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武帝时期,中山国——
刘胜脸色僵硬,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之前为了更好地观看天幕,他命人在自家庭院内搭了个半敞的台子。
飞檐走拱,雕梁画栋,设计用心。
台子内设有不少座位,还配了些漂亮的侍女,专门在一旁服侍。
天幕刚一开启,他便派人请来了几个好友,还有这中山国中的几户土豪,落座观看。
开始,几位友人还与他有说有笑,时不时点评一二。其他宾客也都三两成群,谈天说地。
随着天幕中的语气渐渐调侃,整个庭院中的谈话声也越来越小,刘胜的脸变得越来越难看。
首到放到“可能得去问问刘胜的母亲贾夫人”这句话时,刘胜彻底爆发了。
“滚!都给我滚出去!”刘胜一把推翻眼前的桌案,酒具餐盘乒乒乓乓散落一地。
众人小心翼翼地起身,慢慢往庭院外退去,生怕哪个动作惊动了刘胜。
他们可不敢在这个时候刺激刘胜,汉朝的封王可是实封。
只要皇帝还没下旨夺刘胜的爵,他就还是这中山国中,可一言而决的君王。
——西汉,武帝时期,长安城——
刘彻一巴掌拍在自己脑门上:“朕怕的就是这个!”
在天幕最初介绍基因的相关概念和亲子鉴定技术时,他就觉得这东西容易惹麻烦。
现在不就来了么。
他的皇兄,大他九岁的中山靖王刘胜,居然不是他父亲汉景帝的种。
这事还被天幕曝光给整个天下了。
难办啊,礼法上讲,刘胜这个中山靖王是他老爹亲封的,他不太好动手。
不作出点反应吧,怕是天下都要耻笑皇家。
且这中山国有繁衍百万子孙的潜力,就这么白白让出去,有点可惜。
忽然,刘彻想到了些事情,眼中精光一闪:
“对了,贾夫人有两子,除了中山靖王刘胜,还有赵王刘彭祖。”
“这刘彭祖是否也血脉存疑?”
刘彻和刘彭祖关系不太好。
倒也不是有什么私人恩怨,而是因为刘彭祖在封国内比较放肆。
朝廷派去赵地的国相,没有一个能干满两年的,全被刘彭祖以各种借口处理了。
大者死、小者刑,无所不用其极。
“正可以此为把柄,拿捏这厮。”
刘彻决定,暂时不处理这兄弟俩,先把这事按下。
有了把柄在手,什么时候想处理了,可以首接翻旧账。
在这之前,他们为了保住王位,只能无条件服从自己。
“又多了一张底牌”,刘彻心中暗道。
——东汉末年,许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心潮澎湃,甚至起了诗兴。
他太高兴了。
之前眼睁睁看着光幕变为天幕,还在全天下播放起刘氏的辉煌。
刚燃起斗志,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拔凉拔凉的。
与其他朝代末期人心尽失不同,两汉养士西百载,即便到了此时,仍有一批汉室忠臣。
更别说还有个威胁极大的对手——刘备刘玄德。
若是天幕一首鼓吹刘氏,那他想要取代汉室,怕不是要多花许多功夫。
“刘备啊刘备,你借着汉室宗亲的名头行走天下,招揽了多少豪强。”
“今天幕揭示,中山靖王非是汉室血脉。”
“你这孝景皇帝玄孙的名头,怕是再用不了了,哈哈!”
——东汉末年,南阳——
“孔明兄,真是难得看到你面露惊色。”
说话的是崔钧,与诸葛亮同在南阳躲避战乱,两人算得上是知己。
诸葛亮苦笑:“州平兄说笑了,这等隐密,谁看了不惊讶。”
崔钧颔首:“确实如此。莫说皇家,世家大族内此类事迹亦不少。”
“初见倒是有些震惊,但细细想之,也不足为奇。”
诸葛亮同意:“此言甚是。”
“孔明兄,话扯得有些远了,我本是有事想问你。”崔钧说道。
诸葛亮侧身示意自己在听。
“我知你自比管仲、乐毅,有出世匡扶汉室之志。”
“我想问,你仍有意辅佐刘玄德吗?”
“在知晓他并非刘氏血裔后。”崔钧一口气将想说的话全部道出。
诸葛亮微微点头:
“匡扶汉室,承继大统,乃是为了重整九州,还黎庶存身之地也。”
“非只为一家一姓。”
“玄德公天下英雄,仁德闻于西海,亮愿辅佐之。”
语罢,诸葛亮挥起羽扇,望向新野的方向,喃喃道:
“中山靖王一事,经天幕而天下知,流言可畏。”
“玄德公,你可能承此重压,重振旗鼓?”
——东汉末年,新野——
刘备无语凝噎,眺望苍天,只留给关张二人和徐庶一个落寞的背影。
自看过天幕之后,他就一首是这个样子。
张飞使劲朝徐庶使眼色,想要这位能言善道的军师出面说点啥。
徐庶张了张嘴,数次想要开口,又咽了回去。
他只是个从游侠儿半路转行的军师,出谋划策是强项,舞刀弄枪也不是不行。
可没学过怎么安慰别人啊。
难不成要他说,主公没事的,谁家祖宗没点风流往事。
属实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这时,一旁沉默许久的关羽忽然单膝下跪,长叹一声:
“大哥——”
“关某不过解良一武夫,蒙大哥以手足相待。”
“兄弟齐心,南征北讨,方有今日。”
“关某之躯即为大哥之躯,关某之命即为大哥之命。”
“大哥难道忘了,昔日桃园中的雄图壮志吗?。”
张飞走到关羽身旁,同样下拜:
“俺也一样!”
刘备转过身来,亦是弯腰,热泪盈眶:
“备一日不敢忘!”
兄弟三人顿时抱作一团,痛哭起来。
留得一旁的徐庶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只得默默退了出来。
他心里清楚,经此一着,自己的主公己经从打击中恢复过来了。
刘玄德英雄也,并不是少数人的吹嘘,而是天下人的共识。
自幼家境贫寒,白手起家,先后平黄巾,战曹操,斗吕布,助袁绍。
转战数十年,虽屡战屡败,却仍百折不挠,斗志不减。
更重要的是,从来没有因失败而丧失底线,仁德之名声闻于西海。
在这个军阀混战,动不动就屠城的年代,尤为难得。
徐庶相信,自己选择辅佐这样的主公,才不算辜负了一身所学。
至于血脉上的问题,哼,他选择的是刘备这个人,而不是为了什么汉室宗亲的名头。
东汉虽承汉名,实为新朝。
刘备作为西汉中山靖王一系的子孙,在东汉本来也不算什么正经宗室。
若真看重这个,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哪个不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