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找出关键证据
在那庄严肃穆却又暗流涌动的宫廷之中,局势己然剑拔弩张。虽那卑微的小太监己然招架不住各方压力,如实招供了一切,但那高高在上的皇后,却依旧心存一丝侥幸,妄图做那困兽之斗,拼死狡辩。只见她杏目圆睁,一脸决然地坚称是这小太监受了他人蛊惑指使,故意编造谎言来污蔑于她,其言辞之犀利,神情之笃定,仿佛她才是那无辜蒙冤之人。
此时,聪慧过人的江眠心中明白,在这宫廷的权力斗争之中,仅有小太监的口供,实难让这心机深沉的皇后彻底伏法认罪。唯有找到那颗失踪不见的明珠,才能成为那足以定乾坤的关键证据,让皇后的罪行无所遁形。
江眠心中主意己定,随即神色庄重地向皇帝请命,恳请对宴会现场进行再次搜查。她紧闭双眸,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将宴会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像过电影般在脑海中反复回放。终于,她捕捉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在皇后发出那声尖锐的尖叫之前,自己分明看到一名宫女神色匆匆,脚步慌乱地从皇后附近疾步走过。江眠心中暗自推测,那颗至关重要的明珠,极有可能己被皇后暗中转移到了这名宫女的手中。
在获得皇帝的许可之后,江眠立刻命人将那名宫女带到跟前。宫女被带到之时,只见她浑身止不住地颤抖,仿佛秋风中飘零的落叶,眼神之中满是无尽的恐惧,犹如一只受惊的小鹿。江眠看着眼前惊慌失措的宫女,脸上露出温和的神情,轻声说道:“你若乖乖交出明珠,如实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我以人格担保,定会保你无事。可若是你执迷不悟,一旦事情彻底败露,到那时,你面临的将是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宫女听闻此言,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犹豫再三之后,最终缓缓地从衣袖之中拿出了那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原来,这一切皆是皇后事先精心安排好的,若计划不幸败露,便让这宫女将明珠偷偷藏起,企图以此来混淆众人视听,从而逃脱罪责。
江眠手持明珠,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来到众人面前,声音坚定而洪亮地说道:“皇后,如今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你还有何话可说?”皇后看到这一幕,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雳,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原本娇艳的面容此刻如死灰一般,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再也无法找出任何借口来反驳。
17.2 平息宫廷内乱
皇帝亲眼目睹证据确凿,心中对皇后的所作所为失望到了极点。在这宫廷的风云变幻之中,为了尽快平息这场可能引发宫廷内乱的风波,稳定朝纲,让整个宫廷恢复往日的安宁,皇帝当机立断,决定对皇后进行惩处。他面色冷峻地下令褫夺皇后的凤印,责令她在后宫之中闭门思过,同时削减其家族在朝廷中的部分势力,以儆效尤。
经此一场惊心动魄的变故,宫廷中的其他势力眼见皇后如此下场,皆心有余悸,纷纷收敛了往日的张狂与野心,不敢再轻易生出事端,生怕引火烧身。而江眠,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成功化解了这场险些让宫廷陷入大乱的危机,宛如一阵春风,让整个宫廷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祥和。
经此一役,皇帝对江眠更是赞赏有加,心中暗自思量,有意让她参与更多的朝廷事务,希望借助她的智慧为朝廷出谋划策。然而,江眠深知这宫廷权力斗争犹如万丈深渊,复杂而险恶。她心中有着自己的坚守和追求,于是婉言拒绝了皇帝的好意。她神色坦然地表示,自己更愿意回到那广阔的民间,继续为普天下的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皇帝见她心意己决,眼神中满是坚定,便不再强求。为了表达对江眠的感激与赞赏,皇帝赏赐了她许多珍贵无比的宝物,并特意派人一路护送她安然出宫。
江眠回到民间之后,百姓们听闻了她在宫廷中的英勇事迹,对她愈发敬重和爱戴。她的名字如同春风一般,吹遍了大街小巷,成为人们口中传颂的传奇。而江眠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自己的脚步,她依旧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继续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改善百姓的生活而不懈努力。她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民间流传得更加广泛深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