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渊头一次见到常欢,该说不说,眼前的年轻人还真是生得气宇不凡。
“张景隆,你今日觐见,究为何事?”
打量了一番常欢后,朱渊低沉着声音问道。
张景隆慌忙答道。
“臣今日来见皇上,是常欢请求要见皇上一面。”
“他要见朕?”
朱渊眸光落在了常欢脸上,目光如炬。
“臣常欢奉旨调查吕磊被灭门一案,现在己然找到了线索,还请皇上定夺!”
常欢俯首道。
“这才过去三日的时间,你就找到了线索?该不会是为了应付朕吧?”
“皇上,臣还没有说出来,您又怎能知道臣是在敷衍了事呢?”
常欢的不卑不亢勾起了朱渊的兴致,这要是换做了一般的臣子,可能早就抖如筛糠了。
“好啊!那你就说出来听听,朕还真想知道你到底找到了怎样的线索?”
常欢不言,看了一眼左右,回道。
“皇上,臣发现的线索事关重大!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朱渊眉头一皱,他当然明白常欢话中的意思,看来这小子是想单独和自己聊啊!
“是,皇上!”
“是,皇上!”
张景隆和王成应了一声,退出了养心殿。
在走出殿门的那一刻,张景隆回眸看了一眼常欢,眸光中有着深意,他不知道这小子究竟在搞什么鬼?究竟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线索?居然让皇上把他都赶了出去。
王成和张景隆退出去后,现在大殿中只剩下了皇上,常欢,还有梦瑶。
至于皇上把朱梦瑶留了下来,常欢并没有说什么?毕竟现在晋国的天下还是他们老朱家的,公主也是皇上最为信任的人。
“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朱渊的语气中有着冷漠。
“皇上,臣有一事不明,想请教皇上,还请皇上实言相告。”
朱渊气笑了!
这个叫做常欢的小子还真是胆大!明明是自己在问他,这小子反倒问起朕来了。
“朕给你这次机会,想问什么就问吧。”
“皇上,臣初来燕京城,您就把彻查吕府灭门一案交给了臣,可是为了肃清户部?”
“不错,算你小子猜对了!”
“如果臣没猜错的话,户部后面站着丞相欧阳赞,而欧阳赞又是陇西李家在朝堂上的代言人,不知臣说得对不?”
朱渊面色一沉,冷声道。
“常欢,你到底想说什么?”
常欢嘿嘿一笑,回道。
“臣是想说,就算臣破了吕府灭门一案,进而将户部的那些大小官员绳之以法,到头来也会被皇上当做弃子,用来平息陇西李家的愤怒,这也是皇上起用臣的原因。皇上,您是这个意思吧?”
一语出,石破天惊!
朱渊腾的一下就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对常欢怒目而视。
朱梦瑶则是捂着小嘴,满脸的震惊。
常欢这是要干什么?
俗话说的好看破不说破,这不是在当面揭皇上的短儿吗?
甚至朱梦瑶都做好了为常欢开口求情的准备。
“你说得不错!因为朕是君,你是臣!你既然成为了晋国的臣子,就再也没有了选择的权利。”
朱渊厉声说道,眼中满是轻蔑,一个云州来的商贾子弟,在他的眼中如同蝼蚁。
“皇上,也许臣的这条贱命在您眼中可有可无,一枚棋子对于您来说无关紧要,但是皇上真得就是执棋者了吗?您不是!更大的棋盘在别人的手中操纵着,您才是那枚最可笑的棋子。”
“常欢,你在说什么?”
这一回朱渊可真是怒了!毫不掩饰自己眼中迸发而出的杀意。
朱梦瑶再也坐不住了,说不定下一刻常欢就会被自己的父皇叫人拖出去砍了。
就在朱梦瑶想要开口为常欢求情时,常欢的声音再次幽幽响起。
“皇上,您太小瞧陇西李家了,也太小瞧李家在朝堂中的那些党羽了,就算您重新掌控了户部又怎样?您以为陇西李家看不出皇上的意图吗?一个户部对于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他们真正在乎的是晋国的江山。如果皇上还天真的认为舍弃一两个臣子,就能打消李家对皇上的猜忌,那就大错特错了!”
常欢的话掷地有声,让朱渊不由得为之一怔。
尤其是看到常欢淡定自若的模样,朱渊也觉察到了此子敢用这种口气跟他说话,并不是在无的放矢,他似乎有话要告诉自己。
“常欢,你究竟发现了什么?”
常欢淡淡一笑,回道。
“皇上可知,在怀州,懦州,赢州三州交接之地,有一处地方叫做饮马川,那里现在有一万私军正在紧锣密鼓的操练中,这是臣知道的。臣不知道的是,像这样规模的私军,晋国中还有多少存在?”
闻之,朱渊的脸色瞬间凝重了起来了。
“是谁的私军?”
“还能有谁?大力资助这支私军的,是当朝宰相欧阳赞。但是臣想他不可能是这支私军的主人。”
“你是说陇西李家?”
常欢轻轻的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言。
“常欢,你可有确凿的证据?”
接下来,常欢把李桐身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朱渊。
“臣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敢跑来君前大放厥词。如果皇上还有疑惑,现在李桐就在锦衣卫昭狱中,皇上可差人将他带进宫中,一问便知。”
朱渊缓缓的坐下了身形,眉头紧锁,一脸的深沉。
欧阳赞,太子,陇西李家,在这一瞬间,朱渊想到了很多……
同样心惊的!也包括朱梦瑶。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皇上让常欢去查吕磊被灭门的案子,这小子竟然揪出了这样的的线索。
虽然自己身为晋国的公主,很少过问朝政,但是朱梦瑶知道,这一回事情真的很棘手,说不定就是一场浩劫的到来。
“可恶!他们这是在逼朕吗?”
朱渊的口中喃喃自语着,一拳狠狠的砸在了龙椅的扶手上,足以见得他此刻心中的愤怒。
“皇上,如果不尽早的拿定主意,恐怕后患无穷!”
常欢的声音在朱渊的耳边响起时,这位五十多岁的天子终于抬起了头,看向常欢的眸光中,再也没有了半分的轻视。
“常欢,朕很庆幸!让你接手了这个案子。”
闻之,常欢眼底闪过了一抹讥笑,朗声回道。
“皇上,您太高估臣了,臣只不过是皇上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