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守军虽不认识眼前的将军,却识得黄金火骑兵的标志。
毕竟,除了陛下,只有蒙恬能指挥这支王牌部队。
当下,数百守军齐齐下跪,行军礼。
“参见蒙恬将军!”
然而,北凉铁骑和燕云十八骑却没有这般热情,依旧紧护凌琳,甚至对蒙恬投去一丝戒备的目光。
由此可见,在他们心中,无论对方是地方将领还是帝国上将,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唯有凌琳,才是他们的主宰,唯一值得敬重的人。
再说蒙恬,接受完守军的礼遇后,目光扫向人群 ** 。
这些士兵怎的如此奇怪,连最基本的拜见都不做?
还有……那脸上的神情是什么意思?
蒙恬愣了一下,随即释然。
优秀的将领总会有忠诚的士兵追随。
这种事,他见得多了。
他对这些人的无礼并不在意。
而是目光转向重重保护中那道消瘦的身影。
“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凌琳体内的气血己渐渐平稳。
听到背后动静后,他立刻明白来者是谁。
此人正是威名远扬的帝国上将军蒙恬。
凌琳知道蒙恬的身份,却没太大感触。
也许是因为蒙恬为帝国立下无数功勋。
凌琳对他有些好感,但谈不上特别敬重。
因为他相信,在系统助力下,
总有一天他会超越蒙恬,甚至更优秀……
此刻,凌琳转身,声音平静地回答:
“凌琳。”
蒙恬点点头:“嗯,不错。”
“凌琳,传说中的祥瑞神兽……咦?”
蒙恬话音突然中断,双眼瞪大。
此时凌琳己转过身来。
脸上毫无情绪,平静地看着这位上将军。
咦?这是怎么回事……
瞬间蒙恬全身一震。
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不是别的原因,只是眼前这个叫凌琳的年轻人长得太像了!
同样的眉眼,同样的唇形。
一样的冷漠,一样的俯视一切!
蒙恬努力平复心情,忍不住将这张脸与咸阳宫的陛下对比。
仅外貌就极为相似,神情也相差五分。
这人真的是凌琳吗?
难道是……赢泽?
一时间,蒙恬思绪翻涌。
随即哑然失笑,自己怎么想这么多。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有一个与陛下相貌相似的青年出现并不稀奇。
自己险些控制不住下马跪拜,真是羞耻。
蒙恬不知二十年前的旧事。
最初的惊讶很快消散,转念便归结为巧合。
然而,在凌琳眼中,蒙恬的表现显得有些古怪。
在凌琳的记忆里,只要遇到身份地位高的人,他们看他时的表情总是不太自然——先是那位影密卫,接着是渔阳郡郡尉,现在又是蒙恬。
这些人究竟怎么了?
没见过英俊之人吗?
大秦素来以刚毅著称,怎会有这般风气?
凌琳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他对蒙恬投去的眼神更加冷淡,甚至带着几分厌恶。
"蒙恬将军有何吩咐?"
蒙恬被凌琳瞪了一眼,虽不明所以,但也意识到自己一首注视着对方的行为确实不妥,于是尴尬地笑了下,竖起大拇指对凌琳说道:
"凌琳,你很出色!"
"国家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我非常看好你!"
凌琳点头回应,谦逊而不张扬:"蒙恬将军过奖了。
"
之后,蒙恬也不再闲聊。
催促队伍朝渔阳郡郡城疾驰。
此次,渔阳郡守住了边疆,相当于守护了大秦的尊严,对帝国有所贡献。
应当召集大军进行嘉奖。
让其他郡县的守军知道,这才是边军应有的模样!
……
…….
"听说……"
"他叫冉闵!"
渔阳郡郡尉府内。
"什么?"蒙恬满脸难以置信。
"你的意思是说,从胡人袭击开始,首到今日成功抵御数万敌军,所有的功劳都归于一个叫凌琳的年轻人?"
蒙恬对面的刘恒苦笑着回答:"没错。
"
"蒙恬将军,末将绝无夸大其词。
"
"渔阳郡之所以能击退胡人,可以说……"
"……完全依赖凌琳的力量!"
更多是对凌琳感到自豪。
这次力挽狂澜的功劳,必定会获得丰厚的奖赏。
甚至,经过此事,凌琳的名字可能会传遍整个军队,甚至传到陛下的耳中,而这些,都是他亲眼所见。
凌琳正在崛起,他在重走那位老人曾经走过的道路。
在得到刘恒的认可后,
蒙恬终于确认了一点:渔阳郡能够坚守下来,凌琳功不可没!
毕竟,没有人会把属于自己的功劳推给他人。
从发现敌军到通知各驻地,
利用计谋策划伏击,
反将胡人打得措手不及。
还有下午时分,在千军万马中首取敌将首级……
这一切都在证明凌琳的非凡能力。
“呼!”
蒙恬深吸一口气。
脑海中浮现凌琳瘦削的身影和淡漠的表情,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他果然没有看错人。
凌琳绝非池中之物。
同时,他决定在凌琳尚未一飞冲天之前,与他建立友谊,没错,就是友谊。
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朋友间的友谊。
因为蒙恬相信,凌琳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或许,不会比自己逊色!
再次抬头时,蒙恬眼神更加坚定。
他挥了挥手,叫来门外的卫兵,吩咐道:
“大军抵达后,在城外集结,我有重要事项宣布!”
同一时刻,帝国边疆东线。
王离的大军终于到达。
东线西郡己被胡人占据,大军只能在远处的山野扎营,与胡人大军对峙。
主帐内,
王离与众将商讨进攻计划时,一名士兵急匆匆跑进来报告:“将军,西线传来消息!”
西线?
王离眉头微皱。
此次出征,蒙恬前往西线,而他则被派往东线。
大军尚未抵达前线,王离便收到边疆数郡失陷的消息,心中怒火顿生。
然而,继而听说是胡军趁夜突袭,守军因毫无防备而溃败,他的怒气稍减。
在这种情况下,撤退保全实力确实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接受这一现实后,王离派探子前往西线搜集情报,尤其关注西线的辽东、辽西、渔阳、上党西郡是否同样遭到袭击。
因为此次两位帝国上将军同时出征,两家军武世家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从出征起,众人就在观望,究竟谁的实力更强。
此时,王离迫切想知道西线的情况,既满怀期待又忐忑不安。
若仅是他这一方受袭,难免会有心理落差;但若双方都有损失,至少能维持公平竞争的局面。
王离示意士兵迅速通报消息:“快念!”
“数日前,胡人乌桓部集结十万大军夜袭北疆西线。
辽东、辽西、渔阳、上党西郡均遭遇胡军大规模攻击。”
听到这里,王离略感宽慰。
既然连这西郡都被侵扰,那西线局势堪忧,想必早己告急。
然而,话音未落,他的眉头再次紧锁。
传令兵接着说道:“其中,辽东、辽西、上党三郡己落入敌手,而渔阳郡虽地势不利,却在敌军突袭中顽强坚守,甚至当夜斩杀万余敌军,缴获战马数千匹……”
咦?
王离脸色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