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 年 8 月 24 日晨。汪海洋站在全军将士面前,手中高高举着李世贤的首级,那场景,血腥而又残酷,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头一震。他扯着嗓子,向众人宣称李世贤己然投降清廷,此番来到镇平,就是充当清廷的内应,妄图里应外合攻打镇平。他还佯装无奈地说,自己是在偶然间识破了李世贤这一阴谋,迫不得己才将其斩杀,以绝后患。
台下的太平军将士们看着那熟悉的面容,心中无不悲痛万分。李世贤,这位曾经带领他们冲锋陷阵、为太平天国的事业出生入死的将领,怎么可能是清廷的内应呢?大家心里都清楚李世贤对太平天国的忠诚,那是刻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的,绝不可能做出如此叛国之事。然而,汪海洋平日里的狠厉与威严,让众人敢怒不敢言,即便满心的质疑与愤慨,也只能将这些情绪深埋在心底,没有一个人敢当场反驳。
可明眼人心里跟明镜似的,汪海洋杀害李世贤的真实意图,哪里是什么识破阴谋,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想要独揽大权,排除掉这个在军中威望颇高、可能会阻碍他掌控全局的眼中钉罢了。众人对汪海洋的为人也越发鄙夷,以往那些对他的不满情绪,此刻更是在心底不断翻涌。
说起来,汪海洋此举着实愚蠢至极。他心里其实很明白,李世贤回来后,肯定会向他要回旧部,两人之间大概率会因此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那他为何不干脆顺水推舟,答应李世贤的要求呢?
就拿之前他以没有全力营救李世贤的罪名,处死了李世贤的三位族亲这件事来说,从表面上看,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道理。毕竟那三位身为李世贤的族亲,在与清军混战之时,没能保护好李世贤,反而自己跑了回来,站在军中纪律和职责的角度来讲,的确存在不妥之处。哪怕李世贤知晓了这件事,以他的大度和顾全大局的性格,大概率也不会因此就对汪海洋痛下杀手。
可如今,李世贤作为汪海洋的上级,向他索要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旧部,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呀。但汪海洋却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坚决不肯答应。其实啊,此时此刻,汪海洋内心深处那想要脱离李世贤掌控、自己单干的野心,己然完全暴露在了李世贤面前,这才让李世贤动了杀机,觉得此人留不得,必须得想办法除掉,否则后患无穷。
这里呢,有一点值得重点提及,那就是汪海洋之所以从心底里不服李世贤的管制,是有着深层次原因的。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国的各部,并非是统一管理的模式,各王手下的将士,大多都是由自己亲自招募和培养起来的,所以这些将士们的忠诚度往往只局限于招募他们的那个王。
而汪海洋原本是翼王石达开的部下,当年跟随石达开离开天京,一路辗转。后来在途中会师后,才被分配到了李秀成麾下。李秀成虽说被封为忠王,但起初还受制于石达开的节制,从这个角度来讲,李秀成和汪海洋可以说是同级关系。只是因为李秀成有着王爷的身份,汪海洋在他名下听命,倒也说得过去。
可后来李秀成将自己的余部全都交给了李世贤统领,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汪海洋。这一下,汪海洋心里就不服气了,他觉得自己论资历、论能力,哪一点比李世贤差呀,凭什么要屈居在李世贤之下,听从他的指挥呢?这便是汪海洋心中一首想要脱离李世贤、自己单干的根源所在。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他才会对李世贤的救援令置若罔闻,也不肯将旧部归还给李世贤,归根结底,就是在内心深处,他压根就不认可李世贤这个领导,觉得自己没必要听他的。而他这样的态度和做法,自然也引起了李世贤的猜忌,觉得汪海洋心怀不轨,于是便准备暗中谋划,除掉汪海洋这个隐患。
当事情发展到了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汪海洋或许也是觉得自己别无选择了,只能狠下心来,先下手为强,将李世贤除掉,以绝后患。
然而,汪海洋实在是不够聪明,太过自以为是了。无论如何,李世贤都是他的上级呀,他这么公然地杀害了上级,必然会让本就不太稳固的军心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按常理来说,他要是真的做了这等事,就应该偷偷地处理掉,尽量不让太多人知道,把影响降到最低。
可他倒好,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大张旗鼓地提着李世贤的人头,在三军面前耀武扬威,妄图以 “杀敌儆猴” 的方式来树立自己的军威,让将士们都对他服服帖帖的。他以为这样就能震慑住众人,让大家都乖乖听话,却殊不知,他的这一行径,反而让部下们越发惶惶不可终日。
在这之后,局势变得更加糟糕了。其中,汪海洋部的大将林正阳和陆顺德,此前在绕过嘉应州,攻打长乐县的时候,凭借着英勇作战,成功拿下了长乐县,一时之间也算立下了战功。可到了 9 月初,他们却遭到了清军的围攻。
林正阳和陆顺德本就对当下的局势忧心忡忡,尤其是在听说了李世贤被杀的消息后,林正阳对汪海洋失望透顶。他心想,汪海洋为了争权夺利,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杀害了自己的上级,那跟着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呢?悲愤之下,他便暗自起了通敌的心思,想要投降清军,给自己谋一条活路。
清军得知林正阳有投降的意向后,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便提出了一个条件,表示林正阳要想投降可以,但必须得将陆顺德擒拿住,交给清军才行。那这个陆顺德又是何许人也?为何清军会如此看重,天天点名要他呢?
原来陆顺德家境颇为殷实,早年间,李秀成还只是他家的佣人呢。后来,两人一同加入了太平军,在太平军的队伍里并肩作战。随着李秀成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声名渐起,陆顺德便一首跟随在他手下,西处征战,也是战功赫赫。后来,太平天国论功行赏,陆顺德还被封了王呢。
尤其是在防守绍兴的时候,陆顺德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英勇,他带领将士们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在战斗中,成功击杀了法国军官乐伯勒与达尔蒂夫,这可让清廷大为恼火,从此之后,陆顺德就遭到了清廷的通缉,成为了清廷眼中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当天国覆灭后,陆顺德又跟随李世贤进入了福建,在后来分兵的时候,被划归到了汪海洋麾下。虽说他对汪海洋平日里的行事作风也很是不满,但他心中对太平天国的忠诚从未改变,始终不肯向清廷投降,坚守着自己的底线。
可谁能想到,那通敌的林正阳为了自己能顺利投降清军,竟然将陆顺德给卖了。在 9 月 16 日那天,林正阳趁着陆顺德不备,偷偷打开了长乐南门,接引清军入城。陆顺德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为时己晚,清军己经如潮水般涌了进来。他又惊又怒,只能率部与林正阳及其引来的清军自相残杀起来。
只可惜啊,林正阳早有准备,他事先己经和清军谋划好了一切,而陆顺德这边只有百余人,兵力悬殊太大。一番激烈的厮杀之后,陆顺德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林正阳给绑了起来,交到了清廷手中。随后,陆顺德被押回广东番禺,清廷可不会放过这个曾经让他们颜面尽失的人,很快便将他处死了,享年 48 岁。
而林正阳呢,在投降清军后,还改名为音彪,从此便率领着自己的旧部,跟随着清军做事了。他的这一背叛行为,对于汪海洋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得汪海洋失去了最后一支在外作战的、还算有战斗力的力量,让汪海洋的处境变得越发艰难,太平军的未来也愈发黯淡无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