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6日,新加坡的暴雨敲打着南洋壹号别墅的防弹玻璃,沈知意坐在泛着冷光的金属办公桌前,指尖在触控屏上划过一张张泛黄的新闻截图。七年前那场席卷国内多座城市的反日游行画面跃入眼帘,画面中年轻人举着标语,愤怒地砸向街边的岛国汽车,混乱中警笛声与呐喊声交织。
"沈总,当年参与游行的七人账户,奖金己全部到账。"助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沈知意轻点桌面,全息投影中跳出七组银行流水数据,200万人民币的款项如平静湖面的涟漪,悄然汇入七个普通账户。
她调出七人的资料:有人因打砸行为入狱,出狱后生活窘迫;有人丢了工作,至今仍在底层挣扎。沈知意轻叹一声,拿起卫星电话拨通了其中一人——曾经的大学生林阳的号码。
"喂?哪位?"电话那头传来警惕的男声。
"林先生,我是沈氏集团沈知意。"她顿了顿,"刚刚汇入您账户的200万,是对七年前那场游行的一点心意。"
电话那头陷入长久的沉默,良久才传来哽咽声:"沈小姐,当年我们太冲动了......现在想想,除了伤害同胞的财产,什么都没改变......"
沈知意转动着翡翠扳指,目光望向窗外翻涌的乌云:"所以我想告诉你们,真正的反击不是拳头,而是智慧。"她调出岛国淡水系统的监控画面,"你们看,这些掌握在我手中的海水淡化厂、自来水厂,才是真正能让岛国低头的武器。"
林阳的声音突然变得激动:"沈小姐,我们能做什么?只要您开口,赴汤蹈火!"
"不需要赴汤蹈火,"沈知意轻笑,"我需要你们成为传递真相的人。"她将一份策划案推送到林阳的手机上,"帮我在网络上揭露岛国在水资源领域的霸权行径,以及沈氏集团如何用科技打破垄断。"
挂断电话后,沈知意召集沈宁和沈舒开会。全息投影中,岛国淡水系统的3D模型缓缓旋转,关键节点闪烁着红色警示。
"姐,岛国最近小动作不断。"沈宁调出卫星监控,"他们在九州岛秘密修建新的海水淡化厂,想摆脱我们的控制。"
沈舒推了推眼镜,兴奋道:"正好试试我新研发的'水幽灵'病毒!只要植入他们的控制系统,分分钟让那些厂子瘫痪!"
沈知意抬手制止:"暂时不用。"她放大九州岛的地图,"让技术部在他们的新厂设备里植入虚假参数,表面上一切正常,实则让产能永远达不到设计标准。"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等他们投产那天,就是索赔的最佳时机。"
与此同时,国内网络上突然掀起热议。林阳等人运营的社交账号开始发布岛国水资源霸权的深度分析文章,揭露其如何通过控制水厂谋取暴利,又如何在国际上打压新兴企业。文章末尾,总会附上沈氏集团用海水淡化技术造福全球的案例。
岛国驻京大使馆坐不住了。他们紧急约见外交部,抗议"不实言论"。而沈知意则在此时接受了国内媒体的专访。
"沈小姐,您如何看待岛国在水资源领域的垄断?"记者将话筒递向她。
沈知意身着素色旗袍,身后的全息投影展示着沈氏集团的海水淡化专利,优雅道:"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共赢,而不是霸权。沈氏集团掌握的技术,不仅能解决淡水危机,更能让资源分配更公平。"她话锋一转,"如果有人试图破坏规则,那就要为违约付出代价——3万亿日元只是开始。"
这番言论在国际上引发轩然大波。岛国股市再次暴跌,而沈氏集团的股价却随着舆论风向一路飙升。更重要的是,沈知意的话点燃了国内民众的热情,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水资源安全问题。
然而,危机也随之而来。沈知意的私人卫星电话突然响起,是三叔从A国发来的紧急消息:"岛国联合A国部分势力,准备在世界贸易组织起诉你垄断水资源!"
沈知意神色不变,从容道:"让他们起诉。我早己让法务部准备好所有证据——从技术专利到市场份额,我们完全合规。"她调出WTO的仲裁条款,"而且别忘了,我们在联合国的水资源合作项目,正是最好的反制武器。"
夜深了,沈知意独自站在别墅的观景台上。远处,新加坡河的灯光倒映在水面,宛如破碎的星河。她想起白天与林阳的通话,那些曾因冲动而迷茫的年轻人,如今正成为她传递理念的重要力量。
"老祖宗,"她着胸口的翡翠吊坠,低声道,"您说过'攻心为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不仅要赢,还要让所有人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愤怒的宣泄,而是智慧的博弈。"
此时,手机震动,林阳发来新文章的初稿。沈知意点开,嘴角上扬。文章标题赫然写着:《当海水变成黄金:一位华裔女企业家的破局之路》。这场关乎家国尊严、商业利益与民族智慧的博弈,正向着她预设的方向,缓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