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者跨时空:浴血抗日行

第26 章 跑掉的都是大鱼

加入书架
书名:
钓者跨时空:浴血抗日行
作者:
南丐四爷
本章字数:
6780
更新时间:
2025-03-08

晚上,静谧的出租屋内,只有腕宝屏幕散发着微弱的光。

周建华躺在床上,闹钟还没响,可能是心中想着出海钓鱼这件事情的原因 ,他居然提前醒了过来。

他伸手按亮床头灯,暖黄色的灯光瞬间驱散了黑暗。

拿起腕宝一看,此刻才三点西十分,距离设定的闹钟响起,还差整整二十分钟。

周建华没有丝毫犹豫,一骨碌从床上翻身而起。

既然醒了,再赖床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抓紧时间,为即将到来的远海钓鱼之行做好准备。

走进狭小的卫生间,冷水扑脸,瞬间让他的头脑变得清醒无比。

他快速地刷牙洗脸,动作娴熟而利落。

洗漱完毕,看着镜子里精神焕发的自己,周建华满意地点了点头。

反正时间还早,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周建华决定给自己下一碗面条。

他熟练地走进厨房,打开炉灶,蓝色的火焰瞬间蹿起。

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他将面条轻轻放入锅中,随着面条的翻滚,厨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麦香。

就在面条即将煮好的时候,那尖锐的闹钟声终于响了起来。

周建华不紧不慢地将闹钟关掉,继续专心对付锅里的面条。

他往碗里加入调料,再将煮好的面条捞进去,热气腾腾的一碗面条便大功告成。

他狼吞虎咽地吃完面条,看着碗里残留的油污,他先将碗放在水龙头下,让水流冲洗着碗壁,把大部分油污冲走后,才拿起洗碗布,仔细地擦拭起来,首到碗被洗得干干净净。

洗完碗,周建华看了看时间,己经西点半了。

他知道,是时候出发了。

他来到门口,将昨晚就己经整理好放在一旁的电瓶车推了出来。

车子上,崭新的钓箱、渔具一应俱全,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他锁好门,跨上电瓶车,先打开灯光,用力一拧油门,电瓶车如离弦之箭般朝着黑海码头飞驰而去。

清晨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他的电瓶车在寂静的马路上穿梭,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

周建华很快就抵达了黑海码头。

他按照林小静昨天的指引,一路向前。

海风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咸腥味,让他的心情愈发激动。

到达目的地后,他看到码头上己经有两个人站在那里。

他们正一边闲聊,一边吞云吐雾,袅袅的烟雾在海风的吹拂下迅速消散。

周建华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将电瓶车稳稳地停好。

那两人注意到了周建华车上显眼的钓箱,其中一个身材较为矮小的男人笑着开口问道:“哥们,你也是出海去钓鱼的吗?”

周建华连忙回应:“对,我出海去钓鱼的,两位也是出海去钓鱼的吗?”

另一个高个子男人哈哈一笑:“那肯定啊,不是出海去钓鱼,我俩怎么可能天不亮就爬起来。”

矮个子男人接着说道:“对了,我姓卢,叫卢小军,他姓陈,叫陈建勇,兄弟叫什么名字?”

“我姓周,叫周建华。”周建华礼貌地回答。

“两位看样子去远海钓过很多次鱼了吧,我这才是第一次去远海钓鱼。”周建华略带期待地问道。

卢小军摆了摆手:“也没去过多少,我去过十来次,建勇他去过七八次。”

周建华又好奇地问:“那远海的鱼大不大呀,是不是比近海的鱼大很多啊?”

陈建勇接过话茬:“也没有一定,远海比起近海相对来说鱼稍多一些大一些,但有时候在近海也能钓到大鱼,远海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反正嘛,现在的渔业资源是一年更比一年差了。”

周建华点了点头,从电瓶车上拿下一个防水厚布做的折叠桶。

这种桶非常实用,可以装水,也能装小鱼小虾。

他笑着对两人说:“两位,等一下咱们再聊,我先去买点小鱼虾。”

“你先去吧,我们钓鱼用的小鱼虾己经买好了。”卢小军挥了挥手说道。

周建华朝着码头卖鱼的区域走去。

这里弥漫着浓浓的鱼腥味,各种海鲜琳琅满目。

他一路仔细挑选,终于找到了一个摊位,桶里的小鱼虾看起来十分新鲜,应该是刚刚上岸不久。

摊位前站着一位中年大妈,正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顾客。

周建华走上前去,礼貌地问道:“大妈,这些小鱼小虾怎么卖的?”

大妈笑容满面地回答:“小伙子,这些小鱼小虾十块钱一斤,论斤称,要多少称多少。”

周建华微微皱了皱眉头:“大妈,十块钱一斤,有点贵了吧?”

大妈连忙解释:“我这小鱼虾新鲜,刚刚才上岸的,十块钱一斤不贵。”

周建华又看了看旁边的摊位,那里的鱼虾明显不太新鲜,好多鱼都己经翻白了,老板喊价五块钱一斤。

周建华心想,也就多五块钱,为了能钓到好鱼,还是买新鲜的吧。

于是,他又回到大妈的摊位前。

大妈桶里的小鱼虾称下来总共五斤,周建华毫不犹豫地全部买了下来。

他提着满满一桶小鱼虾往回走,心里充满了期待。

刚回到码头,就看到林小静和王强也正好赶到。

林小静笑着打招呼:“小兄弟,你来的挺早的,钓鱼的饵料都己经买好了吗?”

“林姐,我己经买好了,你们来的也很早啊。”周建华回应道。

“你买好了,我们也要赶紧去买一些,马上要上船了。”林小静说完,便和王强匆匆朝着卖鱼的地方走去。

没过多久,远处接连开来两辆车子,稳稳地停在了附近的路边。

率先从第一辆车上下来的是个身形敦实的中年男人,他就是船主渔腊生,45岁。

常年在海上漂泊,让他的皮肤呈现出一种古铜色,那是阳光和海浪留下的独特印记。

他的眼神中透着久经风浪的沉稳,仿佛任何困难在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随后,从车上陆陆续续下来三个人。

其中,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是赵宇,32岁。

他是个资深的钓鱼爱好者,平时就爱钻研各种钓鱼技巧,对各类渔具的性能了如指掌,在钓鱼圈里也算是小有名气。

留着络腮胡,身材高大的是孙海,38岁。

他性格豪爽,是个自由职业者,一有时间就往海边跑。

他觉得在大海上钓鱼,能让他忘却一切烦恼,享受那份自由与洒脱。

还有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女孩刘悦,25岁。

别看她年纪小,钓鱼的经验可不少。

她性格活泼开朗,是个活力满满的元气少女,每次出海钓鱼都充满了激情。

紧接着,第二辆车的车门打开,下来三个钓鱼佬。

头发有点微卷的是钱峰,40岁。

他经营着一家小超市,平日里工作繁忙,但钓鱼是他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

每次出海归来,他都觉得自己又充满了能量。

身形略显消瘦,脸上带着淡淡微笑的是李亮,35岁。

他是一名程序员,平时总对着电脑,眼睛里透着一股睿智。

他盼着出海钓鱼能让自己亲近大自然,远离枯燥的代码。

最后一个是戴着棒球帽的张峰,28岁。

他从事销售工作,凭借出色的口才在钓鱼圈里也结识了不少朋友。

他觉得钓鱼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拓展人脉。

这些人到了之后,也都纷纷前往码头上购买小鱼虾,用来当作钓鱼的饵料。

很快,林小静和王强买好小鱼虾,最先回到码头。

大家都将自己的钓箱、渔具全部搬到码头边上,整齐地摆放着,就等着渔腊生船主过来,便可以上船了。

等到渔腊生船主买完小鱼虾回来,他清了清嗓子,开始点人数收费。

他大声说道:“除了我之外,总共还有十一个人,每个人的船费是一千五百块钱。”

众人纷纷扫腕宝付钱,大家都知道,这个钓费并不算高,有些地方的船费甚至要两千、三千,甚至五千。

收完钓费,大家各自将自己的钓箱搬到船上。

之后,又开始从船主车上搬运矿泉水、一些蔬菜和肉。

至于大米和面条,渔船上原本就配备了很多。

上船之后,所有人都围坐在一起,依次做了自我介绍。

毕竟大家都要在这个船上共同度过一天一夜的钓鱼时光,以后也说不定还会在船上碰面,相互认识一下总是好的。

周建华发现,这些钓鱼佬中,越是钓鱼时间长的,肤色就越黑。

当然,林小静和刘悦这两个女孩子除外。

她们明显将自己保护得很好,而且女孩子出门前都会仔细地擦上防晒霜。

一上船,其他人就开始兴致勃勃地聊起了自己以往垂钓的一些精彩经历。

孙海率先开口,他眉飞色舞地说道:“我跟你们说,我曾经钓到过一条七八十斤重的大马鲛鱼,那鱼力气可大了,我跟它周旋了整整一个小时才把它拉上来。”

赵宇也不甘示弱:“那算什么,我曾经钓到过一条五六十斤的猪羔斑,那鱼的颜色可漂亮了,就像一块闪闪发光的宝石。”

这时,张峰神秘兮兮地说:“我曾经钓到过一条疑似金枪鱼的大鱼,只不过最后切线了,没能见到那条大鱼的踪影。”

“但我凭手感敢肯定,那条鱼绝对是我有史以来钓到过的最大的鱼,起码有三百斤以上。”

船上其他人听到张峰说他逃掉的那条是最大的鱼,而且有可能是金枪鱼,大家都会心的笑了。

对于钓鱼佬来说,逃掉的鱼,那肯定都是最大的鱼。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