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清晨,京城国家税务总局的服务器因巨额资金到账发出尖锐警报。4200亿港元的电子汇款单在量子加密通道中流转,最终稳稳落入国库专户,这正是向氏家族90%的非法所得。与此同时,南洋监狱的高墙下,向华强隔着铁窗,看着新闻里滚动播放的“史上最大跨境追缴案”报道,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血色财富的涅槃
沈知意坐在伍号别墅的生态指挥中心,全息投影中,资金流向图如金色河流般奔涌。“二姐,剩余10%的资产己注入‘李小龙公益基金’。”沈宁将平板电脑推来,屏幕上显示着九龙城寨重建项目的3D模型,“我们计划拆除原有的违建,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建成智能公寓住宅区和文化博物馆。”沈知意轻点墙面,调出老照片与设计图的对比——曾经阴暗潮湿的“三不管”地带,即将蜕变为配备量子光伏板、垂首农场的未来社区。
三个月后,九龙城寨重建工程破土动工。沈氏集团特意邀请当年的居民参与设计,老裁缝陈阿婆摸着规划图上的“传统手工艺街”区域,老泪纵横:“做梦也没想到,烂了一辈子的寨子,还能有见光的一天。”项目现场,施工机器人与工人协同作业,AI监工系统实时监测工程质量,而这些技术均来自星宁科技的开源平台。
社团的暗潮与抉择
当向氏覆灭的余波还在震荡,港城社团势力暗流涌动。“14K”“和胜和”的堂主们在深水埗的茶楼密会,红木桌上摆着沈知意公开的《商业道德公约》。“沈氏这是要断我们财路!”某堂主猛地拍碎茶杯,“以前放贷、洗钱的生意,现在根本过不了量子审计!”角落里,年轻的“话事人”阿杰却打开平板电脑,展示着沈氏扶持的电竞产业园数据:“大佬,与其等死,不如转型。沈知意给社团留了条活路——用合法生意洗白,还能拿政府补贴。”
沈知意对这一切早有预判。她通过量子暗网向各大社团推送“阳光计划”:提供低息贷款、技术培训,甚至开放星达电脑的组装生产线给转型企业。“我们要的不是赶尽杀绝,而是让灰色产业彻底见光。”她在家族会议上展示着社团转型数据,“己有23个帮派注册了科技公司,他们去年合法营收超过50亿。”
科技向善的回响
九龙城寨重生项目竣工当日,全球媒体齐聚港城。沈知意亲自为“李小龙文化博物馆”揭幕,馆内的VR展区重现了功夫巨星的传奇人生,量子全息投影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猛龙过江》的拍摄现场。更震撼的是智能公寓区——居民刷脸即可解锁家门,AI管家能根据粤语习惯调整服务,屋顶的雨水回收系统还连接着社区的共享菜园。
国内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沈知意再造九龙城寨#的话题,点赞最高的评论写道:“把黑钱变成阳光社区,把罪恶地变成科技城,这才是真正的点石成金!”而国际城市规划协会的专家在考察后惊叹:“这不仅是建筑改造,更是用科技完成了一场社会救赎。”
商业新秩序的稳固
随着社团转型与公益项目的推进,沈知意开始布局更深的棋局。她推动港城政府立法,将量子审计系统纳入所有企业的强制监管;联合高校开设“商业”课程,星达电脑成为学生标配,内置的“诚信档案”系统将伴随他们整个职业生涯。某财经杂志封面写道:“沈知意用向氏的覆灭与九龙的新生,重新定义了‘洗白’的真正含义——不是掩盖罪恶,而是让黑暗彻底消失在科技的阳光下。”
深夜,沈知意站在别墅露台,看着港城灯火通明的天际线。手机弹出沈宁的消息:“二姐,‘阳光计划’的参与企业年利润突破百亿了。”她回复:“告诉他们,这只是开始。当所有资本都学会与正义同行,商业才能真正成为推动世界进步的力量。”远处,新生的九龙城寨在夜色中闪耀,宛如一颗重生的明珠,诉说着科技与善意交织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