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姜苒几人正在吃早饭,机械厂的人来了,几人提着米面油肉,很是客气。
“陈同志,实在不好意思,又来打扰你了。”
为首的男人一脸不好意思道:“我希望您能再抽点时间,去我们厂里一趟。说出来有些惭愧,昨天您教的那些,我们厂里的技术员对着机器研究了一夜,还是有很多地方一知半解。”
姜苒和章珊都有些惊讶,没想到机械厂的人竟然会如此郑重地亲自上门请人。反观陈江河与萧清清,却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很显然两人之前应该经常经历这样的事。
陈江河:“成,我现在就跟你们走一趟。”
机械厂的人一听,个个喜上眉梢,为首之人道:“不急不急,陈同志您先吃饭,吃好了咱们再出发。”
陈江河:“也行!”
公公吃饭时,姜苒领着机械厂的人进了客厅,倒了茶递给了他们。
为首之人客气的接过茶杯:“多谢,您就是姜老师吧?”
姜苒点点头:“你是?”
“我是武文的爸爸,武定坤。我家那小子,特别喜欢上您的课,回家总和我们说姜老师讲得好,让他学到了好多东西。
今日我才知姜老师是家学渊源。我儿子能做您的学生,是他的福气。”
姜苒微微一笑,夸人嘛!她也会。
“武文是个好孩子,聪明又热心。 平日里没少帮助同学,我们班有个家庭困难的学生,之前冬天衣服穿得单薄,武文这孩子就……”
她没有空泛地夸,而是举了几个例子,武定坤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深,眼里的骄傲藏都藏不住。这比任何泛泛的表扬都让他这个做父亲的高兴。
两人说了会话,陈江河也就吃完了。武定坤临走前,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递给了陈江河手里,说是厂里给的指导费,陈江河没拒绝,转手给了老伴。
下午,姜苒从学校回来,陈江河把重新组装好的风扇抱了出来。
“小苒,你过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眼前这台风扇,外形己经很接近后世常见的老式风扇。姜苒打开开关,风扇平稳地转动起来,噪音比之前的小了很多,扇头还能匀速地左右摇摆,风力更有三档可调。
她关掉风扇,冲陈江河竖起了大拇指。
“爸,您太厉害了!这么快就弄好了,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得多。”
陈江河看儿媳这么满意笑了:“这不算什么难事。明天我再去厂里弄些零件,给你二叔也做一个。可惜我在家待不了几天了,不然还能多做几个,让咱们家亲戚都能用上。”
姜苒脑子一转:“这有什么难的。爸,您可以首接把这个技术教给机械厂的人,让他们来生产。到时候咱们家谁需要,首接去买就行了。”
一句话,让陈江河和萧清清瞬间想到了很多。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激动了起来,他们终于又能为儿子、儿媳做些事情了。
“爸,不知道您能不能把冰箱也改装一下。”
陈江河压下脑海中的各种想法:“你想改成什么样的?”
“现在的冰箱功能太单一,只能冷冻。要是能加一个冷藏功能就好了,这样平日里放些瓜果蔬菜,就方便多了。”
“冷藏功能?”
姜苒点头:“对,冷冻是零下,冷藏的温度在零上,零到五度之间最好。”
陈江河沉思了片刻,回屋把冰箱里的东西,拿出来又拆起了冰箱。
晚间,陈着回到家,没看到父亲,走进书房问正在写东西的媳妇:“爸不在家?”
姜苒点点头:“下午组装好冰箱后,抱着风扇去了机械厂,现在还没有回来。”
这一句话透露出来的信息量有点大,陈着捋了捋问:“风扇搞好了?”
姜苒“嗯”了一声:“咱爸改得特别好,噪音小,能摇头,还有三档风。我建议他把技术给机械厂,让他们量产,爸听进去了,估计这会儿正跟厂里谈这事呢。”
陈着眼中飞快闪过一抹精光,问:“冰箱的事呢?爸怎么说?”
“爸说要研究研究,下午己经把冰箱给拆了。”
陈着点了点头,心里也就有数了。他的视线落到妻子的笔记本上,上面是几行诗句。
“在写诗?”
姜苒:“报社今天来了电话,想让我写一首赞颂咱们海城的诗歌。”
陈着:“写完了?”
“还没。”
陈着走过去,从后面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的肩上,声音低沉:“先别写了,我还没吃饭。等吃完饭,我陪你一起写。”
他特意在“陪”字上加重了语气。
姜苒哪里还不明白,笑盈盈地站了起来道:“饿坏了吧?走,我陪你去吃饭。”
陈着不得不承认的是,有媳妇陪着,吃饭都很香。
厨房内姜苒看男人吃饱了,伸手就要去收拾碗筷,陈着握住了她的手:“我来。”
他飞快清洗干净碗筷,牵着媳妇进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