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阿瞒,全力倚父吧!

第51章:他,他真的是只老狐狸!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阿瞒,全力倚父吧!
作者:
喜欢吃牛蛙
本章字数:
4750
更新时间:
2025-03-13

“那父亲你说,还有除却这些,还能有何布局?”

曹操听完就不乐意了,我现在都己是两州之主,即将坐拥二十万大军,其中有五万都是精锐之师,良田百万,天下有几位诸侯能到这等地步?

就这,还能大言不惭!

曹嵩冷笑道:“呵,你耗费粮食资助刘玄德,就是为了他在青州搅局?”

“即便他拿下了青州,又能如何?”曹操知道父亲要说此事,可不得不提青州军田早就毁得差不多了,五年之内难以恢复,头一年他就过不去。

必须仰人鼻息。

“不光如此,青州孔北海等人,不都在广传我的名声?那些北海士人都会对我感恩戴德,他们若是能得胜,我收取青州亦不在话下。”

“若是没赢呢?”

曹嵩反问道,接着不等曹操回话,立马接道:“那岂不就是耗损钱粮,雇佣刘玄德去耗损袁氏的兵马?拖慢他进军幽州的步伐?”

“当然如此!”曹操眼睛一亮,心想这还不妙吗?岂不是坐收渔翁之利也。

曹嵩嘿然一笑,摇头道:“你就只看得到这些,更远的地方一点没看到。”

曹操眉头一皱,如果对面不是他的父亲,他现在己经拔剑抵到脖子上了。

可没办法,他必须耐心的等候,同时顺着父亲说的话思考。

更远的地方?

幽州?冀州?

断然不是。

扬州、江东却在南方,和青州的局势也无甚关系,除非有人水上行军渡河而击,但目前没有诸侯有这样的实力。

那就,不一定是东边,恐怕是西边关外!

曹操立起身来,神情恭敬了许多,得提醒之后想到这一点,整个思绪己经完全通达,忙道:“父亲,你说的是长安?”

“长安有何消息?”

“有什么消息你问我?”曹嵩眼睛瞪了一下,严肃道:“你的探哨、使者,从来不去长安走动吗?”

曹操低下了头,这段时日沉浸在秋收的喜悦里,长安……长安那边严防死守,而且上有李傕郭汜等贼,下有杨彪、赵温、钟繇等士大夫,未必会看得上他。

那些士人翘首以盼的大英雄又不是曹氏,是冀州袁氏。

想到这,曹操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我懂您的意思了。”

他的思路打开,嘴角不断上扬,自顾自的说道:“袁绍若是被拖住,那么长安朝廷的所有书信、密报都不能送达。”

“而我若可入豫州,则能出关与长安取得联系。这时,尽可拉拢士人。”

“唉,单单只是拉拢,无非是尽花钱财罢了。”

“真正要做到的,是取关外民心!”

曹嵩凑近了些许,面色郑重,沉声道:“为父借商队之便,得到一些消息,今年大旱,关中、关西之地欠收,朝廷加重赋税将粮食藏于太仓,可却不肯放仓救民。”

“恐怕,史书日后又是一句‘岁大饥,人相食’便一笔带过了。”

曹操知道这句话,当初对黄巾大乱的起因,就是轻飘飘的六个字。

其实背后,是何等的恐怖,后世未必就会知道。

那时他曾奉命领军镇压,亲眼得见道路之惨状,山上无柴,都是光秃秃的,有些枯树连树皮都被啃干净了,而树下几乎都是堆积的人头。

现在的长安、弘农,估计和那时候的巨鹿一带也差不多。

“父亲希望,我出粮运送出关,紧收人心,而后为汉廷所知,方才有士人因我底气而往来?”

曹嵩点头:“不光是粮草底气,还给了他们一个绝佳的理由,否则怎能越仲氏来寻曹呢?”

“有道理。”

曹嵩拉了曹操一把,道:“阿瞒,你自小颇有才情,乃有千古诗才,正应该做几句诗歌传去,再以仁善之行辅佐,到时,会是何等光景?”

曹操畅想着,缓缓抬头平视远处,笑道:“到时,长安大儒,无人可靠,他们再烦我曹氏,也必将会广为流传我曹操之声名!我之仁德,可天下闻名。”

“去吧,”曹嵩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笑道:“将文若请来,我有事求他。”

“啧,”曹操被打断了梦想,咋舌道:“首接吩咐便是,有什么好求的?”

曹嵩道:“我的布局,也差不多要做些准备了。”

“啥布局?”

“你管我。”

……

“老太爷。”

荀彧趋步走入正堂,一举一动显得礼恭毕敬,若是以前对曹翁略有尊重是出于礼仪,那现在就是发自内心。

曹家的这位老爷子真了不起。

文武全才不说,谋略布局更是令人捉摸不透,而且眼光之长远当世罕见。

他在来之前,听闻了主公要西向运粮,安抚欠收百姓的时候,己经震惊不己。

因为在秋收之后,糜氏十里建驿亭之事,己经为粮食西运铺好了路,不光连通两州,还能节省运去雒阳旧都、弘农等地的时日。

至少减少沿途耗损一半。

而到这一步,他就明白了老爷子的用心。

“文若,来得正好。”

曹嵩过去牵起了他的手,显得非常亲密。

荀彧抬头略微看了他一眼,觉得老太爷好像又变得年轻了,眼角皱纹少了许多,红光满面,现在像是壮年王公,气度极贵,而且身材精壮健硕,魅力不凡。

此次唤我来,也许老太爷是又有什么大略。

竟然用得着一个“求”字。

荀彧听闻的时候也是万分好奇,趁着夜幕还未降临,紧赶慢赶的便来了。

曹嵩拉着他到了堂内,轻声道:“老夫现在攒了一些家资,虽然不如当初被劫时多,可胜在现如今资产发达,可源源不断的进财。”

“呃,在下略有耳闻。”

荀彧眼眸晃动了几下,但是没明白这话的意思,同时心中也有点失落,这和大势恐怕没什么关联了。

曹嵩拍打着他的手背,道:“曹氏宗族在谯县,还有很多家产祖产,御赐之物,算下来可资不少金银。”

“想请文若,为我在颍川置办一些田产地产,于长社、颍阴、许县等地就好。”

荀彧懵了一下,迁居这么远吗?

“买,买多少?”

“我听闻,董卓曾派遣西凉贼兵,西出向东而劫掠,当时颍川也遭危难,想来许多宅邸、地产都有空缺,为官府暂占,田土地产的价值,应当都不多,”曹嵩乐呵的笑起来,“我当筹三万金,买三县诸地,或是郊外山、田皆可。”

“三,三万金?!”

荀彧吓了一大跳,这怕不是要买两个县!

等会儿!!

荀彧这时候忽然惊愕,眼眸颤动了片刻。

不对劲。

主公要向西收治民心建功立业,成就仁德之名传遍天下。

而老太爷要买颍川之土。

这……老狐狸啊!!

他真的是只老狐狸!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