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正午,炽热的阳光洒在黄河两岸的战场上。
曼施坦因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外,举起望远镜观察着最后的合围态势。
东线部队的铁灰色军旗与西线部队的黑色战旗终于在预定地点会合,两面旗帜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宣告着这场精心策划的包围战圆满完成。
"报告将军,南线步兵师己推进至预定位置。
"参谋的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敌军正在成建制地投降。"
曼施坦因微微颔首,他深邃的蓝眼睛扫过战场。
曾经骁勇善战的奉系士兵们此刻如同行尸走肉,他们机械地放下武器,眼神空洞地走向战俘收容区。
连续半个月的高强度作战己经彻底摧毁了他们的斗志,许多人甚至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互相搀扶着蹒跚前行。
与此同时,李轩率领着他的装甲纵队正向曼施坦因的指挥部疾驰而来。
西号坦克的履带碾过战场上的瓦砾,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透过观察窗,李轩能看到道路两旁堆积如山的废弃武器和垂头丧气的俘虏。这场持续多日的血战,终于要迎来尾声了。
当装甲车队驶入指挥部区域时,李轩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一丈红站在指挥部门口,她身上的军装沾满硝烟,往日精致的脸庞此刻布满疲惫,但那双明亮的眼睛在看到李轩的瞬间就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李轩几乎是跳下坦克,三步并作两步地向她奔去。
一丈红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张开双臂,像只轻盈的燕子般扑进李轩的怀里。
"轩哥哥,我想死你了!"她的声音带着哽咽,纤细的手指紧紧攥住李轩的衣襟,
"这些天我每天都在害怕,怕再也见不到你了..."
李轩感受着怀中人儿的颤抖,心头涌起一阵酸楚。
他轻轻抚摸着她的长发,闻着她发间淡淡的火药味和血腥气,声音温柔得不可思议:"没事了,都结束了。我答应过你的,一定会活着回来。"
一丈红抬起头,泪水在她沾满尘土的脸上冲出两道清晰的痕迹。
她还想说什么,却被李轩用拇指轻轻拭去了泪水:"走吧,曼施坦因将军还在等我们。这场战争,还没有真正结束。"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在他们身后,黄河水依旧奔流不息,见证着这场惊天动地的战役,也见证着这对乱世儿女的深情。
曼施坦因手持战报,步履稳健地走向李轩。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笔挺的军装上,映出一片金色的轮廓。
"少帅,"他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沉稳有力,"
此次战役战果如下:我军共歼灭敌军五万余人,俘虏三十万余人,缴获火炮三百余门,轻重机枪两千余挺。"
李轩接过战报,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数字上快速扫过。
他沉吟片刻,抬头望向远处正在被押送的俘虏长龙。那些衣衫褴褛的奉系士兵步履蹒跚,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茫然。
"先把战俘都关起来吧,"李轩轻叹一声,"给他们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受伤的要及时医治。"
他转头对身边的参谋补充道:"记住,不许虐待俘虏,他们都是华夏同胞。"
曼施坦因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接着汇报道:"根据情报,张作昌己经退守洛阳,其主力部队损失惨重。周发作率领残部约五万人正在向潼关方向撤退。"
李轩望向西沉的落日,眼神渐渐变得深邃。"
准备一下,我要和张作昌谈谈。"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场战争,是时候该结束了。"
一丈红轻轻握住李轩的手,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她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对了,"李轩突然想起什么,转向曼施坦因,"派几个得力的人去查查杨虎的下落。这个人...不能让他跑了。"
暮色渐浓,战场上的硝烟慢慢散去。黄河水依旧奔流不息,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无数英雄的故事。
而明天,或许就能迎来久违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