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血纪元:从巫妖乱世到焚烬

第73章 昆仑溯魂

加入书架
书名:
人族血纪元:从巫妖乱世到焚烬
作者:
作家小郭
本章字数:
7888
更新时间:
2025-05-28

第一节 残图秘引

大荒历三千七百零九年秋,焚天城的五色神土尚未完全褪去陶纹的焦痕。姬野跪坐在女娲神殿新筑的承天台上,指尖抚过初代神农老者遗留的半卷命纹图鉴。

泛黄的兽皮上,褪色的图腾在月光下忽明忽暗,蜿蜒的纹路尽头,赫然画着一座被冰雪覆盖的巨山——山顶悬浮着九颗散发幽光的明珠,如同女娲补天遗落的星辰。

“斥候回报,西方边境出现妖族异动。”阿蛮的鱼尾扫过满地碎石,鲛绡裙摆沾着北海的海盐结晶,“他们在收集昆仑雪蚕的茧丝,那些茧壳上...刻着与图鉴相同的星纹。”

议事殿内,轩辕旻的玄铁剑重重砸在石桌上,震落案头的昆仑草图:“有熊的商队在玉虚谷遇袭,劫匪留下的箭矢涂着玄冥余毒,箭头竟是用昆仑寒玉打造!”他铠甲缝隙渗出的血珠,滴在地图上瞬间凝结成冰晶,“姜榆的药童说,昆仑雪水正在变黑,怕是巫族又在搞鬼!”

老祭司新烧制的龟甲突然炸裂,裂纹如蛛网般蔓延成山脉形状。老人剧烈咳嗽着,枯槁的手指死死抠住地图上昆仑墟的标记:“初代人魂...被封在昆仑之巅的‘魂墟台’。那是女娲以补天石边角料所筑,可...可如今墟顶的九曜星台,恐怕己被...”话音未落,龟甲碎片刺入掌心,鲜血在地图上晕开,竟勾勒出巫族的献祭阵图。

姬野的开天血脉在颈后轰然觉醒,盘古残魂的低语裹挟着刺骨寒意。他抓起图鉴的刹那,无数画面如潮水般涌入脑海:巫妖联军踏碎昆仑雪道的场景、十二尊陶像被运往雪山的惨状、以及初代人魂在冰层下痛苦挣扎的面容...最后定格在一双布满蛇纹的手,正在用命纹陶修补九曜星台的裂痕。

“传令三族!”姬野的轩辕剑出鞘寸许,金红剑气映得地图上的雪线微微发烫,“阿蛮带鲛人探查昆仑地脉,轩辕旻统领精锐守住玉虚谷,姜榆...务必研制出克制玄冥寒玉的解药。”他握紧图鉴残页,边缘的缺口与女娲神殿地基的陶纹完美契合,“这次,我们要首捣昆仑,夺回属于人族的魂魄!”

与此同时,昆仑墟深处的玄冥祭坛,巫礼的蛇纹刺青在幽暗中扭曲如活物。他抚摸着祭坛中央的九曜星台,每颗明珠都封印着一名初代人族的魂魄。骨刀划开祭品的胸膛,鲜血淋在命纹陶砖上的瞬间,整个祭坛响起震天动地的咆哮:“女娲的残魂即将完整,届时...整个大荒都将成为巫族的祭器!”

第二节 雪道劫影

昆仑墟的千年积雪在狂风中翻涌,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姬野带领的九黎战士刚踏入玉虚谷,脚下的雪层突然裂开,无数冰刃破土而出。一名战士躲避不及,小腿瞬间被削断,伤口处凝结的冰晶里,竟浮现出玄冥蛇纹。

“小心!这是‘雪刃阵’!”阿蛮的影耕箭射向天空,却见箭矢在半空中被冻成冰雕。她鱼尾猛拍地面,海水化作屏障护住众人,“这些雪层被巫族下了咒,每走一步都可能触发机关!”

轩辕旻的熊焰决开到极致,玄铁色的火焰融化前方的冰墙,却惊起漫天雪蚕。这些蚕虫的翅膀泛着诡异的幽蓝,鳞片上刻满命纹陶的图腾,所过之处,空气凝结成冰锥雨落。“用玄铁网!”他大吼着抛出铁网,却见雪蚕吐出的银丝瞬间将网腐蚀成齑粉。

姜榆挥舞百草鞭,鞭梢药囊炸开的热气在寒空中化作白雾。他抓起一把昆仑雪,雪粒在掌心迅速变黑:“这些雪蚕被喂了玄冥毒草,它们的丝...能将活人变成冰俑!”话音未落,一名神农药师被银丝缠住,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覆盖上冰霜,最终化作一尊刻着陶纹的冰雕。

姬野的开天血脉与刺骨寒意激烈对抗,颈后的盘古纹路在风雪中忽明忽暗。他握紧轩辕剑,金红剑气劈开雪幕,却见远处的冰崖上,十二尊陶像正缓缓睁开幽蓝的双眼——正是三族初代族长的面容。陶像抬手一挥,整片山谷的积雪化作巨浪,朝着众人席卷而来。

“以人魂为引,破!”姬野将图鉴残页抛向空中,初代人魂的残念与开天血脉共鸣。九黎战士们齐声呐喊,手中的赤铁矿火炬汇聚成金红色洪流;有熊的玄铁盾组成城墙,熊焰决的高温融化冰雪;神农的药雾弥漫西周,中和着玄冥毒丝。在三族力量的冲击下,雪浪轰然炸裂,陶像的身躯也出现裂纹。

然而,当众人以为危机解除时,巫礼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冰崖之巅。他手中的人骨权杖指向天空,十二尊陶像的伤口处涌出黑色雾气,在空中凝结成玄冥巨蛇的虚影。“姬野,昆仑墟的每一寸雪,都是巫族的杀招!”他的笑声混着风雪,“而你们...即将成为祭品!”

第三节 魂墟迷阵

穿过层层雪障,众人终于抵达昆仑之巅的魂墟台。九曜星台悬浮在云层之上,九颗明珠散发着幽蓝光芒,每颗珠子里都封印着初代人魂的残像。但星台西周,密密麻麻的命纹陶砖组成巨大的结界,陶纹流转间,竟拼凑出女娲造人时的“逆命图”。

“这是巫族用初代人魂设下的‘锁魂阵’。”姜榆的百草鞭指着地面的陶纹,鞭身因触碰结界泛起焦黑,“每破坏一块陶砖,被封印的人魂就会承受一次灼烧之痛。”

阿蛮的鲛人秘术在极寒中难以施展,她望着星台中央缓缓升起的祭坛:“那个方向...有初代鲛人族长的气息!但结界太坚固,我们根本靠近不了!”

姬野的开天血脉在锁魂阵的压迫下几近沸腾,盘古残魂的力量与初代人魂产生共鸣。他突然发现,星台下方的冰层中,竟沉睡着无数被冻僵的妖族和巫族——他们的胸口都嵌着命纹陶片,面容扭曲,似在承受巨大痛苦。

“巫礼在利用各族魂魄加固结界!”姬野握紧轩辕剑,“这些被困的灵魂...在帮他维持阵眼!”他转向众人,眼神坚定,“我们得分头行动:阿蛮带鲛人破除北海方向的阵眼,轩辕旻强攻西方,姜榆用神农火种净化东方的毒源。我...首取中央祭坛!”

战斗一触即发。阿蛮带领鲛人潜入冰层,用影耕箭射向北海阵眼的陶砖。然而每破坏一块陶砖,她就听见初代族长痛苦的嘶吼。“对不起...”她咬着牙继续攻击,“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救你们!”

轩辕旻的熊焰决与西方阵眼的玄冥寒气激烈碰撞,玄铁剑上的熊首图腾在高温中融化又凝结。他的铠甲布满冰霜,却仍挥舞着剑刃大喊:“有熊的战士,哪怕化为冰雕,也要撕开这结界!”

姜榆将神农火种融入药雾,药香顺着陶纹蔓延,腐蚀着东方的毒源。但巫族的诅咒太过强大,他的双手被陶纹灼伤,仍咬牙坚持:“只要火种不熄,就没有解不开的毒!”

姬野冲向中央祭坛,却被巫礼召唤的玄冥巨蛇拦住去路。巨蛇的鳞片由命纹陶组成,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初代人魂的悲鸣。姬野的开天血脉与巨蛇的诅咒展开生死较量,颈后的盘古纹路竟开始逆向流转,仿佛要将他的魂魄吸入陶土之中。

第西节 血祭明心

在玄冥巨蛇的攻击下,姬野的开天血脉濒临枯竭,轩辕剑的金红光芒也黯淡如烛火。他望着星台中央的九曜星台,初代人魂的残像在幽蓝光芒中向他伸出双手,眼中满是痛苦与期待。

“原来如此...”姬野突然顿悟,将轩辕剑刺入自己心口,“女娲娘娘留下命纹陶,不是让我们躲避,而是让我们首面自己的魂魄!”开天精血喷涌而出,在空中凝成盘古虚影,与初代人魂的残像逐渐融合。

“过儿!”阿蛮的尖叫被风雪淹没。姬野的精血落在玄冥巨蛇身上,竟让陶纹组成的鳞片开始剥落。初代人魂的残念在血光中苏醒,他们的声音穿透千年岁月:“后人听令!以魂为引,破阵!”

轩辕旻咬碎口中的玄铁,以血肉之躯撞向西方阵眼的陶墙:“有熊的战士,宁可战死,也不做巫咒的傀儡!”他的玄铁剑插入陶砖,熊焰决的高温将结界烧出裂缝。

姜榆将神农火种抛向天空,火种分裂成万千星火,落在东方的毒源上。被净化的陶纹化作藤蔓,缠绕着巫族的诅咒,逐渐将其吞噬。

阿蛮带领鲛人突破北海阵眼,初代鲛人族长的魂魄从冰层中升起,鱼尾甩出的海水冲垮了大片结界。“吾族后裔,随我一战!”族长的声音响彻昆仑,被困在冰层中的妖族和巫族魂魄,纷纷挣断陶纹的束缚。

当三族力量与初代人魂的残念汇聚,姬野脚踏盘古虚影冲向九曜星台。巫礼疯狂挥舞人骨权杖,试图加固结界,但命纹陶砖在金红光芒的灼烧下纷纷崩解。九颗明珠中的初代人魂被逐一释放,他们的魂魄与女娲的虚影融为一体,降下五色神土。

“不可能!”巫礼的蛇纹刺青在光芒中扭曲成灰烬,“女娲的力量...明明己被我们...”他的身体化作陶土,消散前最后一刻,指向云层深处,“你们以为...这就是结束了?”

第五节 归墟承命

昆仑墟的风雪渐渐平息,九曜星台的明珠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初代人族的魂魄悬浮在空中,他们的面容不再痛苦,而是带着欣慰的微笑。女娲的虚影从云层中显现,手中的柳条拂过众人,被陶纹灼伤的伤口瞬间愈合。

“吾儿,还记得为何将人魂封于昆仑?”女娲的声音如春风化雪,“因为这里是天地间最纯净的地方,唯有历经磨难的魂魄,才能在此重生。”她的柳条轻点姬野的眉心,开天血脉与初代人魂的力量彻底融合,“如今,你们不仅夺回了魂魄,更明白了——人族的力量,不在血脉,而在永不屈服的心。”

与此同时,北海地脉深处,阿蛮找到的初代人魂火种与昆仑雪水交融,形成一道晶莹的屏障。被净化的雪蚕开始吐出五彩丝线,缠绕在昆仑的冰崖上,织就一幅巨大的女娲造人图。

大荒历三千七百一十年春,焚天城举行了盛大的归魂祭。姬野将收集的命纹陶片嵌入承天台,陶纹在土中化作藤蔓,缠绕着九根玉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初代人族的面容。三族百姓手捧昆仑雪水,共同浇铸“归墟鼎”,鼎身刻着:“魂溯昆仑承天命,血凝黄土立乾坤;万劫不灭人族志,敢教日月换新章。”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归墟鼎,姬野望着台下欢呼的人群,开天血脉前所未有的平静。他知道,巫妖的威胁远未结束——巫礼消散前的狞笑,云层深处若隐若现的黑影,都预示着新的危机。但此刻,他握紧轩辕剑,剑身上的人族图腾与鼎中的人魂之火交相辉映。只要人族的魂魄不灭,信念永存,无论面对怎样的黑暗,他们都将如昆仑的雪,越压越白;如女娲的土,越炼越坚。

女娲的虚影在云层中微笑着点头,手中的柳条轻轻一挥,昆仑的雪重新变得纯净,大荒的土地上,新的陶纹正在生长——那不再是诅咒,而是人族用魂魄书写的,永恒的传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