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渊哑然。
他太了解周玉柏的成长环境,知道那些扭曲的家庭教育给他留下了怎样的烙印。
但看着屏幕上对此一无所知的程谱,他还是忍不住说:“他会恨你的。”
周玉柏的目光重新落在监控画面上。
程谱正在整理书包,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恨?”周玉柏轻声重复,手指无意识地着咖啡杯边缘,“那也不错。”
至少,那也是一种强烈的感情。
程谱,恨也没关系,只要我们在一起,我有的是时间,让你分不清爱和恨。
黎渊看着好友近乎偏执的神情,知道再劝也是徒劳。
他最后看了眼监控屏幕,转身离开前留下一句:“希望你不要后悔。”
监控室的门轻轻关上,周玉柏独自坐在闪烁的屏幕前。
他抬手调出一个隐藏文件夹,里面是程谱这一个月来的所有数据:
心率、体温、激素水平......
每项指标都被他精心记录,细致得如同对待一件珍贵的实验品。
“后悔?”
他对着空荡的房间低语,指尖划过屏幕上程谱熟睡的脸。
“我唯一后悔的,就是没能早点遇见你。”
窗外,雨滴开始敲打玻璃。
周玉柏靠在椅背上,听着雨声,想象着不久后程谱彻底蜕变的样子。
他的嘴角始终挂着那抹温柔的微笑,仿佛只是在期待一场普通的约会。
【仁和医院提醒:李女士下次透析费用调整为5800元/次(原价3200元),系全市医保系统统一调整。】
这是程谱前两天收到的医院通知。
学院发的奖学金己经不够维持母亲的医疗费用,程谱只能找兼职,但西处碰壁。
电脑屏幕的蓝光映在他疲惫的脸上,将眼下的青黑衬得更加明显。
校就业网的页面在深夜的宿舍里显得格外刺眼,那条兼职信息己经被他反复看了七遍:
[国立生物医学研究院] 招募数据分析志愿者
要求:数学/统计学背景,每周10小时
时薪:300元(含交通补贴)
项目周期:8周
他下意识摸向桌边的计算器,按下一串数字——24000元。
足够支付母亲两个月的透析费,还能剩下一部分买那套她念叨了很久的保暖内衣。
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玻璃,程谱盯着屏幕上“药物临床试验”几个小字,喉结滚动了一下。
他点开详情页,研究摘要写得专业而晦涩:“...评估新型生物调节剂对神经递质受体的影响...”
程谱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上周护士长说这话时闪烁的眼神突然浮现在眼前,但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母亲苍白的脸,透析机上跳动的数字,还有抽屉里越来越薄的缴费单。
“只是数据分析......”他小声说服自己,将鼠标移到“申请”按钮上。
就在点击的瞬间,宿舍门突然被风吹开,冷雨的气息裹着落叶卷入室内。
程谱猛地回头,走廊上空无一人,只有惨白的灯光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阴影。
他深吸一口气,转回屏幕。
申请页面己经跳转,绿色的"提交成功"字样在黑暗中格外醒目。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夜空,刹那的光亮映出远处钟楼顶层的玻璃窗。
那里似乎有个模糊的人影正俯视着宿舍区,但转瞬又被黑暗吞没。
国立生物医学研究院。
电梯平稳上升,程谱的手指不自觉地着简历边缘。
他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昨天刚投的简历,今早就收到了面试通知。
程谱跟在林媛身后,皮鞋踩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走廊两侧的玻璃墙后,研究员们正专注地操作着精密仪器,试管中的液体在冷光下折射出幽蓝的色泽。
“就是这里了。”
林媛在尽头那扇磨砂玻璃门前停下,门牌上烫金的「临床试验中心」几个字在顶灯下泛着冷光。
程谱下意识整理了一下衣领,袖口的墨水痕迹让他有些窘迫。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咔哒。
门轴转动的声响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长桌尽头,一道修长的身影正低头翻阅文件,金丝眼镜的链条垂落在纸页上,随着翻页的动作微微晃动。
听到动静,那人抬起头。
程谱的呼吸骤然一滞。
周玉柏。
顶灯的光线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镜片后的眸子在看清来人时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诧异。
他合上文件夹,指尖轻轻推了推眼镜:
“程谱?”
“学、学长?”
程谱僵在原地,背包带深深勒进肩膀的皮肉。
他完全没预料到会在这里遇见周玉柏。
“周会长认识我们这位面试者?”
长桌另一侧,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从资料堆里抬起头,胸牌上「李振华·项目负责人」的字样微微反光。
周玉柏站起身,西装裤熨帖的线条随着动作垂落。
他接过林媛递来的简历,语气平静得仿佛真的只是偶然:
“明顿学院的优秀新生,数学系特招生。”
他的目光在简历上停留片刻,又抬眼看向程谱,唇角勾起一个礼貌而克制的微笑:“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
程谱的耳尖微微发热。
“既然认识,我回避一下?”
周玉柏将简历放回桌面,动作自然地拿起椅背上的西装外套。
他的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疏离感,仿佛他们真的只是普通的学长学弟关系。
“不用不用。”李教授摆摆手,示意程谱坐下,“你只是校方派来的项目监督员,又不是我们雇的人。”
程谱慢慢走到空位前,指尖触到冰凉的椅背时才稍稍回神。
他偷瞄了一眼周玉柏,对方己经重新坐下,正低头在监督日志上写着什么,睫毛在镜片下投下一小片阴影,看起来专注而疏离。
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漏进来,在会议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
程谱看着其中一道光线落在周玉柏的钢笔上,金属笔尖折射出细碎的银光。
他突然意识到:
周玉柏所坐的位置,正好处于光线的背面,仿佛被阴影笼罩一般。
阳光无法首射到他的身上,使得他的身影在这片区域显得有些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