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开局让热巴叫我爸

第41章 阿哲的执着:一个镜头磨一天!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2008:开局让热巴叫我爸
作者:
我热痢的马
本章字数:
7708
更新时间:
2025-06-20

刘婶颠勺的动作明显顿了一下,看向热巴的眼神柔和了几分。这丫头长得真俊,说话也中听。像妈妈的味道?啧…

与此同时,孙涛带着几个人在外面把食堂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子擦得锃亮。

李强和王小明吭哧吭哧地把几大袋土豆搬进后厨,累得满头大汗。

赵哲的镜头,则忠实地记录着后厨里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尤其是刘婶那充满力量的颠勺画面。

林琛抓住时机,祭出杀手锏:“刘婶!我们不是来白吃白喝的!我们愿意用劳动换盒饭!您看!外面地扫了!桌子擦了!菜也搬了!以后只要剧组在拍戏,您食堂需要人手,无论是洗菜、切菜、打扫卫生,还是搬运东西,您尽管开口!我们随叫随到!

用我们的汗水,换取您对艺术事业的支持!同时,”他指着赵哲的镜头,“我们会把您和食堂拍得美美的!让所有人看到咱们电影学院食堂的风采!让您的‘刘婶食堂’,成为这部电影最温暖、最接地气的标志!”

软硬兼施!画饼+卖惨+劳动力+硬广宣传!

刘婶看看外面干净的地面,看看累得首喘气的李强和王小明,再看看镜头里自己那“米其林三星大厨”般的英姿(赵哲拍得确实好),最后目光落在热巴那真诚又带着点可怜巴巴的小脸上…

她放下大铁勺,双手叉腰,目光如炬地扫过林琛一行人,半晌,才哼了一声:

“行吧!算你们会来事!盒饭,可以管!但规矩得说清楚!”

“第一!只限剧组主要人员(她指了指林琛、陈浩、热巴等核心几人)!群演不管!”

“第二!干活!不是说说而己!以后每天中午提前一小时来报到!洗菜、切菜、打扫卫生!干多少活,换多少饭!偷懒就没饭吃!”

“第三!拍的片子!必须给我食堂大大的镜头!拍得好看点!要是拍丑了,以后一粒米都别想!”

“第西!电影上映了(她显然不信能上映),海报得给我食堂门口贴一张大的!”

“第五!叫我刘经理!”

“成交!”林琛毫不犹豫,声音洪亮,“刘经理!以后您就是咱们剧组的‘衣食父母’!是我们的神!您放心!镜头绝对美!宣传绝对到位!干活绝对卖力!浩哥!阿哲!热巴!还不快谢谢刘经理!”

“谢谢刘经理!”陈浩赶紧鞠躬。

“谢…谢谢刘经理…”热巴小声道谢。

赵哲在镜头后,几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刘婶(刘经理)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行了!别杵着了!那边有几筐土豆要削皮!还有,小

(陈浩),去把泔水桶推过来,准备收了!”

陈浩:“……”

众人看着那几筐堆积如山的土豆和散发着熟悉气息的泔水桶,又看看食堂窗口里渐渐飘出的饭菜香气,一种混合着心酸、无奈和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蹭饭,终于蹭出了新高度!用打杂换盒饭!食堂阿姨,正式升级为剧组的“神”!

“刘婶食堂”的盒饭赞助(代价是每天一小时的后厨打杂),如同沙漠中的甘霖,暂时解救了“琛来浩往哲”剧组于饥荒之中。虽然伙食标准依旧朴素(刘经理严格控制成本),但至少能填饱肚子,让大家有力气继续“追梦”。

然而,解决了温饱问题,新的矛盾又浮出水面——进度!以及,某位技术宅对完美的执着追求。

拍摄进入中后期,一场重头戏在废弃仓库临时搭建的“冯老板黑店”里进行。剧情是“涛哥”三人组在“博古斋”与装逼犯“麦寇”谈判合作,气氛紧张又充满荒诞的喜感。林琛设计了一个关键镜头:利用仓库高窗斜射进来的、一道特定的、带着灰尘光柱的自然光,营造一种“心怀鬼胎的交易”氛围,给“麦寇”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特写。

“阿哲!看到那道光柱没?”林琛指着高处一扇破窗外透进来的、在布满灰尘的空气中清晰可见的倾斜光柱,“我要麦寇站在这光柱边缘!一半脸在光里,装腔作势;

一半脸在阴影里,眼神闪烁,暴露他外强中干的本质!光影对比要强烈!构图要刁钻!突出那种荒诞的割裂感!懂吗?”

赵哲推了推厚厚的眼镜,镜片反射着那道光柱,他像朝圣者看到神迹般,缓缓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他立刻抱着他那台老PD150,开始寻找最佳机位。最终,他选择了一个极其别扭的角度——几乎是趴在一个废弃的鞍马后面,镜头以一种极低的角度仰拍。

“A!”林琛满怀期待。

麦文博(麦寇)努力凹着造型,站在光柱边缘,念着他浮夸的台词:“Oh! My friends! This cooperation will be a milestone! Unbelievable! (哦!我的朋友!这次合作将是一个里程碑!难以置信!)”

“Cut!”喊停的不是林琛,是赵哲!他从鞍马后探出头,声音细弱但异常坚定:“…光…光柱…偏了…阴影…不够实…再来…”

调整位置,重来。

“Cut!…灰…灰尘轨迹…乱了…”

再调整,再重来。

“Cut!…他…眨眼了…在关键帧…”

“Cut!…台词…尾音飘…影响…光影节奏…”

“Cut!…有…苍蝇飞过…”

NG!NG!还是NG!

一个简单的站位特写,赵哲整整磨了快两个小时!阳光的角度随着时间推移在变化,他就不停地调整机位、调整演员站位、甚至调整那扇破窗户上的破纸板(用来微调光线)!力求捕捉到最完美的那一秒光影交汇和人物状态。

麦文博(麦寇)站得腿都麻了,装逼的表情都快僵住了,忍不住抱怨:“Mr. 哲!It's enough! The light is perfeow! (哲先生!够了!现在的光线很完美了!)”

“不…不够…”赵哲头也不抬,依旧死死盯着取景器,像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还差…一点点…”

孙涛(涛哥)在一旁看得首打哈欠:“阿哲,差不多得了!咱这破机器,拍那么细有毛用?观众能看清吗?”

陈浩更是心疼得首抽抽,虽然用的是数码带(相对省钱),但这么磨下去,电费、时间成本也是钱啊!他偷偷捅了捅林琛:“琛子!管管你的技术总监!再这么磨下去,咱们的盒饭额度都要被刘婶扣光了!她说了,超时要加洗盘子!”

林琛看着监视器里一次次被赵哲否定的画面,又看看账本上那个虽然不再负数但依旧岌岌可危的数字(靠着蹭饭省下的),眉头紧锁。

他当然知道阿哲追求的是什么,那种极致的光影质感确实能提升影片逼格。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们耗不起啊!

他走到还趴在鞍马后面的赵哲身边,蹲下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温和:“阿哲,我知道你想要最好的效果。但是你看,这光线变化太快了,咱们时间也紧…要不…这条先用?后面再补?”

赵哲身体猛地一僵,像被触碰了逆鳞。他缓缓抬起头,厚厚的镜片后,那双常年躲闪的眼睛,此刻却异常固执地看向林琛,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持:

“…不…不行…这个镜头…是钥匙…开门的钥匙…光影不对…情绪就…全错了…” 他指着光柱中飞舞的尘埃,“你看…灰尘的轨迹…像不像…命运的…丝线…乱了…就接不上了…”

林琛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那道光柱里,无数微小的尘埃在光线下清晰可见,如同金色的精灵在空气中无序又充满韵律地舞动。在赵哲偏执的眼中,这竟然是“命运的丝线”?

林琛一时语塞。他理解不了这种玄乎的“匠人情怀”,但他看到了赵哲眼中那份近乎偏执的专注和不容玷污的坚持。这种纯粹,在这个浮躁的草台班子里,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又如此…珍贵。

他想起阿哲用糖纸和易拉罐皮拍出的绝美光影,想起他让破设备焕发新生的神奇技术。或许,正是这种对每一个像素、每一帧光影的极致追求,才是他们这个穷剧组唯一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行!”林琛猛地一咬牙,仿佛下了巨大的决心,用力一拍赵哲的肩膀(后者吓得一哆嗦),“磨!给我继续磨!磨到完美为止!电费我…我找刘婶刷盘子抵!盒饭我…我少吃半份!浩哥!”他转头对一脸懵逼的陈浩吼道,“去!告诉刘经理!今天的打杂时间延长一小时!不!两小时!换阿哲把这个镜头磨出来!”

陈浩:“……” 他看着林琛那副“为艺术献身”的悲壮表情,再看看鞍马后那个缩成一团、重新投入“战斗”的瘦小身影,认命地叹了口气:“得…导演爸爸宠技术儿子…我还能说啥…” 他嘟囔着,转身走向后厨,背影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凉。

仓库里,其他人也安静下来,不再抱怨。麦文博(麦寇)揉了揉发僵的脸,重新站好位置。孙涛(涛哥)抱着胳膊,看着那道光柱和光影中固执的身影,眼神里多了一丝难得的敬意。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阳光缓缓移动。赵哲像一尊石像,纹丝不动地趴在鞍马后,只有手指在极其轻微地调整着焦距和光圈,眼睛死死盯着取景器,捕捉着那稍纵即逝的完美瞬间。

终于!

“A…”他极其轻微地吐出指令。

麦文博(麦寇)深吸一口气,站在光柱边缘,一半脸沐浴在金色的、飞舞着尘埃的光线中,带着浮夸的自信笑容;另一半脸隐没在深邃的阴影里,眼神却不受控制地流露出一丝心虚和游移。强烈的明暗对比,将角色的荒诞与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飞舞的尘埃轨迹,在镜头里划出玄妙的弧线。

“Cut!”赵哲的声音带着一丝几不可闻的颤抖和巨大的满足,“…好…这条…过了…”

现场一片安静,随即爆发出小小的、克制的欢呼。虽然只是一个镜头,却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进度无疑被拖垮了。但看着监视器里回放的那个光影绝伦、充满戏剧张力的画面,林琛心中那点对时间和金钱的心疼,竟被一种奇异的成就感取代。

他看向从鞍马后爬出来、额发被汗水浸湿、脸上却带着前所未有满足红晕的赵哲,无奈地笑了笑:

“值了!阿哲!这镜头,绝对值咱们多洗两百个盘子!”

只是,看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和账本上那岌岌岌可危的数字,林琛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阿哲的匠人精神,能支撑他们走完这条充满荆棘的穷拍之路吗?

PS:求催更,求书架,请各位大大们不要养书,每天固定3章,你们的催更就是作者的动力,感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