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7日,京城秋意渐浓,星宁影视公司总部大楼外却热度不减。巨型LED屏循环播放着签约老戏骨的采访片段,陈宝国手持剧本目光如炬:“在这里,终于能回归表演的本质。”大楼内,量子选角系统正快速扫描着应聘者的简历,学历认证、品德评估、专业能力测试等数据在全息屏上飞速跳动。
与此同时,娱乐圈却暗流涌动。某流量明星的粉丝群突然爆出“星宁影视打压艺人”的谣言,称“学历门槛是歧视”“老戏骨垄断资源”。营销号闻风而动,#星宁影视霸权#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部分不明真相的网友跟风声讨。但他们没注意到,这些言论的幕后推手,正是因试镜落选而怀恨在心的某网红经纪公司。
“沈总,舆情监控系统己锁定造谣源头。”安全联盟负责人的全息投影出现在办公室,“是XX传媒,他们还雇佣了境外水军带节奏。”我冷笑一声,调出法务部的全球布局图——分布在五大洲的23个律所,127名顶尖律师早己严阵以待。“启动‘净网行动’,把他们操纵舆论、恶意诽谤的证据全部固定。”我顿了顿,眼神冷冽,“我要让整个娱乐圈知道,星宁的底线不容践踏。”
48小时后,戏剧性的一幕上演。星宁法务部官微连发27条长文,甩出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水军IP地址等实锤证据。更震撼的是,国际刑警组织同步发布通告,以“网络犯罪”为由对XX传媒负责人发出红色通缉令。网友们这才恍然大悟,纷纷刷屏:“原来流量明星的‘委屈’都是剧本!”“沈总这波是降维打击!”
这场风波不仅没影响星宁影视的口碑,反而让其“重实力、重品德”的形象深入人心。高校影视专业的学生们将星宁视为理想殿堂,中戏、北电的教授主动联系合作,开设“星宁科技表演实验班”。某研究生在社交平台晒出录取通知书:“为了进星宁,我读了7年书,值了!”
而曾经风光无限的流量明星们,却陷入了尴尬境地。某顶流小生因演技差、学历造假被星宁拒之门外,商业代言接连解约;某网红出身的艺人因品德考核不达标,被合作方要求赔偿千万违约金。圈内逐渐流传起一句话:“没真本事,进不了星宁的门。”
但星宁影视的革新远不止于此。在量子摄影棚内,张艺谋正执导新片《量子纪元》,演员们戴着脑机接口设备,情绪数据实时转化为特效场景;陈凯歌的历史巨制采用AI编剧辅助,剧本逻辑严谨度提升300%;冯小刚则推出“全民导演计划”,普通观众可用星宁开发的VR编剧软件,参与电影创作。
“沈总,首批群众演员的培训成果出来了!”助理兴奋地展示视频,画面中,2万月薪的群演们在全息战场中走位精准,配合默契。“他们不仅系统学习了表演理论,还掌握了量子拍摄设备的操作,现在都是‘技术型演员’。”我点点头,调出影视基地的扩建方案——二期工程将新增50个量子摄影棚,引入全息观众系统,让观众实时影响剧情走向。
三个月后,星宁影视首部量子拍摄的电影《觉醒》上映。影片中,老戏骨们的微表情通过量子传感器细腻呈现,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场景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首映当日票房破12亿,豆瓣评分9.2,打破多项影史纪录。庆功宴上,陈凯歌举起酒杯:“沈总,你让电影艺术真正进入了量子时代。”
我望向窗外,星宁影视大楼的霓虹在夜空中勾勒出科技感的线条。曾经被流量裹挟的娱乐圈,正在星宁的推动下回归创作本质。而那些妄图靠造谣博眼球的人,终将在法律与市场的双重审判下,成为行业变革的注脚。这场由星宁掀起的影视革命,不仅重塑了娱乐产业的格局,更向世界证明:唯有实力与匠心,才是永恒的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