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我大伯:从纨绔到王朝柱石

第87章 方案的诞生,朝堂激辩

加入书架
书名:
皇帝是我大伯:从纨绔到王朝柱石
作者:
我热痢的马
本章字数:
4168
更新时间:
2025-07-02

“官营的布匹,质量差价格高,这是事实!新政下,官营也必须按市场规矩来!取消他们的特权补贴!价格质量不行?活该被淘汰!我们还会设立‘小额贷’(用王府的钱当启动资金),扶持真正有本事的小商户!公平竞争!怕什么!”

最后,他重重在舆图上几个关键集市和交通节点画圈:“设立‘申诉站’!商贩百姓受了委屈,不用层层告状,首接到这里反映!专人记录,限期答复!谁敢推诿?本世子的‘便宜行事’权,正好拿他开刀祭旗!”

李天一番连消带打,结合现代管理思维和本地实际,把众人的顾虑一一化解(或强行压制)。核心思路清晰:

1.税赋: 合并简化税种(丁税、田赋、部分杂捐合并为“户地税”),取消一切火耗平余陋规!征收标准按田亩等级、参考产出浮动(累进雏形),但辅以多方参与的核定机制,力求公平透明。

2.市场: 设立“规范集市”,统一管理。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引入“行会自治”,但严格限定其权力范围(秩序、卫生、沟通),核心管理权和执法权牢牢握在县衙手中(有陈守拙的拐杖精神支持)。

3.竞争: 在日用品(如粮油、布匹零售)领域,有限度开放,允许本地信誉良好的小商户参与经营,与官营铺子同台竞争,取消官营特权,优胜劣汰。

4.监督: 设立申诉渠道,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公开所有规则和收费标准!

方案融合了李天“简、明、公”的核心思想,也充分吸纳了团队成员的“现实毒打”经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虽然依旧带着“异想天开”的标签,但至少…看起来能落地了?

周墨看着被细化、补充了漏洞的方案,紧皱的眉头稍微松开,嘟囔道:“这评估小组…倒是个法子…”

方仲永仔细研读着行会的权责限定,微微点头:“权责明晰,或可一试。”

陈守拙捋着胡子:“嗯,申诉站好!老夫亲自去坐镇几天!看哪个不长眼的敢糊弄百姓!”

沈万三眼中则燃起了希望:“公平竞争…若真能如此…”

李天看着初步达成一致的团队,抹了把额头的汗。这方案的诞生,简首比打一场仗还累!但看着纸上那逐渐清晰的蓝图,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接下来,就是把这凝聚了新旧智慧(和无数口水)的方案,送上朝堂的风口浪尖了!

======

金銮殿。气氛肃杀,比深秋的寒风更凛冽。

太子李恒手持玉笏,站在御阶之下,声音清朗而沉稳,将那份凝聚了李天团队无数心血(和争吵)的清河县新政试点方案,条分缕析地呈报御前。

他重点强调了“简税便民”、“规范市场”、“激发活力”、“增加实收”的核心目标,并引用了清河庄集市的具体成效数据,以及李天搜集的几处外省类似(但规模小得多)的“善政”经验作为佐证。

“……此策,非为标新立异,实乃针对地方积弊,痛下针砭!旨在减轻小民负担,厘清市场秩序,充盈府库,稳固根基!恳请父皇,并请诸位同僚,详加审议!”李恒说完,躬身退下。

大殿内一片寂静。群臣神色各异,有好奇,有思索,也有毫不掩饰的敌意。

“臣!有本奏!” 如同冷水滴入滚油,一个高亢尖利的声音骤然炸响!御史台,又是御史台!一位留着山羊胡、眼神锐利刻薄的御史大步出列,正是李霸阵营的得力干将——严嵩(李天腹诽:这名字听着就不像好人!)。

“太子殿下所言清河新政,臣,不敢苟同!”严嵩声音洪亮,带着痛心疾首的夸张,“其所列举措,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包藏祸心,动摇国本!”

来了!李天站在柱子后面,心提到了嗓子眼。

“其一!”严嵩手指仿佛要戳破天,“简化税制?合并丁田?此乃变乱祖宗成法!我朝赋税,丁是丁,田是田,分门别类,传承百年!岂可妄加合并?此例一开,各地效仿,必致天下税制崩坏,朝廷何以征赋?何以养兵?动摇国本,其罪一也!”

“其二!”他火力全开,指向市场部分,“引入商贾行会自治?笑话!此乃将朝廷公器,私相授受!行会者,商贾逐利之私器也!让其管理市场,岂非纵虎牧羊?必致垄断横行,盘剥更甚!官商勾结,架空官府!此乃祸乱之源,其罪二也!”

“其三!”严嵩的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前排大臣脸上,“允许私商与官营竞争?此乃与民争利!更是自毁长城!官营之设,乃为平抑物价,保障民生,维系社稷安稳!若任凭私商冲击,官营凋敝,一旦灾荒战乱,物价腾贵,民生凋敝,谁负其责?此乃取祸之道,其罪三也!”

他最后总结,声音悲愤欲绝:“太子殿下受小人蛊惑(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柱子后的李天),提出此等乱政!名为新政,实为乱源!若在清河施行,必致民怨沸腾,税源枯竭,胥吏离心,地方动荡!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即刻废止此议!严惩蛊惑储君之宵小!”

严嵩一番话,上纲上线,危言耸听,将李天的方案批得一无是处,扣上了“变乱祖制”、“动摇国本”、“祸乱之源”、“与民(官商)争利”等一顶顶足以压死人的大帽子!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不少保守派大臣纷纷点头附和,看向太子和李天(虽然李天在柱子后)的目光充满了质疑和不满。

李恒脸色铁青,正要反驳。

“臣附议!”又一个声音响起,是户部的一位侍郎,钱有禄的门生。

“严御史所言极是!赋税乃国之根本,岂能儿戏?简化合并,看似便民,实则混乱征收,必生贪腐!且累进征收?闻所未闻!此乃劫富济贫之邪说!断不可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