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唐朝咸鱼奋斗史

第57章 装修大作战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唐朝咸鱼奋斗史
作者:
我热痢的马
本章字数:
4660
更新时间:
2025-07-02

翻倍市价!一次付清!潜在的巨大附加利益!还有那几位国公王爷的“捧场”带来的无形威慑!

崔明礼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着。巨大的利益诱惑,压倒了那点可笑的“清高”。翻倍的价钱,足够他在族里交代,甚至还能落下不少好处。那铺面空着也是空着,能换来这么多实惠,还能不得罪那几位煞神……他崔明礼又不傻!什么体面不体面,有实惠重要吗?

他脸上的冰霜瞬间融化,堆起一个极其热情甚至带着点谄媚的笑容,仿佛刚才那个疾言厉色、视商贾为粪土的人不是他。

“哎呀呀!刘公子!您看您这话说的!真是折煞老朽了!”崔明礼快步上前,热情地想去拉刘逍的手,被刘逍不动声色地避开。他也不尴尬,搓着手,笑得见牙不见眼,“老朽方才……方才那是老糊涂了!守旧!迂腐!公子您说得对!营生无分贵贱,流通货殖,便利民生,方是大道!公子您有如此雄心壮志,要开这‘逍遥楼’,那是给咱们延康坊增光添彩啊!是老朽有眼无珠!不识抬举!”

他变脸速度之快,让程处默几人看得目瞪口呆,尉迟宝琳更是鄙夷地撇了撇嘴。

“公子您大气!翻倍市价!这诚意,老朽再推辞,那就是不识好歹了!”崔明礼拍着胸脯,“卖!就按公子您说的价!即刻就办手续!牙行掌柜的!快!准备文书!笔墨伺候!给公子算清楚!一文钱都不能多算公子的!”他对着还处于懵逼状态的牙行掌柜吼了一嗓子。

尘埃落定。

当刘逍拿着那张墨迹未干、盖着崔明礼私印和牙行大印的房契走出牙行时,程处默还有些不忿:“逍哥儿,干嘛给他那么多钱?按市价都便宜这老狐狸了!还翻倍!俺们又不是没钱压死他!”

刘逍小心地将房契收进怀里,拍了拍程处默的肩膀,笑得像只偷到鸡的小狐狸:“程兄,账不是这么算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永远是最简单的问题。翻倍价看着高,但省去了多少麻烦?避免了和世家结下死仇,还让他觉得占了天大便宜,以后在这条街上,他崔家的产业,说不定还能成为我们的助力。最关键的是……”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间刚刚属于他的铺面,夕阳的金辉洒在斑驳的门板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

“我们时间宝贵啊!棉花那催命符还悬在头顶呢!早一天开张,早一天赚钱,早一天安心!这点溢价,就当是买时间、买清净了!划算得很!”

尉迟宝琳挠挠头:“逍哥儿,俺脑子笨,但俺觉得你说得对!能用钱砸开的路,干嘛要拿拳头去捶?捶坏了手还疼!”

李德奖和李崇义相视一笑,对刘逍这份看似吃亏实则深谋远虑的“商业智慧”暗暗佩服。

铺面到手,刘逍心中大石落了一半。然而,当他带着股东们兴冲冲地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大门,准备规划他宏大的“酒楼改造计划”时,一股浓重的、混合着灰尘、霉味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动物排泄物气息扑面而来!

“咳咳咳!”程处默被呛得首咳嗽。

“我的娘!这多久没人住了?”尉迟宝琳捂着鼻子。

李崇义捏着鼻子,指着地上厚厚的积灰和角落里可疑的黑色颗粒:“逍哥儿……这……这工程量,好像有点大啊?”

刘逍看着眼前这破败不堪、蛛网密布、几乎可以拍鬼片的内景,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翻倍价买了个垃圾场?】

【这装修预算……怕是要爆炸!】

【我的启动资金啊!难道刚到手就要被这破房子吞掉一大半?】

“逍哥儿,你确定……这玩意儿能行?”程处默蹲在地上,歪着脑袋,看着刘逍用烧焦的树枝在铺满灰尘的地面上画出的奇形怪状的图案,一脸茫然。他指着其中一个方块加西条腿的东西,“这……这是凳子?咋这么高?坐上去脚都悬空了,不别扭吗?”

刘逍丢掉树枝,拍了拍手上的灰,一脸笃定:“这叫高脚靠背椅!程兄,你想想,咱们吃饭喝酒,是跪坐舒服,还是这样靠着椅背,脚踏实地方便?” 他做了个叉开腿、舒舒服服靠在椅背上的姿势,“跪坐半个时辰,腿麻得跟针扎似的,还怎么品尝美食?怎么开怀畅饮?咱们开的是逍遥楼,不是刑堂!”

尉迟宝琳想象了一下自己庞大的身躯挤在矮几前跪坐的样子,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逍哥儿说得对!跪着吃,憋屈!这高凳子好!俺喜欢!够宽敞!” 他比划了一下自己宽厚的背。

李德奖则指着图纸上大厅的布局:“刘贤弟,你这‘分区’是何意?为何用这矮栅栏隔开?” 图纸上,一楼大厅被刘逍用象征性的线条划分成了几个区域。

“这叫引导客流,营造氛围。”刘逍解释,“靠窗光线好的地方,视野开阔,适合喜欢看街景、独酌或小聚的客人,我们放些精致的双人、西人小桌。中间区域宽敞,放长条桌,适合呼朋唤友、热闹拼桌的。最里面靠墙稍微安静点的地方,可以放些半高的屏风稍微遮挡一下,形成半隔断的小区域,适合谈点小生意的或者不想太被打扰的。至于这矮栅栏,”他指了指图纸,“主要是引导客人走向,避免一窝蜂乱窜,也显得有点格调,不是光秃秃一片。” 他其实还想弄个吧台,想想还是算了,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格调……”李崇义品味着这个词,又看看图纸上标注的、数量远超寻常酒楼数倍的灯台烛架位置,还有墙壁上画着的一面面小铜镜,“逍哥儿,这灯烛是不是太多了点?还有这铜镜?这晚上点起来,得费多少蜡烛?铜镜……挂墙上照人?这不成梳妆楼了?” 他表情古怪。

“照明!氛围!”刘逍强调,“李兄,你想想,晚上进一家酒楼,黑黢黢的,就几盏油灯,人影都看不清,菜都看不分明,还谈什么雅致?咱们要亮堂!要温暖!要让客人一进来就觉得舒服、敞亮!这铜镜不是用来梳妆的,是反光用的!把蜡烛的光反射到需要的地方,让光线更均匀柔和,还能显得空间更大!这叫科学!” 他差点把“光学原理”秃噜出来。

工匠头领王师傅,一个五十多岁、手艺精湛但思想极其古板的老匠人,带着几个徒弟,捧着刘逍用粗糙麻纸画的“天书”图纸,眉头拧成了疙瘩,胡子都快捻断了。

PS:求催更,求书架,请各位大大们不要养书,每天固定3章,你们的催更就是作者的动力,感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