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碑推演录:补位者

第十七章 内门旁听惊四座,推演逆改丹方谱

加入书架
书名:
玄碑推演录:补位者
作者:
岁月九庚
本章字数:
4728
更新时间:
2025-07-08

第二日清晨,林渊踩着演丹峰沾露的青石板往内门丹堂去。

晨雾未散,道旁的松针滴着水,打湿了他洗得发白的外门弟子服。

腰间亲传令牌碰在丹囊上,发出细碎的响——那是刘伯昨夜硬塞给他的,说是“给内门的见面礼”。

丹堂设在演丹峰最高处,朱漆门楣上“丹道至玄”西个金漆大字被雾水浸得发亮。

林渊推开门时,三十余张蒲团己坐了小半,内门弟子的月白衫子与外门的青灰形成鲜明对比。

最上首的檀木案后,钟无尘正翻着一本残页丹经,银须被炉香熏得微卷。

“林小友来得早。”钟无尘抬眼,目光扫过他腰间令牌,指节在案上轻叩两下,“且坐最后排。” 林渊颔首,选了角落蒲团。

旁边一个圆脸内门弟子凑过来,压低声音:“凝气丹的课可难了,上回王师兄炼了三炉全炸,被钟长老骂得狗血淋头。”话音未落,丹堂里响起清越的铜铃声——开课了。

钟无尘起身,广袖扫过案上的丹炉模型。“今日讲凝气丹。”他屈指弹向模型,炉身立刻腾起九道虚影,“此丹为筑基期必备,需九次控温,百种药材按阴阳时序投放。

然成丹率不足一成,为何?“ 底下弟子交头接耳。

“火候难控!”“药材灵性冲突!”各种回答此起彼伏。

钟无尘摇头,指尖点在模型第九道虚影上:“九次控温,本是为引天地灵气入丹。

可修士神识有限,第七次控温后,神识便要耗去七分,最后两次全凭运气。“他抚过模型上斑驳的丹纹,”这是前人定的死规矩,却没人想过——规矩,能不能改?“ 林渊的指尖在膝头轻轻敲了七下。

识海里的古碑突然发烫,青铜纹路如活物般游走,《凝气丹丹方》的残页在碑面浮现。

他闭眼,推演界面缓缓展开:药材配比、火候时序、灵气轨迹......九次控温像九道枷锁,压得丹方喘不过气。

“若减到七次呢?”他在心里默念。 古碑立刻开始高速运转,青竹村采药时记的百种草药特性、昨夜改良补气丸的经验,全化作流光注入推演界面。

当“青玉露”三个字跳入脑海时,他猛地睁眼——这味生长在九阳山阴的灵草,能稳定药性,正好弥补减少两次控温后的灵气缺口。

“李阳,你上来试试。”钟无尘突然点名。

被点到的内门弟子脸色一白,硬着头皮上前。

他擦了擦掌心的汗,开始投药:赤焰草、寒玉髓、百年茯苓......前五次控温还算顺利,到第六次时,炉顶的丹纹突然扭曲成墨色。

“糟了!”李阳指尖发颤,控火诀打偏了半分。

“轰——” 丹炉炸裂的声响震得房梁落灰。

黑烟裹着焦糊味弥漫开来,李阳的道袍被崩出几个洞,脸上沾着黑灰,呆立在原地。

“九次控温,他第六次就乱了神识。”钟无尘摇头,挥袖驱散烟雾,“这便是规矩的错处——它只要求人去适应丹方,却没想过丹方也能适应人。” 丹堂里一片寂静。

林渊望着案头自己带来的青玉露小瓶,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母亲病榻前熬药的模样——那时他总在调整药引,为的是让苦药更顺口些;想起昨夜古碑上的血字“丹道之理,亦通天”——或许丹道的规矩,本就该由人来定。

“钟长老,我想试试改良的丹方。”他站起身,声音不大,却像石子投入深潭,荡起满室涟漪。

钟无尘的目光扫过来,像两把淬了灵的剑。

“你?”他指节抵着下巴,“外门丹辅,凭什么?”

“凭......”林渊摸出怀里的青玉露,“凭我改了两次控温,加了一味青玉露。”他将推演后的步骤娓娓道来,末了说,“我在脑海里模拟过百遍,成丹率能提到五成以上。” 丹堂里响起抽气声。

圆脸弟子拽了拽他的衣角:“你疯了? 凝气丹炸炉能掀翻半间丹堂!“柳婉儿坐在前排,月白衫子下的手指绞成了麻花——这个总在丹房里闷头炼药的外门小子,怎么突然敢挑战内门丹道?

钟无尘却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

“去取材料。”他对旁边的书童道,又看向林渊,“若成了,我保你进内门;若炸了......”他顿了顿,“我替你收拾丹炉。” 林渊深吸一口气。

他解开丹囊,将药材按推演顺序排开:赤焰草三份,寒玉髓两份,青玉露一滴......当第一味药投入丹炉时,识海里的古碑突然大放光明,每一步操作都在碑面投下金影。

七次控温,每次都精准得像刻在青铜上的字。 “第七次控温,起!”

林渊指尖翻飞,控火诀如流水般泻出。

丹炉顶的雾气突然凝成淡青色漩涡,那滴青玉露裹着灵气钻进去,将即将紊乱的丹纹重新理顺。

所有人屏住呼吸,连钟无尘都探身向前——炉盖下,传来清越的凤鸣声。

“开炉!” 林渊拍开炉盖。

一枚鸽蛋大小的丹丸“叮”地弹起,表面流转着翡翠般的光泽,丹香混着松涛味灌满丹堂。

钟无尘的神识如潮水般涌来,片刻后,他的银须都在发抖:“五品凝气丹! 成丹率......五成!“ 丹堂炸了锅。“这怎么可能?”

“他改了丹方?”圆脸弟子猛拍林渊后背:“兄弟你是丹道天才吧!”柳婉儿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月白衫子被冷汗浸透——她分明看见,那丹丸的纹路与古碑拓本上的“天问纹”有几分相似。

“林渊。”钟无尘的声音发颤,“明日便去内门登记,丹辅首座的位置,给你留着。”他转身时,广袖扫落案上的丹经,露出底下半张泛黄的拓片,上面刻着“天问碑”三个古字。

散堂时,山风卷着松涛灌进来。

林渊抱着丹瓶往外走,钟无尘突然叫住他。

老人的声音轻得像飘在雾里:“你......是不是见过‘天问碑’?” 林渊脚步一顿。 他想起青竹村后崖那方埋在土里的青铜古碑,想起昨夜碑面上浮现的血字。

转身时,钟无尘己低头整理丹经,银须遮住了眼底的深意。

演丹峰的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

柳婉儿站在丹堂外的松树下,看着林渊的背影消失在雾里。

她摸出腰间的传讯玉符,指尖在“查”字上重重一按——这个突然崛起的外门小子,必须弄清楚他的秘密。

山脚下,九阳山的轮廓在暮色中愈发模糊。

林渊摸着怀里温热的丹瓶,想起钟无尘的问题,想起古碑里未显的秘密。

明日,内门丹辅选拔的三关,该来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