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有人没舍得喝,就带回去再加点绿豆和水煮一锅,一家人都能尝尝甜味。
秦熙文知道了,就跟嬴晚乔商量,一天煮两锅,第二锅让他们分分带回去。
嬴晚乔丝毫没意见。在她看来,这劳动力可太廉价了,一点绿豆冰糖就给她干那么多活,还不用管饭,她都觉得自己是剥削工人的地主老财了。
秦知青这个土著觉得没问题那应该也是没问题的吧?
秦知青还怪善良、怪细心的!
送走几位叔叔伯伯,她开始规划自己的小院。
叔叔伯伯们还给他俩的院子搭了个柴棚放柴火,就在厨房附近,中间隔开了几米。
厨房差不多五六平米,可以容纳一两个人在里面忙活了,等冬天天冷了,她就可以在这个厨房里看书、吃饭。
嬴晚乔准备去王大爷家置办一些桌椅、木架,她拿了一斤红糖、一袋奶粉和一包水果硬糖。
王大爷肯定也就是收她点成本价,她可不能当成是理所应当的。
听舅妈说王大爷的大儿媳快生了,拿这些王大爷肯定不舍得拒绝,嘿嘿,她可真聪明!
她选了一些架子,用来摆放一些厨房用品;一个高点的桌子,方便站着切菜;再买一个矮一点的方桌和几个配套的小凳子,可以用来吃饭。
王大爷果然只肯收她成本价,付完钱,她从万能的斜挎包里拿出红糖、奶粉和糖,王大爷不肯收。
“大爷,我这是给我大嫂子的,她快生了,红糖和奶粉都用的上,这些糖是给我弟弟妹妹甜甜嘴的,你可不能拒绝我的好意。”
俗称,不是给你的,给孩子。
王大爷不擅长“拉扯”的功夫,很快败下阵来,但坚持要嬴晚乔拿些自己家种的菜。嬴晚乔欣然接受。
王大爷还帮着嬴晚乔一块儿把家具运了回去,一放好转身就跑。
妈呀!小乔这孩子都挺好,就是手缝太大,可别再给我塞东西了!回去给亲家大娘说说,别让孩子被人骗了。
嬴晚乔如果知道了肯定会说,她又不是对谁都这么大方,好都是相互的,她才不是冤大头呢!虽然给的东西多,可她要的家具也多啊!
嬴晚乔在APP上买了几块平平无奇的抹布,准备厨房用,买了几副碗筷、两把菜刀、大小号的盘子各五个、几个玻璃的调料盒、家里常用的调料、一把厨房专用剪刀、蒜窝子等等等。
看到厨房布置的焕然一新,心情大好!
她准备在厨房的角落放一个水缸,这样烧水做饭也方便些,一会儿去找村里大娘打听打听去哪里置换。
还有点时间,她准备把院子里的地翻翻,种上些时令的蔬菜。
她现在力气大,一会儿就翻完了,让地晒着,她准备去屋里布置布置。
用布帘把房间隔成两部分,一半炕在外边,来了人可以坐一坐,一半是她休息的地方,不让外人进入。
她没有用吴婶婶给的土布,实在是颜色不合适,纯白色一拉…脊背凉凉的。
还是留着做短袖吧,结实,适合上工穿。
从APP上买个淡粉带碎花的窗帘,碎花是机器绣的,那个粉更接近肉色。
真要有人问,就说是瑕疵布染坏了,碎花就说是她自己绣的,反正她妈她姥都是绣娘。
又从APP里买了些旧报纸,还好APP会把东西伪装成这个年代的,不然来人一看五十年后,不得吓死。
贴好报纸,窗帘随着微风轻轻飘动,整个屋子都变得温馨了,嬴晚乔感觉特别有成就感,这就是她要待两年的小窝了!
快到下工的点了,村里走动的人也多了起来,她去赵奶奶家询问哪里有置换水缸的。
赵奶奶告诉她,隔壁大队有个烧窑场,那里能换到,“你搬不了,等你大舅休息了,让他给你去搬。”
“我知道了,谢谢赵奶奶。”借个推车嬴晚乔自己就能搬,但是她想去问问秦知青需不需要,可以蹭个劳动力。
没错,她就是光明正大的懒,大不了回头做了好吃的分他点儿。
回到知青点吃了点东西,嬴晚乔就坐在知青院的阴影里吹风,北省就是凉快啊,J市估计都得三十多度了。
下午没事儿干的嬴晚乔决定去地里给姥姥和舅妈们送绿豆汤。
其实姥姥家条件不错,大舅在镇上制糖厂上班,二舅在大队干计分员和仓库管理员的活。
但是姥姥姥爷闲不住,舅妈们也喜欢去跟村里的同龄人唠嗑,干多少活都无所谓,主要是合群。
姥姥的至理名言:闲着容易出事。
熬好绿豆汤,倒进陶罐,在井水里凉了凉,拿了一个汤勺,就往地头去了。
到了田里,一眼就看见跟义愤填膺跟老太太吐槽白情的李姥姥,嬴晚乔心想她姥要是生在后世准是个搞网络舆论的大v
一看自家外孙女来了,就抓紧接过东西,“你不好好休息,咋还拿这么重的东西。”
“姥,我又不是怀孕了,啥活不能干啊!”
“小声点,这话可不能瞎说,一会儿哪个嚼舌根的听去,明天你娃都得生出来了。”
嬴晚乔在嘴巴上做了个拉拉链的手势,表示自己不瞎说了。“姥,你快喝!凉凉的可解暑了。”
李姥姥喝完就把她撵走了,过去跟老太太们炫耀她外孙女乖巧又孝顺,然后一群老太太一块骂了顿白情。
又去给去给姥爷送水,远处的宋帆帆看见嬴晚乔这么悠闲,心里很不平衡,大队长就是偏心,明明都有伤,凭啥嬴晚乔就不用上工。
“某些人不是人家的朋友吗?怎么也没见人家过来给你送水呢?”宋帆帆对着陆呦呦阴阳怪气道。大队长体谅几个小姑娘被欺负了,今天就把女知青们分到一起做些轻松的活计。
陆呦呦停下手里的活,冷冷的看了眼她,“想挨打就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