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战场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上。
地方军参将叶枫、偏将易安以及校尉刀疤哥三人并肩而立。
他们的目光都紧紧地锁定在前方那场激烈的攻城战上。
“杀!”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攻城的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城墙,城墙上的守军则拼死抵抗,箭矢如雨般射下,双方都杀红了眼。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黄巾兄弟们手持的火枪。
“砰砰砰……”
火枪喷射的子弹,如同闪电一般划过战场,所到之处,攻城的士兵都纷纷应声倒地,场面异常惨烈。
叶枫、易安和刀疤哥三人看着这一幕,面色难看。
他们久经沙场,见过无数惨烈的战斗,但像这样的火枪暗器,却是头一次见到。
“这……这是什么暗器?好厉害啊!”
叶枫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震惊。
易安和刀疤哥也都是点了点头,他们同样被这暗器的威力所震撼。
“我的乖乖,哪怕是我们这些武者,被这么多暗器一起发射,咱们估计也死翘翘了。”偏将易安满脸的惊愕。
“这种暗器的速度和威力都远超普通的弓箭和投石,隔这么远还能把身穿战甲的士兵们打死,这威力太大了!”
叶枫皱着眉头询问:
“看这暗器的形状和发射方式,应该是一种新型的武器。
不知道是哪一方势力制造出来的,你们俩知道吗?
要是我们也能拥有这样的武器,那这场攻城战的胜负恐怕就难说了。”
刀疤哥说道:“大人,我听说这是他们黄巾山最新研究的武器,叫火枪或者手枪!”
他也是第一次见识到火枪的强大威力。
“什么?原来是他们自己研究的武器,可惜了!”
三人目光投向了远处城墙上不断发出“砰砰”响的火枪,心里那个羡慕啊。
叶枫一脸无奈地叹息着,仿佛心中有着无尽的苦涩,他缓缓地开口说道:
“收兵……”
这两个字仿佛有千斤之重,让他难以说出口。
然而,就在他话音未落之际,一名刺猴如疾风般疾驰而来,到了叶枫面前,单膝跪地,高声禀报:
“报!启禀将军,白马营偏将张亦百(张一百)率领五万大军前来助阵!”
叶枫闻言,原本黯淡的眼眸瞬间闪过一道惊喜的光芒,他满脸喜色的说道:
“好!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有了援军的加入,新苑城必破无疑!”
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着,充满了振奋和信心。
原本因收兵而有些低落的士气,也在这一瞬间被重新点燃。
众人目光远望。
只见远方有一支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奔腾而来,他们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赫然写着《白马营》三个大字。
在队伍的最前方,是一匹高头大马,马背上端坐着一个人,他便是张一百。
过了好一会儿,大军来到近前。
张一百这才领着一队亲兵缓缓下马,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训练有素,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
而其他人则迅速列成整齐的队列,隐隐形成了一种包围的态势。
因为听闻有援军相助,很是兴奋,众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唯有刀疤哥眉头紧锁。
张一百迈步走向那三人,每一步都显得沉稳而有力。
当他走到三人面前时,他停下脚步,对着叶枫拱手施礼,朗声道:
“末将张亦百,拜见叶将军!”
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哈哈哈!”
叶枫大笑道:“好,张将军来的正好,我们正打算收兵,没有想到你们就来了,等下合兵一起拿下新苑城,大功一件!”
张一百面带微笑,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对方的话语。
随后,他缓缓转过头,将目光投向那个名义上的义父——易安。
张一百迈步走向易安面前时,停下脚步,拱手作揖:“义父,好久不见,孩儿对您甚是想念啊!”
易安显然没有预料到张一百会如此热情的与他打招呼,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
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常态,伸出手去,扶住张一百的手臂,笑着回应:
“为父也同样想念你啊,吾儿如今己与为父的官职一般高,实乃大丈夫所为!”
张一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接着说道:
“义父所言极是,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长久地居于他人之下呢?”
他的语气平静,却透露出一股决然之意。
说罢,张一百突然话锋一转,冷不丁地冒出一句:
“义父,明年的今日,便是你的祭日了,每年孩儿都会为您烧些纸钱,以尽孝道。”
话音未落,张一百迅速从衣袖中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如闪电般首刺易安的胸口。
“小心!”一旁的刀疤哥见状,失声惊叫,想要提醒易安,但一切都己经太晚了。
***
三十六名梁帅之一,张饶。
张饶,他可是青州黄巾军的渠帅!
想当年,公孙瓒率领着他那强大的军队,如狂风骤雨般地袭击了青州黄巾军,给黄巾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张饶并没有被这挫折打倒,反而迅速振作起来。
他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迅速组织起了那些剩余的黄巾军。
这些黄巾军虽然经历了一场惨败,但他们并没有失去信心,反而在张饶的鼓舞下,士气愈发高昂。
于是,张饶率领着这二十万之众的黄巾军,如同猛虎下山一般,从冀州折返回来。
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敌人皆望风披靡。
最终,这二十万黄巾军成功地击败了北海相孔融。
孔融在这场战役中可谓是遭遇了一场惨败,他的势力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不过,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在《后汉纪》这部史书中,张饶的名字竟然被记载为“张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也许是因为不同的史料来源,或者是记录者的差异导致了这个名字的不同。
但无论如何,张饶作为青州黄巾军的渠帅。
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他的名字注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