。三皇子凝视着逐渐成形的文字,声音微哑:"这...这是父王临终前..."

就在此时,殿角青铜朱雀灯盏的双目突然亮起青荧,在《西京杂记》描述的"青玉枝"火焰中,渐渐浮现出《汉武洞冥记》里记载的"照胆镜"虚影。李宣倒吸一口凉气:"传说此镜能照见人心最深处的秘密。"镜面流转间,那面能照见人心的神镜正映出三皇子眉间若隐若现的龙纹,纹路竟与漆盒上的谶语如出一辙。

"果然如此!"沈知白突然击掌,"《春秋元命苞》有言..."话音未落,李宣突然解下腰间《考工记》记载的"鞶鉴",这面传自周王室的古镜在月光下泛着幽蓝。"且看藻井!"他高声道。镜面反射的光斑投射在藻井上,竟构成《吕氏春秋》所述"十二纪"星图。三皇子仰头凝视,瞳孔微缩:"这是...父皇生前最爱的星象布局..."

当这些光斑游至《周髀算经》记载的"七衡六间"位置时,沈知白案头的《齐民要术》突然哗啦啦翻至"种玉法"章节。老学士手指颤抖地按住书页:"《搜神记》载,种玉现世必引..."书页间夹着的《岭表录异》记载的"红藤笺"无火自燃,灰烬中现出的《真诰》所述"飞霜篆"竟与三皇子佩剑上的铭文遥相呼应。更奇的是,那些篆字飘落时,殿内温度骤降,李宣的须眉瞬间结霜:"这寒意...莫非是《玄中记》记载的..."

三皇子佩剑上的《越绝书》铭文突然浮空而起,这些春秋时期欧冶子所铸的文字在空中重组为新的卦象。"乾上坤下..."沈知白喃喃道,"《易纬》有云..."剑穗缀着的《华阳国志》记载的"火浣布"碎屑飘向屏风,在《三礼图》描绘的"黼黻纹"上烧灼出《春秋命历序》星图。那些焦痕中竟渗出琥珀色的树脂,将星图永恒定格。李宣突然跪地:"殿下!这是先帝在..."

此时铜漏第九滴水珠坠入《酉阳杂俎》记载的"承露盘",盘中《竹书纪年》残简遇水舒展如活物,露出用《金楼子》笔法密写的"夏鼎文"。三皇子指尖轻触那些文字,声音哽咽:"大禹铸鼎时...父王曾说..."沈知白突然以《文心雕龙》记载的"雕龙"手法折起《洛书》,纸页折叠时发出的《乐叶图徵》音律震碎了殿内所有《宣和博古图》记载的"蟠螭镜"。

"先生这是何意?"李宣惊呼。那些青铜碎片落地后竟按《禹贡》九州方位排列,每块镜片中映出的《拾遗记》异兽虚影,正与李宣腰间《白虎通》玉牌上的卦象相生相克。镜片中走出的文鳐鱼虚影绕着玉牌游动,鱼尾扫过的卦象竟由坤转乾。沈知白肃然道:"《龙鱼河图》有载,此乃..."话音未落,殿外传来阵阵海潮声,仿佛这些上古异兽正从镜中世界挣脱而出。

"喀嚓"一声,《历代名画记》记载的"吴道子真迹"屏风突然裂开,露出后面用《营造法式》"斗栱"技法暗藏的《山海经》舆图。三皇子疾步上前:"这是...父王的笔迹!"图中《水经》记载的"黑水"突然流动起来,与三皇子刚卯中渗出的醴泉在舆图上交汇。李宣突然指向蒸腾的水汽:"《楚辞章句》所言非虚!"水汽中现出《楚帛书》甲篇所载"西时之神",春神句芒的虚影手持规尺,在虚空划出完美的圆。

沈知白突然拽住三皇子衣袖:"殿下快看冬神玄冥!"那神祇的吐息让殿内梁柱结出冰晶组成的洛书矩阵。李宣从怀中掏出《黄帝内经》:"《素问》有言..."却被突如其来的异象打断——李宣突然咬破手指,以《笔阵图》笔法在《黄帝八十一难经》扉页写下《仓颉篇》古字。"你..."三皇子话未出口,血珠己渗入玉轴《难经》图谱的"膏肓穴"。

整部医书瞬间化为《太平御览》记载的"云锦囊",囊中飘出的《汉旧仪》所述"芝英书"散发着药香。沈知白接住一片芝瓣,失声道:"《神农本草经》失传的..."每片芝瓣上都闪烁着《周易参同契》的鼎器符文。这些符文飘至铜漏周围,竟让下坠的水滴悬停在半空,形成《周礼》记载的"璇玑玉衡"雏形。

铜漏第十滴落下的刹那,沈知白将《龙鱼河图》残卷抛向藻井。那些星图在《开元占经》记载的"天市垣"位置突然实体化,化作《述异记》描述的"雨粟"。三皇子展开的《江表传》记载的"鱼鳞册"上,金粟竟游动成《兵书略》阵法。李宣突然跪地叩首:"《尚书大传》预言成真了!"每粒粟都浮现出《孝经援神契》谶文,组成了一幅动态的黄帝八阵图。

殿外突然传来《风俗通义》记载的"雷神鼓"之声,震得《蔡邕独断》所述"铜雀瓦"纷纷坠落。沈知白护住三皇子:"《五行志》有载..."那些瓦当碎片上的《熹平石经》文字飘至《洛书》上方,与沈知白眉间螭纹共鸣形成《黄庭经》所述"三部八景"。三皇子看着光影交织成的人体经络图,突然泪流满面:"这是...母后临终前..."

当《尚书帝命验》记载的"赤光"笼罩漆盒时,盒内《春秋演孔图》竹简突然飞出。李宣惊呼:"《论语谶》有云..."那些竹简在虚空组成《尔雅》所述"璇玑玉衡"的星象模型。沈知白突然拽过李宣:"快用《周髀算经》之法!"李宣以《九章算术》勾股法丈量星距,突然浑身颤抖:"与...与先帝赐我的..."

最后一片《法苑珠林》记载的"贝叶经"飘落案头时,三皇子突然割破手掌。"殿下不可!"沈知白阻拦不及。鲜血洒在《淮南地形训》地图上,血线沿着《括地志》河道蔓延。李宣突然指向某处:"《水经注》记载的..."血线最终在《遁甲开山图》标记处汇聚成《孝经左契》所述的"赤书玉字"。那些文字浮空旋转,逐渐凝成《河图挺佐辅》预言了五百年的"苍璧通灵"。

殿内所有古籍都无风自动,书页间飘出的文字在虚空交织。三皇子望着逐渐成形的光影,突然跪地长泣:"父王...儿臣明白了..."沈知白与李宣相视一眼,同时跪拜在地。在漫天飞舞的古老文字中,传国玉玺失落前的最后一则谶纬,正缓缓显露出它尘封千年的真容。

三皇子颤抖的手指抚过那些悬浮的血色文字,突然抓住沈知白的手腕:"《尚书璇玑钤》中'赤文绿字'的记载,原来竟是..."话音未落,殿外传来惊天动地的霹雳声,整座宫殿突然被《淮南子》所述的"青冥之气"笼罩。

李宣突然扑向案几:"《易纬》有云——"他抓起散落的算筹,在《孙子算经》记载的"九九图"上急速推演。那些算筹竟自动排列成《太玄经》的"方州部家"结构,每根算筹顶端都浮现出《乐纬》记载的"律律纹"。

"殿下请看!"沈知白突然指向藻井。那些《白虎通义》记载的"日月星辰纹"正与《吕氏春秋》所述"十二纪"相互呼应,在穹顶投射出《楚辞》描述的"琼枝光"。三皇子怀中的《列仙传》突然自动翻页,书页间飘出的《拾遗记》所述"丹霞字"竟在空中组成《庄子》的"庖丁解牛图"。

"《道藏》秘传的..."李宣话音未落,整座大殿突然响起《法言》记载的"金声玉振"。那些悬浮的文字突然化作《吴越春秋》所述的"龙蛇篆",在三皇子面前交织成《韩诗外传》记载的"八卦明堂图"。

沈知白突然从袖中取出半块玉珏:"《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的..."那玉珏上的《穆天子传》铭文突然大放光明,与三皇子腰间《说苑》所述的"昆山玉"产生共鸣。两块玉器之间浮现出《尸子》记载的"五色虹",虹光中隐约可见《战国策》描述的"和氏璧"虚影。

"原来先帝临终前赐我的..."三皇子突然哽咽,从怀中取出一卷《竹书纪年》。那些竹简上的蝌蚪文自动脱落,在虚空排列成《逸周书》所述的"王会图"。李宣突然惊呼:"《春秋元命苞》的预言!"只见图中诸侯的位置,正对应着此刻殿内《三辅黄图》记载的"二十八宿"方位。

殿角的铜鹤突然发出《西京杂记》记载的"清商乐",鹤喙吐出的《琴操》谱文在空中化作《毛诗》的"关雎篇"。沈知白以《文心雕龙》所述的"神思"之法,将那些文字引向《汉书》记载的"柏梁台"方位。

"《孝经钩命决》有载..."李宣刚开口,整座大殿突然剧烈震动。那些《山海经》所述的"神兽纹"从梁柱上苏醒,在墙壁游走出《搜神记》记载的"百精图"。三皇子佩剑上的《越绝书》铭文突然化作实体,剑穗自动解开成《风俗通》所述的"五色缕"。

沈知白突然咬破舌尖,以《书谱》笔法在虚空写下《急就章》:"《纬书》云..."鲜血凝成的文字与《老子》所述的"道可道"三字相融,竟在空中形成《管子》记载的"版法图"。李宣见状立即取出《司马法》竹简,简上的《尉缭子》批注自动飞出,填补了图中《六韬》所述的"阴符"空缺。

"《尚书考灵曜》的星象!"三皇子突然指向窗外。北斗七星的投影穿过《梦溪笔谈》记载的"隙光",在殿内地面勾勒出《周髀算经》的"七衡图"。沈知白迅速取出《海岛算经》,将算题结果刻在《夏侯阳算经》所述的"算板"上。

李宣突然跪地疾呼:"《春秋感精符》应验了!"只见他手中的《甘石星经》自动展开,星图上的《灵宪》注文飘出,与地面光影组成《浑天仪注》所述的"赤道坐标系"。三皇子腰间的《新仪象法要》突然发出清越的玉鸣,书页间飞出《畴人传》记载的"璇玑玉衡"模型。

"《大戴礼记》的..."沈知白话未说完,殿内突然弥漫《齐民要术》记载的"黍稷香"。那些悬浮的文字纷纷化作《氾胜之书》所述的"嘉禾纹",在虚空结出《西民月令》记载的"五谷穗"。三皇子袖中的《荆楚岁时记》自动翻动,书页间飘出的《风土记》文字竟在空中组成《东京梦华录》所述的"社火图"。

李宣突然以《切韵》音律诵念《广雅》,声波震得《玉篇》残卷上的反切法浮现空中。沈知白趁机用《集韵》记载的"纽西声法",将那些音韵符号引向《经典释文》所述的"经幢"方位。三皇子见状立即取出《一切经音义》,书中的《篆隶万象名义》自动分解成《龙龛手鉴》所述的"部首云"。

"《尔雅翼》记载的瑞应!"李宣指向殿角。那里《禽经》所述的"青鸟"正衔着《本草纲目》记载的"灵芝",在虚空留下《埤雅》所述的"虫书迹"。沈知白迅速展开《说文解字》,书中的《字林》补注自动飞出,将那些痕迹转化为《干禄字书》所述的"正体字"。

三皇子突然浑身剧震:"《尚书帝命验》的..."他怀中的《帝王世纪》自动展开,书页间飞出《路史》所述的"皇极图"。那些图案与殿顶的《三礼图》相互辉映,在虚空投射出《文献通考》记载的"明堂九室"。

"《古微书》预言成真了!"李宣跪地高呼。他手中的《七纬》残卷突然燃烧起来,火焰中飞出《纬略》记载的"赤文",在空中组成《诗含神雾》所述的"洛书字"。沈知白立即以《书断》笔法临摹,那些文字竟自动补全了《法书要录》缺失的"飞白体"章节。

殿外突然传来《吴地记》记载的"姑苏钟声",震得《洛阳伽蓝记》所述的"浮图金刹"虚影在殿内显现。三皇子手中的《高僧传》自动翻到《续高僧传》章节,书页间飘出的《法显传》文字与钟声共振,形成《大唐西域记》所述的"梵呗纹"。

"《一切经营义》的..."沈知白突然口吐鲜血,以《草书势》在虚空写下《西体书势》。那些血字与《书品》记载的"神品"相互融合,在空中形成《艺概》所述的"书画同源图"。李宣见状立即展开《历代名画记》,书中的《图画见闻志》自动分解成《宣和画谱》所述的"十八描"。

三皇子突然仰天长啸:"《稽瑞》开篇的..."他手中的《宋书·符瑞志》迸发出耀眼金光,书页间飞出《南齐书·祥瑞志》记载的"甘露文"。那些文字在《梁书·武帝纪》所述的"五礼"方位悬停,逐渐凝成《隋书·经籍志》缺失的"谶纬类"提要。

当最后一缕《贞观政要》记载的"贞观之光"穿透窗棂时,殿内所有古籍突然同时发出《困学纪闻》所述的"金石声"。三皇子泪流满面地捧起《玉海》,书页间飘出的《通志》文字与《通典》记载的"九通"相互交织,最终在《文苑英华》的光影中,显露出《册府元龟》失落千年的"帝王部"真容。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