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范进、陆阳、辛无忌三人踏入了一家喧闹的酒馆。店内弥漫着酒气与烟火气息,却也为他们这场即将展开的思想交锋提供了绝佳的场所。
范进整了整衣衫,率先开口道:“吾以为美乃形式与善之融合。如那《诗经》之篇章,辞藻雅丽,而其中所蕴之礼义道德,方为真美之所在。文质彬彬,而后君子,文与质、文与道相谐,方得完美之境。且乐者,与礼相联,可正人心,和上下,此乃美学于治世之要也。”说罢,他端起一杯酒,轻抿一口,眼神中透着笃定,看向陆阳与辛无忌,似在寻求认同。
陆阳微微皱眉,放下手中酒杯,反驳道:“范兄所言,未免过于拘于形式与礼义。吾观之美,在自然之真性,在人心之真情。若诗词一味追求文道之合,恐失了灵动之意。如那田园山水,飞鸟游鱼,皆有其天然之美,无需强加以道之束缚。”说着,他倾身向前,手在空中轻轻挥动,以增强话语的感染力,目光直逼范进。
辛无忌听后,纵声长笑,声震屋瓦。他猛地起身,虎目圆睁,双眉似剑挑向鬓角,“二位兄台,且听我言!美于吾心,恰似那‘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之豪迈,亦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之壮烈!吾曾率五十骑,直捣敌营,生擒叛将,彼时之场景,方为大美!非独自然之景,亦非仅文道之拘。忠君爱国,护我山河,一腔热血,方为美之魂魄!”辛无忌一边慷慨陈词,一边挥动手臂,仿佛此刻又置身于战场。“朝堂之上,奸佞当道,只知献媚求和,误国误民,此等行径,丑恶至极!‘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叹那英雄不再,奸佞横行。”他怒目而视,猛灌一口酒,酒水顺着嘴角流下,浸湿了衣襟,却浑然不觉。“吾之诗词,皆为抒怀,为苍生,为社稷,岂可为虚浮文道所绊!”
范进被辛无忌的气势所震,稍作停顿后,才回应道:“辛兄所言忠奸之美丑,确有深意。然吾之美学,亦非全然不顾自然与真情,只是道与善,可为美之根基。”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抚着酒杯边缘,表情严肃而认真。
陆阳见气氛有些紧张,忙笑着缓和道:“范兄之论有其理,吾亦非否定文道之价值,只是美应多元,不应限于一格。”说罢,他主动拿起酒壶,为三人一一斟酒,“来来来,今日相聚不易,莫要因观点之争伤了和气,咱们边饮边谈。”
辛无忌哈哈一笑,收敛了些许锋芒,“陆兄所言极是,是我过于激动了。”说罢,他端起酒杯,向范进敬道,“范兄,你的学问我也钦佩,这杯酒,敬你。”范进忙起身回敬,“辛兄豪爽,范某自当陪饮。”陆阳在一旁看着,也举起酒杯,“那我也同饮此杯,愿我等今日能在这美学与忠奸之思中,各有所得。”三人相视大笑,一饮而尽,而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热烈讨论,酒馆之中,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美学与忠奸的探讨,在这尘世喧嚣里,如同一曲独特的乐章,久久回荡。
几轮过后,众人都有了些醉意。辛无忌站起身来,脚步虽有些踉跄但眼神坚定,“范兄,陆兄,你二人可知如今朝堂局势?奸佞小人蒙蔽圣听,百姓苦不堪言。我等空有一腔抱负,却难以施展。”范进叹了口气,“辛兄,我等文人虽无力改变大局,但可以笔为剑,唤起民众觉醒。”陆阳点头赞同,“没错,我们可将今日谈论之思想传于世间,让更多人思考美与善恶忠奸之分。”
此时,酒馆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一群士兵正在强征民夫。辛无忌眉头紧皱,“这般恶行,实在可恶。”他转身对两人说道:“范兄,陆兄,我决定明日便上书朝廷,弹劾那些贪官污吏,哪怕粉身碎骨。”范进敬佩地看着他,“辛兄大义,范某愿一同署名。”陆阳也毫不犹豫,“那我也加入,我等定要为这天下苍生谋福。”于是,在这小小的酒馆中,三位志士达成共识,决意踏上这条充满荆棘的抗争之路。
第二日,三人整理好奏书,朝着皇宫进发。然而,刚到宫门前,就被侍卫拦下。“你们是何人?竟敢擅闯宫门。”辛弃疾上前一步,大声道:“吾乃辛无忌,此二位是我的好友,今有要事求见圣上,烦请通报。”侍卫冷笑一声,“圣上岂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快滚!”
正当他们僵持之时,一个宦官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哟,这不是大名鼎鼎的辛无忌嘛,怎么?还想告御状?哼,你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说着,他一把夺过奏书,看了一眼后撕得粉碎。
辛无忌怒不可遏,欲冲上去理论,范进赶忙拉住他。“辛兄莫急,此举只会白白送命。”陆阳也说道:“看来只能另寻他法了,我们先回去再作打算。”
三人无奈返回酒馆。一路上,看到百姓们困苦的生活,心中更加悲愤。“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而无所作为?”辛无忌握紧拳头。范进沉思片刻,“辛兄,我们可以将此事写成文章,张贴于城中各处,让百姓们知晓真相。”陆阳眼睛一亮,“此计甚好。”于是,三人重新燃起斗志,准备用笔墨开启一场无声的战斗。
回到酒馆后,三人便闭门不出,专心撰写文章。数日后,一篇洋洋洒洒揭露官场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文章终于写成。
趁着夜色,他们悄悄将文章抄写多份,张贴在城中各个显眼之处。第二天一早,民众们围聚观看,纷纷议论开来,群情激愤。消息很快传到了贪官污吏耳中,他们大为恐慌,下令追查始作俑者。
官兵四处搜查,眼看就要查到酒馆。此时,一位神秘人物悄然出现,他带来了宫中贵人的口信,表示愿意暗中支持三人,并将他们的文章呈递给皇上。原来这位贵人也曾看不惯官场腐败,一直在寻找机会改变现状。
辛无忌等人又惊又喜,在贵人的帮助下,他们得以再次向皇上陈述冤屈和改革的想法。皇上看了文章,听闻民间实情,龙颜大怒,当即下旨严惩贪官污吏,推行新政改善民生。辛无忌、范进和陆阳终成一代佳话,受世人敬仰。
然而,朝中保守势力却不甘心失败。他们暗中勾结,污蔑辛无忌等人结党营私,妄图颠覆朝政。皇上听闻谣言后,心生疑虑。
辛无忌等人察觉到危险将至,那位宫中贵人再次挺身而出,力证三人清白。可保守派不断制造伪证,局势愈发复杂。
正当三人绝望之时,边境突发战事。敌军来势汹汹,朝廷一时无人可用。辛无忌站出来表示愿带兵出征,以证忠心。范进和陆阳也全力支持,愿一同前往。
皇上权衡利弊后,同意让他们挂帅出征。战场上,辛无忌三人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连连大捷。
凯旋而归后,皇上彻底相信了他们的忠诚。不仅严惩了保守派中的造谣之人,还更加大力地推行新政。辛无忌、范进和陆阳的名声传遍四海,他们的事迹成为后世文人墨客笔下永远传颂的传奇,激励着无数人为正义和国家兴盛而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