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0日下午,厦门的阳光斜斜洒进童浩瀚家的客厅,真皮沙发上,童浩瀚与妻子苏婉婷并坐,面前的华为笔记本电脑屏幕泛着冷光。这时,妹妹童舒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卫衣口袋里露出半截数据线:“哥!我支付宝信用分涨到523了!以后共享单车随便骑,充电宝随便借!”
苏婉婷笑着调出共享经济平台界面:“信用分达标,能开通不少便利服务,正好你搞技术开发,以后出差扫码就方便多了。”童浩瀚点头,思绪却己飘向窗外——不远处,星芒食品公司总部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旗下三家子公司与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构建起庞大的食品帝国。而周边从低端制造业园区升级而来的写字楼群,入驻企业员工宿舍按五星级酒店标准打造,自助餐厨房飘出的香气,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
“哥,最新数据出来了!”童舒突然将平板电脑推到两人面前,“厦门经济产值正式突破万亿!超过苏州,成副省级城市加特区里的黑马了!”屏幕上,星芒集团及其带动的上下游产业贡献值占比高达43%,宛如城市经济的强劲引擎。童浩瀚着下巴,想起当初力排众议,将制造业园区改造为产城融合综合体的决策,《孙子兵法》中“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箴言犹在耳畔。
正讨论间,童浩瀚的手机震动起来,是远在杭城的姑姑童雅婷打来的视频电话。画面里,姑姑身着香奈儿套装,身后是巨大的电子沙盘,闪烁的光点标记着杭城新兴产业园区的布局。“浩浩,杭城这边有好消息!”姑姑声音带着兴奋,“星达信息科技分公司带动的产业链,让杭城经济产值飙升到三千亿!省长你姑父都说,这是近十年最亮眼的政绩!”
童浩瀚回想起半年前注册星达信息科技公司的场景。当时他瞄准芯片与光刻机研发的空白,在杭城姑姑的助力下,迅速落地三家子公司。姑姑童雅婷作为商界女强人,个人财富358.9亿,名下食品集团、贸易公司与金融业务本就根基深厚,如今更将资源全力倾斜到科技领域。“地下室20层的芯片研发基地,光刻机调试进入关键阶段。”姑姑压低声音,“有几位院士专家看了你的商业计划书,说里面关于‘技术护城河’的论述,比很多专业论文都透彻。”
挂断电话,童浩瀚走到书房,取出那本翻旧的《孙子兵法》。书页间夹着的纸条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产业布局的灵感:“‘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芯片研发正是如此,哪怕短期无利,也要抢占未来高地。”窗外,厦门与杭城两座城市的产业版图在他脑海中重叠,星芒系与星达系企业如同精密齿轮,正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巨轮滚滚向前。
苏婉婷轻轻走来,将温热的咖啡放在桌上:“晚上家族群里说,爷爷准备组织一场庆功宴,庆祝厦门破万亿、杭城创新高。”童浩瀚握着妻子的手,目光坚定:“这只是开始。等星达的芯片量产,等光刻机技术突破,我们要让中国制造真正站在世界顶端。”
暮色渐浓,客厅的落地窗映出城市灯火。童舒还在电脑前编写代码,嘴里念叨着要开发“信用分智能管家”;苏婉婷开始准备庆功宴的发言稿;童浩瀚则再次打开杭城产业园区的规划图,手指在光刻机研发基地的图标上久久停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产业战争中,童氏家族的商业传奇,正向着更辽阔的疆域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