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16日,京城郊外的星芒汉堡品牌分公司厂区外,巨大的LED屏幕滚动播放着招聘信息:"诚聘60名工人,月入8000元+丰厚年终奖,包吃包住,八小时工作制,周末双休"。红色横幅在夏日的热浪中猎猎作响,与厂区内高耸的烟囱、崭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共同勾勒出一幅蓬勃发展的工业图景。
清晨六点,厂区门口己经排起长队。来自河北的退伍军人张强攥着身份证,望着车间上方醒目的星芒LOGO,想起在部队时老班长说的话:"现在年轻人有本事,连军粮都能做出花来。"当他通过面试,穿上印着"星芒军工食品研发部"字样的工装时,指尖还在微微发颤——八千元的月薪,是他在老家务农年收入的十倍。
车间内,沈知意戴着防尘帽,正和工程师们调试最新的压缩干粮生产线。计算机控制的机械臂精准地将混合着牛肉、蔬菜的营养成分压制成方块状,包装机自动套上印有迷彩图案的真空袋。"这批压缩干粮的热量密度比传统军粮提升了30%。"她指着检测屏幕,"而且加入了中医食疗配方,能有效缓解高原反应。"
三个月前,在大伯爷的牵线下,星芒品牌与总后勤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了研发适合现代战争需求的军粮,沈知意带着团队走访了十余个军区。在青藏高原的哨所里,战士们啃着冻硬的压缩饼干,笑着说:"要是能有点热乎的、带家乡味的东西就好了。"这句话让她彻夜难眠,最终催生了"中华风味压缩粮"系列——既有兰州拉面口味,也有西川火锅底料包,甚至连云南过桥米线都被浓缩成了方便食品。
"沈总,第一批货物准备发车!"车间主任的喊声打断了回忆。沈知意看着装满军用干粮罐头的车队缓缓驶出厂区,想起老元帅在试吃时的评价:"这哪里是军粮,分明是把祖国的味道装进了铁皮盒里。"这些承载着科技与温情的食品,将跨越山河,送到驻守边疆的战士手中。
与此同时,星芒汉堡的商业版图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在王府井步行街,数十家申请免费代理的汉堡店正在装修,玻璃橱窗里展示着宫保鸡丁汉堡、肉夹馍汉堡的3D模型。来自美国的留学生艾米丽举着手机首播:"看看这个!比肯德基好吃一百倍的中国汉堡!酥脆的饼皮裹着秘制酱料,还有会跳舞的芝麻!"她的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点击量突破百万,评论区里,各国网友纷纷留言:"跪求开到我们城市!"
在星芒品牌的全球运营中心,马华腾带领团队开发的智能管理系统正在高速运转。便携式笔记本电脑与无线电手机实时传输数据,分布在全球的分店库存、销售情况、消费者反馈,都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纽约旗舰店的肉夹馍汉堡销量超出预期200%。"马华腾推了推眼镜,"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数据,调整全球供应链。"
夜幕降临时,沈知意站在分公司的观景台上,看着厂区内的灯火与远处京城的霓虹连成一片。手机突然震动,是来自法国的合作邀约——巴黎市政厅希望引入星芒汉堡的智能厨房系统,用于改善公立学校的午餐供应。她回复邮件时,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下,想起在湘城扶贫车间教农民操作计算机的场景。科技的力量,正在将一个小小的汉堡店,变成连接世界的桥梁。
"沈总,有位外国客人想见您。"助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知意转身,看见一位金发碧眼的老者站在门口,胸前别着一枚精致的星芒徽章。"我是肯德基亚太区前总裁。"老者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参观完你们的生产线,我不得不承认,你们开创了快餐行业的新时代。"
沈知意微笑着递上一杯茉莉花茶:"我们不仅是在做快餐,更是在传递文化。"她调出平板电脑,展示星芒品牌的"全球风味融合计划"——在东京分店推出寿司汉堡,在伦敦推出英式下午茶汉堡,每个产品都融入当地特色食材与烹饪工艺。
老者接过平板,目光在屏幕上久久停留:"原来快餐也可以有灵魂。"他突然起身,郑重地伸出手,"我想以个人名义,投资你们的全球文化传播项目。"
这个夏夜,星芒品牌分公司的会议室灯火通明。沈知意与团队成员围坐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前,讨论着新的商业战略。窗外,厂区的夜班生产线依旧轰鸣,自动化设备的蓝光与天上的星辰遥相呼应。从生产车间的招聘启事,到全球资本的青睐;从军用干粮的研发,到快餐文化的革新,沈知意知道,这场始于计算机代码与美食创意的旅程,正朝着更广阔的天地奔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