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米饭

第063章襄阳情结

加入书架
书名:
鲍鱼米饭
作者:
谢云墨
本章字数:
5214
更新时间:
2024-12-30

北宋末年,汴京皇宫犹如一座华美且深邃的艺术宝阁,殿宇间常弥漫着墨香与绮思。米芾,这位书画界的奇人,身着一袭洗得泛白却不染尘俗的长袍,大步迈进那朱红宫门,他身形清瘦,目光却炽热如焰,透着癫狂与执着。

米芾自幼浸于书画,在襄阳旧居里,为练笔锋,可整日足不出户,对着古帖临摹,写废的纸张堆满屋舍,墨渍似是岁月的烙印。初入汴京画坛,他那不羁做派便引发哗然,观画时,遇佳作会忽拍掌叫好、手舞足蹈,全然不顾旁人侧目;评点笔墨,直言不讳,犀利言辞常让自诩名家者面红耳赤,却也因这份赤诚、癫狂,在书画之境独树一帜,声名渐起。

幸逢宋徽宗赵佶,这位同样痴迷丹青、醉心翰墨的帝王。赵佶的宣和殿,犹如梦幻墨苑,藏尽天下奇珍书画。米芾常被宣召入宫,二人初见,恰似伯牙遇子期。徽宗展卷,问其笔法见解,米芾瞬间眼绽亮光,滔滔不绝,手指凌空比划,时而激昂,时而沉吟,将笔锋走势、墨色浓淡剖析入微,仿若自身已化入字里行间,徽宗听得入神,频频颔首,不时拊掌称妙,君臣畅聊至日暮,犹觉意犹未尽。

岁月悠悠,米芾年岁渐长,华发悄然爬上鬓角,可对书画热忱不减反增。一日,于静室之中,他铺展八尺长宣,笔锋饱蘸浓墨,挥毫写下《舞鹤赋》。笔走龙蛇间,早年临摹百家的扎实功底、中年游历四方的洒脱意趣、晚年对书道彻悟的空灵神韵,凝于每字每划。那字,似有鹤舞之姿,飘逸灵动处如鹤凌九霄,刚劲转折时若鹤喙啄食,墨色浓淡更添仙风,满纸云烟是他一生痴迷的注脚。

携此卷入宫,徽宗早已于殿内等候,待《舞鹤赋》徐徐展开,满殿生辉。徽宗凝视,先是瞠目惊叹,继而俯身细赏,指尖轻抚纸面,似在与字中灵魂对话,良久,赞曰:“真乃神品,米卿笔力直追古贤,今独步天下矣!”米芾谦身谢恩,言此乃毕生心血,献于陛下,以表尊崇。

此后不久,米芾自觉暮年已至,体力渐衰,虽皇宫墨香、圣恩厚重,可思乡念旧之情在心底疯长,宛如春日野草。他思忖,《舞鹤赋》既呈,恰似艺术生涯圆满,便向徽宗请辞归乡。徽宗念其年岁与功勋,恩准还乡。米芾踏出宫门那刻,回望巍峨宫阙,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书画盛地眷恋,更有归乡养老、静守初心之坦然。归襄阳途中,山水皆似旧友,他知道,余生将在故土墨香里,回味癫狂半生、辉煌书道,直至生命终章。

襄阳,北倚秦岭,南濒汉水,城郭巍峨,街巷纵横,恰似一幅古朴且灵动的卷轴,在岁月里铺陈。米芾生于斯长于斯,与一众襄阳籍友人的情谊,犹如汉水上的波光,熠熠生辉,满是地域的独特韵味。

在那熙攘的襄阳南市,米芾结识了好友林泉。林泉出身寒微,却凭借对笔墨的赤诚热爱,在市井中觅得一方艺术天地。市集一隅,摆满了林泉自制的笔墨纸砚,质朴而实用。一日,米芾闲逛至此,目光瞬间被一方新制的砚台吸引,那砚台质地细腻,纹路仿若汉水的涟漪,透着温润光泽。林泉见米芾驻足,赶忙上前介绍,言语间满是襄阳人特有的质朴与热忱。二人因这方砚台畅聊起来,从选料打磨之法,谈到书法用砚诀窍,相谈甚欢,自此结下不解之缘。此后,常相约于汉水边,寻一平整巨石为桌,铺纸挥毫。江水滔滔,裹挟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伴着米芾笔锋游走如龙,林泉则在旁悉心观摩,偶尔出言点评,那带着襄阳方音的话语,为这江边的“墨会”添了几分亲切热络。

城西有位雅士苏漾,家宅靠近隆中古迹,庭院中遍植修竹,仿若将山林野趣引入城中。苏漾博古通今,藏书颇丰,尤爱收集襄阳旧事典籍与名家墨宝。米芾慕其才学,登门拜访,初入庭院,便被那竹影摇曳、书香弥漫之景所醉。二人于书斋内,翻出陈旧古籍,探寻襄阳往昔岁月里的书画遗风,时而为寻得某位本土先辈精妙笔法而拍案叫绝,时而感慨岁月更迭下艺术传承之不易。兴致起时,苏漾取来家酿的襄酒,酒液清冽,带着谷物与泉水的醇厚滋味,米芾举杯畅饮,而后醉笔倾才情,在宣纸留下酣畅之作,苏漾则捻须颔首,以襄阳古韵为基,赋诗相和,墨香与诗韵在竹风里交融,尽显襄阳的文雅与豪迈并存之风。

每逢端午佳节,襄阳城内龙舟竞渡,彩旗飘舞,汉水两岸人山人海,呐喊助威声震得江水都似沸腾起来。米芾与好友们相约江畔,共赏这场盛事。看那龙舟如离弦之箭,桨手们肌肉紧绷,喊着激昂号子,号子声带着襄阳方言的硬朗与铿锵。赛后,众人齐聚岸边茶寮,分享着刚出锅的粽子,糯米软糯,裹着咸香的腊肉或清甜的蜜枣,咬上一口,满是家的味道、城的风味。茶余,他们以龙舟为题,或书或画,米芾笔下水波灵动似有活气,友人添绘龙舟矫健之姿、人物蓬勃之态,将这襄阳端午盛景凝于纸墨,每一笔都蘸满对乡土民俗的深情眷恋,在你来我往间,情谊愈发醇厚,仿若这汉水,悠悠长流,永不干涸。

话说那范进与好友岳腾二人结伴而行,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往米公祠去拜谒大名鼎鼎的米芾。这米公祠乃是纪念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所建,其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周围景色宜人,美不胜收。

待他们抵达米公祠后,怀着无比崇敬之心踏入祠堂内。只见堂上供奉着米芾的塑像,栩栩如生,仿佛能感受到他当年挥毫泼墨时的豪迈气概。范进与岳腾恭恭敬敬地上香祭拜,并仔细欣赏了祠内陈列的米芾书画真迹以及相关文物。这些珍贵的作品无不展现出米芾卓越的艺术才华,令两人赞叹不已。

结束了对米公祠的拜谒之后,范进又马不停蹄地与西梁使者一同踏上归途,直奔临安而去。经过数日奔波,终于来到了临安城。进城之后,他们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进宫面圣,叩见当今圣上宋孝宗。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宋孝宗端坐在龙椅之上,威严而慈祥。范进等人跪地行礼,高呼万岁。随后,他们向皇帝禀报了此次出行的情况以及与西梁使者交流的成果。宋孝宗认真聆听着他们的汇报,时而微微点头,表示赞许;时而提出疑问,让众人详细解答。整个大殿气氛肃穆而紧张,但也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宋孝宗听完汇报后,甚是满意,当下便嘉奖了范进与西梁使者。范进谢恩毕,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此时,一旁的大臣出列奏道:“陛下,臣听闻范进才学不凡,今日恰逢宫中诗会,不妨让范进一展身手。”宋孝宗闻之大喜,准了此议。

范进虽有些惶恐,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只见他略作思考,便吟出一首描绘旅途见闻与两国交好愿景的诗篇。诗句用词精妙,意境深远。在场之人皆惊叹不已,宋孝宗亦是龙颜大悦,当场赏赐范进不少金银财宝。

然而,范进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出宫之后,他找到岳腾,将所得财物拿出一部分赠予贫困百姓。范进深知民间疾苦,不愿独享富贵。岳腾见状,对范进更是敬佩有加,二人相视一笑,决定继续游历四方,以笔记录世间百态,传播文化与善意,而后相伴离去,身影逐渐消失在临安的街巷之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