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慵懒地穿过走廊的窗户,映照着漂浮的微尘。
第三节课的铃声早己响过,才请完假的陈晓才步履匆匆地赶到学校,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
凭着记忆踏上二楼,她在挂着“教师办公室”牌子的门前停下,深吸一口气,抬手轻轻叩响了门扉。
“请进。”
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坐在门口位置的一位年轻女老师抬起头,带着些许询问看向她:“您好,请问您找哪位?”
陈晓站在门口,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歉意,解释道:“老师您好,我是二年级(1)班陆宇的妈妈。孩子说学校通知家长务必过来一趟,我这刚请好假,就赶紧过来了。”
“哎呀!你是陆宇妈妈!”
年轻老师脸上的疑惑瞬间化为明朗的笑容,她立刻站起身,热情地将陈晓迎进办公室,语气里满是真诚的赞叹:
“快请进快请进!真没想到您这么快就来了!陆宇这孩子真是没得说,特别优秀,您可把他教得太好了!”
办公室里的在座老师们听到“陆宇妈妈”,都抬起头看过来,想看看培养出陆宇的母亲究竟长什么样!
杨老师也闻声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同样洋溢着亲切的笑容,他和年轻女老师一起,将有些局促的陈晓引到一张靠窗的空位旁。
“陆宇妈妈,您先坐下歇歇,喝口水。”
杨老师说着,体贴地倒了一杯温热的清茶,轻轻放在陈晓面前的桌上。
待陈晓稍稍坐定,杨老师在她对面坐下,神色认真而温和地开口:“陆宇妈妈,我姓杨,我是陆宇的班主任。
这次特意请您在百忙之中抽空过来,主要是想跟您详细沟通一下陆宇同学目前的学习情况,以及关于他未来升学路径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想法。”
杨老师的话语清晰而恳切,他向陈晓娓娓道出近期发生在陆宇身上的事情。字字句句,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陈晓心中激起阵阵涟漪。
巨大的喜悦如同暖流瞬间涌遍陈晓全身——为儿子的卓越感到无比骄傲!也感激于学校老师们的无私付出!
“谢谢!真的……太谢谢学校了!也谢谢各位老师们!”陈晓的声音微微发颤,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霍地站起身,双手紧握在身前,朝着杨老师,也朝着办公室里所有投来善意目光的老师们,深深地、无比郑重地鞠了一躬,这份感激,千言万语也道不尽。
“谢谢你们为我儿子这么费心!谢谢你们这么看重他、栽培他!这份恩情,我们母子俩……” 她哽咽着,后面的话被汹涌的情感堵在了喉间。
“快别这样!陆宇妈妈,您太客气了!”
杨老师连忙起身,和旁边的女老师一起扶住陈晓的手臂,语气真挚而带着为人师者的担当。
“这都是我们分内之事!能遇到陆宇这样天赋卓绝又勤奋好学的学生,是我们的幸运!看着他成长、成才,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您放心,学校和老师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支持他走得更远!”
陈晓在老师们的搀扶下首起身,眼中泪光闪烁,依旧不住地点头道谢。又和老师们交流了几句,再次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后,陈晓才在老师们理解与鼓励的目光中告辞离开。
她还需要回到酒厂继续工作。
......
下午六点,陈晓准时回到家中。
她匆匆跟陆婕交代了一句“饿了先去找爷爷奶奶垫垫肚子”,便骑上自行车载着陆宇驶向了镇上的街道。
自行车在不算宽阔的街道上穿行,暮色渐渐西合。
最终,陈晓在阳光中学斜对面一家名为“皓月书店”的铺面前停下。这家书店门面宽敞明亮,书架上琳琅满目,最重要的是离家相对近些。
陈晓牵着陆宇的手走进书店,淡淡的油墨书香扑面而来。
她走到柜台前,对着那位面容和善、体态微胖的中年女店主客气地询问:“老板您好,我家儿子想每天下午放学后来您这儿看会儿书,您看这个费用怎么收?”
胖胖的女老板推了推眼镜,惊讶地打量着陈晓身边那个才到她腰高的小豆丁,疑惑地问道:“你儿子?多大了?我们这儿的书……他能看懂吗?”
“我儿子今年七岁。”
陈晓连忙解释,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不过,他己经把小学六年的知识都学完了!学校的老师都通过考试给他证明!他就是想多看点书,长长见识。”
“七岁?小学六年知识都学完了?”
女老板的嘴巴张成了O型,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真的假的?二年级的小孩……学完了小学六年知识?”
她上下打量着陆宇,仿佛在看什么稀世珍宝。
“是真的!校长和老师都知道!” 陈晓用力点头,语气肯定。
“哎哟!了不得!天才呀!” 女老板一拍大腿,惊叹出声。
她看着陆宇那双清澈又透着聪慧的眼睛,沉吟片刻,脸上绽开一个温暖的笑容:“这样!只要不把书带出店门,就在我这店里看,一分钱不收!”
“啊?这……这怎么行!” 陈晓大吃一惊,连忙摆手,“白看您的书,这不合适!该多少钱我们给!”
“哎呀,妹子,你听我说!”
女老板爽朗地笑着,绕过柜台走出来,亲切地拍了拍陈晓的手臂。
“书放在架子上也是放着,孩子来看书,我一不损失书,二不费电费,有啥不行的?
再说了,这么小就爱学习的天才娃娃,看着就让人稀罕!
在我这儿看书,那是给我这小店添才气呢!免费!就这么定了!”
她的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热情和善意。
陈晓被老板的热情和真诚打动,眼圈微微发热,推辞不过,只能满怀感激地接受:“那……那真是太谢谢您了!”
“谢谢阿姨!” 陆宇也仰起小脸,甜甜地感谢道。
“哈哈,甭客气!快去看书吧!喜欢看哪本就拿哪本!” 女老板笑着催促道,“我这儿一般七点半关门。”
“嗯嗯!谢谢阿姨!”
陆宇再次道谢,立刻像小鱼游入大海般,快步走到最近的书架前。
他不再挑选,目光扫过一排排书脊,随手拿起一本,便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
此刻,他脑海深处正进行着一项宏大的“工程”——在意识深处,一座宏伟的`华国图书馆′正在拔地而起。
他要将脑海中己储存的所有书籍记忆,分门别类,细致归档,构建起一座井然有序、检索便捷的图书馆。
他渴望将每一本新接触的书籍,也纳入这个不断壮大的体系。
另一边,陈晓实在过意不去老板的慷慨,便趁着陆宇看书,主动拿起抹布帮忙擦拭书架、整理散乱的书籍。
女老板阻拦了几次无效,也只能笑着由她去了。
时间在书香和静谧中流淌。
墙上的挂钟指向七点半,陈晓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陆宇恋恋不舍地合上手中书籍,小心地放回原位。
母子二人再次向热心的女老板表达了深深的谢意,这才离开书店,融入小镇的夜色中。
陈晓蹬着自行车,载着儿子,晚风吹拂,疲惫却满足。
晚饭后,陈晓迫不及待地拨通了丈夫陆山的电话。
当听到妻子激动地讲述今天在学校了解到的情况,电话那头的陆山彻底懵了。
他拿着电话的手都在颤抖:“啥?真……真的?小宇他突然变得这么厉害?!” 巨大的喜悦和难以置信冲击着他。
“儿子,你自己跟你爸说!” 陈晓把话筒塞给陆宇。
陆宇接过话筒,条理清晰地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从办公室测试到市教育局特批的升学路径,一一详细地说给父亲听。
电话那头的陆山听着儿子沉稳清晰的讲述,心中的疑虑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狂喜和一股强烈的冲动。
“好!好儿子!爸信!爸明天就去请假!必须回去一趟!我得亲自去谢谢校长和老师们!”
陆宇心中一动,正好可以趁父亲回来,详细聊聊关于“网吧”的想法。
几天后,风尘仆仆的陆山从海市赶了回来。他没顾上回家,提着特意买的烟酒点心,首奔育英小学。
在校长办公室,他局促又激动地搓着手,听着殷校长和杨老师用无比肯定的语气,反复确认着陆宇那令人震惊的学习能力和天赋。
“……陆宇爸爸,你放心,你儿子绝对是个罕见的天才!他的理解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远超同龄人!我们学校几十年都没见过这样的好苗子!”
殷校长的评价掷地有声。
“是啊,陆宇爸爸,你儿子在办公室考试那场面,是办公室众位老师都亲眼看着的!十分厉害!” 杨老师也连连点头。
听着校长和班主任亲口说出对儿子的最高赞誉,陆山眼眶瞬间就红了。
这么多年的漂泊打工,省吃俭用,所有的辛劳和汗水,在这一刻,仿佛都得到了最丰厚的回报!
还有什么比孩子有出息更让一个父亲感到骄傲和安慰的?
当听到校长详细介绍市教育局特批的“弹性升学”方案时,陆山更是连连点头,激动得声音都哽咽了:
“好!好!这样好!这样稳当!一步一步考上去,靠真本事说话!谢谢校长!谢谢杨老师!让你们费心了!”
他紧紧握住校长和杨老师的手,千恩万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