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些惭愧的站起身来,无地自容的说道:
“谢仙师叫做的是,我秉承明教的志向,匡扶天下。确实在治军方面有些怠慢了。”
接着,他转而冷眼看着徐达,怒吼道:
“徐达,你可知罪?按照军纪,你当重打五十军棍。按照明教教规,你需要被烙印火焰记好,一辈子记着自己的过失。你选哪个?”
徐达一听,酒意立刻不翼而飞,扑通一声坐在了地上。
汤和赶忙劝解道:
“大帅,现在战事正酣,军棍还是暂且给他记下吧。”
众将赶忙称是。
徐达是朱元璋手下第一将领,如果打的他站不起身来,那还怎么对付陈友谅?
朱元璋环目一扫,见大伙各个为徐达求情,同时也都说的在理,脸色一缓:
“好,那就暂且给他记下,等回到金陵,看我怎么收拾你。”
众人这才缓了一口气。
这时,张无忌悠然开口了:
“等什么回到金陵呢?在战场上违抗军令,就该在战场上解决。不打军棍也罢,按照明教教规解决吧。”
张无忌竟然不顾及所有人的面子,言之凿凿的要以教规惩治。
这让在场所有人都惊了。
按理说,张无忌是客,客随主便,应该一切听从朱元璋的安排。
现在倒好,他竟然自顾自的决定了,似乎自己才是这里的话事人。
“这……”朱元璋有些犹豫。
“取火把来!”张无忌厉声说道。
片刻后,虎将军拿着一个火把进了帐篷,朱元璋双手把一个铁棍递给了张无忌。
这铁棍的一端,是个鸡蛋大小的铁片,铁片的形状,是一个火焰的形状。
这就是明教的刑具,没想到朱元璋还真是个念旧的人,竟然现在还带着。
张无忌一想,立刻明白了过来。
当年朱元璋担任洪水旗副掌旗使,主管弟子的教规惩戒,这玩意儿他是经常用的。
张无忌接过刑具,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虎将军手中的火焰上烤着。
全场武将谋士,口中都有些发干。
张无忌的脸被火光映的有些发红,看不出任何喜悲。
徐达看着逐渐变红的烙铁,脸上尽是苦涩。
“好了,自己把上衣脱了吧,很快就结束。”张无忌淡笑了一下,对徐达说道。
片刻后,一声杀猪般的叫喊从营帐内传出来。
紧跟着,徐达被汤和以及唐胜宗搀扶着,回了自己的营帐。
巡逻的将士看到这一幕,各个不明就里。
显然大家都知道他们在偷偷喝酒,怎么徐达突然被抬了出来?
朱元璋的营帐内,气氛冰冷了下来。
“谢仙师,你可是出身我明教?”朱元璋突然问道。
众人一惊,都瞪大眼睛看着张无忌。
可转念一想,到底还是朱元璋反应快。张无忌对明教教规如此熟悉,大有可能就是明教中人。
“没有,我和明教没有任何瓜葛。”张无忌摸了摸鼻子,似笑非笑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点了点头,心中却一万个不信,他心中暗自揣测起来:
这人姓谢,叫谢无忌,难不成和谢逊有什么渊源?
之前听说谢逊全家己经被成昆杀了,难道他有什么子侄辈?
朱元璋决定战事结束后,一定要好好调查一下这个“谢无忌”。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狂风大作,鬼哭一般的风声。
朱元璋以及帐内之人一惊,都望向被吹起的帐帘,仿佛有什么猛兽要来了。
张无忌为跟着一惊,立刻把元婴级别的神识展开,把整个军营都笼罩了起来。
这时,一个惊讶的声音在军营上空响起:
“咦?竟然……”
士兵们一抬头,只见军营上空,一片巨大的红云将月亮遮蔽了起来,翻滚着,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而张无忌耳中,却接到了传音:
“道友,你在这里,是为朱元璋撑腰的吗?”
张无忌嘴唇微动,把声音送到了空中的红云处:
“可以这么说吧,我此行的主要目的也不怕告诉你。我是来杀陈友谅的。”
红云沉默了片刻,再度传音而下:
“这可不成,陈友谅答应要给我送上活人献祭,你不能杀他。”
张无忌嘿嘿笑道:“是吗?那咱们只好动手了。”
红云又一阵沉默,却并没有出手,也没有人影闪出。
“那朵云散了,这是怎么回事?真是大黑夜见鬼了!”
门外的士兵惊呼起来。
张无忌吐了一口气。
看来,对方并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才就此离去。
不过想想也对,自己现在是元婴期,一般修仙者根本不敢来找麻烦。
即便同是元婴期,轻易也不会出手的。毕竟修炼到这个地步,太艰难了。
帐篷内的所有人,只见张无忌嘴唇微动,根本不知道他说的什么。
可是外面的天空,明月高悬,仿佛那片红云根本没有来过一样。
这其中的奥妙,没有人能看出个一二三来。
“这是言出法随吗?不对,外面的红云,不是谢仙师召唤来的吧?你们用的是传音之术?”
刘伯温立刻惊呼了起来。
这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摸不到头脑,不知道这位进士老爷在说什么。
“恐怕敌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也罢,我且在这多留几日,看看这人到底有什么本事。”张无忌喃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