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来自夏夜的温度,闷热得令人窒息。
李世民站在军机处的沙盘前,汗水顺着鬓角滑落,在山东道的位置上洇开一片深色痕迹。那里插着几面黑色小旗——代表正在蔓延的旱灾和蝗灾。
"陛下,这是刚到的密报。"
房玄龄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递上一卷被汗水浸湿的竹简,"岭南又接收了三万流民,冯盎在桂州设立了新的屯田区。"
李世民的手指无意识地着沙盘边缘。这个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焦躁。尽管表面上,他依然保持着帝王的威严。
"杜如晦那边准备得如何?"
"己经秘密调集陇右精锐十五万,三日后可抵达潼关。"
房玄龄压低声音,"但陛下,山东的灾情......"
"朕知道!"
李世民突然一拳砸在沙盘上,几面小旗应声倒地。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正因如此,朕不惜赌上国运,也要现在与岭南开战!"
户部侍郎长孙顺德跪在偏殿,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
他刚刚呈上的账册显示:若抽调山东储备军粮,至少会有二十万灾民饿死。
"二十万......"
李世民轻声重复这个数字,眼神却逐渐变得冷硬,"比起整个大唐的存亡,这个代价......朕付得起。"
殿角的铜漏滴答作响,像是为即将逝去的生命倒计时。
长孙顺德抬起头,发现皇帝的目光己经转向了南方,那里插着一面绘有闪电纹样的红旗。
"陛下,或许我们可以先安抚......"
"你以为李宽会给我们时间?"李世民冷笑。
"突厥南下时他在干什么?山东大旱时他又在干什么?每一步都在收买人心!"
他走到窗前,望着南方阴沉的夜空。那里隐约有雷光闪动,不知是真实的天气,还是那个所谓的"雷神"在示威。
——
深夜,兵部值房,烛火通明。
李靖盯着地图上标注的进军路线,眉头紧锁。
"卫国公还在犹豫?"
侯君集抱臂而立,语气中带着讥讽。
李靖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扫过路线上的每一个关隘,每一处可能遭遇伏击的山谷......
作为沙场老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远征的风险。
"粮道太长。"他终于开口,"若战事拖延到十月,南方的瘴气......"
"所以才要速战速决!"侯君集猛地拍案,"难道要等那个妖人羽翼?"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照得两人脸色惨白。
在这一瞬间,李靖似乎看到了未来:暴雨中的厮杀,泥泞中的尸体,还有那个站在云端俯瞰战场的白衣身影。
——
潼关外,山谷里,一支奇怪的"商队"正在夜行。车上的货物用油布盖得严严实实,车轮却在地上压出深深的痕迹。
"快点!天亮前必须赶到蓝田!"领队的校尉低声催促。他身后,五百名精锐玄甲军伪装成脚夫,每个人腰间都藏着短弩。
类似的场景在七条秘密路线上同时上演。李世民几乎掏空了大唐所有的精锐:十五万陇右铁骑,五万关中府兵,甚至连戍卫长安的羽林军都抽调了一半。
更别提,还有二十万临时抽调的大军。
李世民知道,岭南原本就有二十万僚俚精锐,若是流民组建新军,也能凑齐十万。因此,此战,李世民共计调兵西十余万,势必要一举拿下岭南。
这是一场豪赌!赌注是大唐的国运,而对手......可能根本不是凡人。
——
岭南神都的观星台上,李宽手中的水镜泛起涟漪。镜中清晰地显示出唐军在潼关的调动。
"真神,李唐的动作,比我们预计的早了十天。"冯盎皱眉道,但我们此前收纳的流民,组成的十万新军还没训练完......"
"虽然我们有二十万僚俚精锐,可这也是我们的立足根本。"
"更何况,这些新军都是大唐人......"
薛万彻却咧嘴一笑:"来得正好!让他们见识下'雷神卫'的厉害。"
"况且!有真神的号召,岭南子弟随时可以征讨二十万大军!"
李宽没有立即回应。他的目光穿过水镜,仿佛看到了那些正在饿死的灾民,看到了被迫离家出征的唐军士兵,也看到了......长安城里那个正在孤注一掷的"父亲"。
呵呵!李世民算什么"父亲",他要战,我便战!
"传令。"他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将部队分散,小股分批进入边境三州,主动向山东境内靠拢,聚拢民意,抢夺唐廷粮车。"
冯盎和薛万彻同时变色:"这......"
"区区百姓,手无缚鸡之力,岂能对抗大军?"
"是啊......我等大军分散,万一被唐军逐个击破?"
"李世民也是像你们这样想的,"李宽指尖轻点,水镜中浮现出岭南的崇山峻岭,"殊不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情绪点+350000,来自战略博弈的升级]
——
山东灾区,一个瘦骨嶙峋的少年跪在新坟前。坟里埋着他的妹妹,昨天被官差强行拉去抵税的那个。
"听说朝廷要打岭南..."旁边拾荒的老头咳嗽着说,"就是那个给我们发粮的雷神......"
少年猛地抬头,眼中燃起仇恨的火焰。这个眼神,或许就是未来大战中最可怕的火种。
而在长安,李世民正对着铜镜整理戎装。镜中的帝王面容坚毅,却掩不住眼底那一丝动摇。
他刚刚收到急报:山东己有灾民开始袭击运粮队。
"陛下......"内侍小心翼翼地问,"是否要延迟出征?"
"不。"李世民系紧佩剑,"这一战,己经迟了三年。"
李世民认为,灾民试图抢夺粮车的行为,无非是狗急跳墙,如何能是大军的对手。况且,一旦抢劫粮车,他们便不再是朝廷的百姓,而是叛军。
而大唐军队围剿之下,叛军焉有活路?!正好,省得后续拿下岭南后,还要花费大量粮食供给这些人口。
区区百姓,既然敢反,就要做好人头落地的准备!
"这一次!朕绝对不会放任岭南就此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