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点头,抬眼向院外看了一眼,见庭院中的山茶开的正盛,于是开口说道
“小子,我也不为难你,那你就以院中山茶为题,作一首律诗吧!”
说罢看向陈长风的眼神里既有玩味也带着一丝期待。
陈长风运转体内的文思,只肖略一思索便开口道
万树山茶映日红,满园春意醉心中。
枝头点点胭脂色,叶间层层翡翠丛。
雨洗浓华情未泯,露沾娇艳韵无穷。
此花不与群芳斗,独领傲碧穹。
老者听完,眼底不禁闪过一丝惊艳,这首诗文辞虽然算不得华美
但却也显得雅致可爱,其中点点胭脂色、层层翡翠丛倒是也将山茶的娇美点出
虽说文采与那农夫犹饿死还有千里之遥,但也能看出是个不错的苗子
何况能将这般小童签下仆契,约莫也是贫寒人家,如此想来这小子竟然是未曾开蒙便有如此才学!
刘闻渊思至此心头猛然一惊,但面上还是不动声色道
“虽与那农题诗水准相距甚远,但你尚未开蒙,能有如此才学尚且不易
何况书儿也执意要你伴读不可,且你二人年龄相仿,如此你便做我书儿的伴读书童罢!”
老者未搭理花厅中的其他人,便下定主意,众人闻言悄悄呼出一口气
老爷子对独苗儿孙子的伴读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刚才听到这少年的诗文
本还担心老爷子看不上眼,但没想到这小子还真就让老爷子点了头,不禁纷纷对这少年又刮目相看了几分
夹在这众人中,却有一个妇人对陈长风的表现不屑一顾还隐隐透出些阴狠来
但陈长风却对这一切毫无知觉,只脸上带着一脸的憨笑挠着头
还是站在他不远处的赵管家开口提点,他才堪堪反应过来自己要向上座的老者行礼以示感谢
赶忙跪下对老者行了一礼后才又听老者说道“小子,既然留在我们刘家就好好做,莫要辜负老夫的期望!”他眉眼带笑的将这话说出口
但眼神里却无丝毫的笑意,陈长风老者眼中读出些冰寒的意味,但也对此了然
从牧童到书童的身份转变,自然有着与之相对应的代价,说白了他陈长风能成为刘仲书的伴读
为的是用他来做刘仲书的垫脚路、磨刀石!
原也仅是主仆关系而己,若是自己想的多了,为谁心软落一个凄惨下场也纯粹是自己活该
身在封建王朝若无办法一步一步爬到最高,那么受人欺凌也不能怨天尤人
往日读史书,陈长风心里总会不自觉生出一股荒谬之感,
每每看到书中百姓民不聊生有时候也会有些疑问,封建时代对人的压迫何至于此,
但仅仅穿越两日而己,捉人抵债的恶汉、踩踏青苗的少年、人契...!
当一件件记在书里的文字结结实实落在他身上,陈长风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说封建时代是吃人的时代
他拜倒在地,抬起头看了一眼坐在上首处须发花白的老者第一次下定决心
要靠系统和这一番机缘,一步一步走上这个时代的顶峰,他陈长风要站在权力之巅
上首老者目光紧盯在下方这个少年身上,关于这个小子还有些没搞明白的事情
不过所幸,既然还在刘府之内倒也不急于一时,有的是时间慢慢摸清这小子的底细
堂上堂下众人心思各异,老者将围坐众人的神态各自打量一番,端起茶杯
赵管家敏锐的意识到这是要结束会面的意思,连忙上前来对老者说道
“老爷,这陈小子既然己经是少爷的书童,那我先带他下去收拾收拾”
老者挥挥手,就让他二人从花厅退出去
坐在陈长风身侧的刘仲书见他们起身,一个没忍住对己经走到门口的陈长风喊道
“你一会让他们带你来我院子!赵管家,你一定把他送过来啊!”
赵管家闻言一回身,就对上上首老者冷冰冰的眼神,对刘仲书回答道“人就在府里,少爷莫急!”
上首老者此时也适时开口“书儿,你的规矩呢!”只这一句就让眼巴巴看着门外还要开口的小孩儿住了口
陈长风有心应上一句,但也知道这个场合里没有自己开口说话的道理
便只安静的站在管家身边,老者对赵管家丢过去一个冷冰冰的眼神,赵管家会意带着陈长风快步走出花厅
陈长风本以为赵管家会亲自带他去安顿,却不想才走到连廊处赵管家便对他说道
“你先回后边去吧!”声音冷淡极了,也不等陈长风问一句,便提身要走
陈长风眼见情况不对,略一思索开口叫住赵管家说道“赵管家,刚才主家说让您带我去收拾收拾...!”
他话说的克制,生怕一个不留意得罪赵管家,毕竟赵管家今天对自己的这个态度绕是个盲人也看得出带着浓浓的敌意
陈行风并非对此一无所知,但却也不知道是何种原由,他犹疑着说完
就看到赵管家脸上闪过一丝不耐,却还是强压住脾气对他说道”你先去牛棚,我安排人去接你的活计!”
“虽说你如今是少爷身侧的伴读,但今日还没完,放牛的活计你还得接着干不是!”
赵管家说话的声音带着些尖刻,陈长风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总觉得伴读这个词被他咬的格外重
不过自己既然即将迎来全新的生活,也就没有必要在这种无关痛痒的小事上纠结
当即便说道“那您就先忙,我这就回牛棚去!”
“小子,莫要以为成了少爷的书童是一门多好的差事!高门大院里的事尽量少掺和!”
陈长风说完话转身之际就听到赵管家说了这么莫名的一句,待回神想问问到底什么意思时
就见赵管家己经头都不回的转身离开了,只留下陈长风一个人在原地思考赵管家的那句话
陈长风并不是完全没有留意到刚才花厅众人的表情,但一眼之间能分辨出来的东西实在不多
何况这刘家人也确实不少,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无论在那个时代都适用
但有一句提醒总好过一无所知就踏入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毕竟作为伴读他也有着自己的使命,怎么才能这不爱读书的小少爷一招登科
面对这个朝夕之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陈长风沉思片刻,还是转身顺着来时路往牛棚而去。
反观另一边自从那日差役将来逼债的张虎带走,而她又将常陈长风送到刘府去做活儿
陈氏心里就老有些不太得劲儿,虽说自己常里对着那个有些木讷的儿子百般嫌恶
但这乍一从眼前消失陈氏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不安,那天王婶子的话还在陈氏耳际回荡
“妹子啊,长风这孩子这么好的天赋要是早送去读书...!”一股异样的情绪无端的就开始在陈氏心里翻涌
在炕上躺着的思想的陈氏终于还是没忍住一个骨碌坐起来,对着院外的方向喃喃开口道
“老陈啊,莫不是咱陈家门里真要出个有学问的了?”但转眼环视了一圈房倒屋塌的家
又是一声长叹“个人该有个人的命数,长风你别怪娘...”语毕又是一声哀叹
春时本是户户耕作的时节,但陈家却没有耕种的忧虑,原来竟然是早己无地可种
陈大西在没有归西之前,因为常年苦读早早的就将家里的几分薄田卖与村口员外家
平日糊口都是靠陈氏做些浆洗织补的活儿勉强维系,但科考这事本也不是朝夕可成
何况陈大西似完全无祖上科举中第读书人的影子,日日苦学不辍但似是始终不开窍
到死居然连个童生都没混上,就连最后去县城赶考的银钱也是从刘家借而来
陈氏想到这里,心里又是一阵止不住发酸,这日子真是过得一点盼头也没有
“老陈啊,你莫不如将我也一并带了去吧!”陈氏在心里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哀叹
但最终还是用一声长长的叹息将一切又重新掩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