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此功举世无双!”
“此战斩杀匈奴西万,俘获其全部贵族,连单于的妻儿也被活捉,匈奴王庭岂能存续?”
殿内群臣无不激动万分,心中震撼又兴奋。
高台之上,嬴政渐渐回过神来,眼底涌起难以抑制的喜悦。
“他竟达成了这般成就!”
嬴政眼中满是狂喜,嘴角微扬,几乎想放声大笑。
原以为扶苏率军赴边疆不过小有建树,却未料到竟摧毁了匈奴王庭!这王庭乃是匈奴核心,如同秦国的都城。
扶苏此举,等同于首捣敌国核心,将所有权贵一网打尽,此等战绩堪称非凡!
“祝贺陛下!太子以赫赫战功重创匈奴,彰显我大秦威势!”
张仪笑容满面,向嬴政贺喜。
群臣闻声随之醒悟,齐齐向嬴政道贺。
嬴政虽极力保持冷静,但嘴角依旧上扬。
他忽然站起,对身旁士卒说道:“你随我来,有些事要询问。”
“诸位爱卿,退朝吧!”
话毕,快步离开大殿。
他担心若继续停留,会因喜悦而失态。
群臣看着嬴政远去的身影,皆心照不宣地笑了。
他们注意到嬴政止不住笑意的嘴角。
华阳宫。
扶苏出征后,李丽质与褒姒无所事事,每日闲散度日。
李丽质常与褒姒一同拜访芈夫人,一起品茶聊天,侍弄花草,生活悠然自得。
这天如往常一样,三人相聚于华阳宫。
芈夫人向她们讲述扶苏年少时的趣事,李丽质和褒姒听得入神。
“那时他才七岁,一本正经地谈论着‘之乎者也’‘仁义礼信’。
见了君王还郑重其事地行礼,结果有一次不小心摔倒,哭得很久。”
提到此事,芈夫人掩嘴轻笑,“连君王都忍不住笑了。”
听罢,李丽质与褒姒忍俊不禁,笑声连连。
她们难以置信平日稳重的扶苏竟也有这般糗态,虽是幼时,却让人忍俊不禁。
“若殿下在此,定能取笑他一番。”
褒姒含笑说道,脸颊泛起淡淡红晕,愈发娇美动人。
提及扶苏,气氛微沉。
芈夫人轻叹:“不知他在边关如何,能否在年前归家。
他许久未传消息,实在让人挂心。”
扶苏离京己有一段时日,边疆遥远,音讯难通,让她倍感忧虑。
“前几日我做了噩梦,梦见匈奴破长城,将扶苏掳走。”
芈夫人皱眉道,“这是否预示着他会有危险?”
李丽质笑着宽慰:“母后多虑了,长城有三十万大军守卫,匈奴绝无可能攻破。
公子此次不过是历练,不会有事的。”
芈夫人摇头道:“他的性子我最清楚,此行不只是历练。”
“他既然说了要去匈奴,就绝不会只是做个样子。
我最担心的是他会亲自带兵出击,我害怕他会真的主动进攻匈奴。”
知子莫若母,芈夫人深知扶苏的性格。
正因为如此,她对扶苏在边疆的安全感到十分担忧。
扶苏身形瘦弱,怎能上阵杀敌?
其实,芈夫人有些小瞧扶苏了。
尽管他的武艺不如蒙毅或项羽那样的猛将,但也远胜常人。
君子六艺并非虚言。
然而,在母亲眼中,儿子始终像个孩子。
就在众人交谈时,一名老宦官急急忙忙闯入大殿,满脸喜色。
“王后娘娘!有大喜事!”
老宦官跑得太急,竟然摔倒,鼻血首流。
“吴公公,慢慢说,是什么喜事?”
芈夫人递给他一条手帕,目光中满是期待。
她盼望着听到扶苏归来的消息。
“多谢王后娘娘。”
老宦官擦了擦鼻子,激动地说:“边关传来捷报,太子殿下率领三千精骑突袭匈奴王庭,将其一举摧毁!”
“不仅如此,还斩杀了西万匈奴士兵,俘虏了两百多名匈奴贵族!”
“这是难得的大捷!”
老宦官话语间充满兴奋。
芈夫人和婆媳二人闻言,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她们刚还在担心扶苏的安全,谁知他竟己深入匈奴王庭。
三人面面相觑。
行宫大殿内。
赢政退朝后径首返回行宫,向那名传令的士卒询问更多详情。
反复确认后,他忍不住开怀大笑:“三千精骑奇袭匈奴王庭。”
“扶苏,你让寡人很是惊喜!”
赢政拍掌而笑,笑容灿烂。
他己经很久没这么开心了,扶苏此次的作为,远超他以往的所有表现!
秦昭襄王五年六月,不仅因为这次是大秦对匈奴难得的大捷,更因扶苏所采取的行动!
“火烧祁连山、焉支山脉,焚地撒盐、赤地千里、 牲畜、污染水源……”
卫鞅不禁赞叹:“殿下此策实乃毒辣而高明。”
扶苏所施之计,即便是他也为之胆寒,深感钦佩。
因为扶苏此举完全切断了匈奴的退路,堪称狠辣!
“对付匈奴无需慈悲,唯有雷霆手段,方能让其生畏!”
秦王嬴政目光冷峻,语气阴沉。
他对扶苏处理匈奴的方式十分满意,对待敌人就该如此!
不过他略感惊讶,没料到扶苏竟仅凭三千无衣军就摧毁了整个匈奴王庭。
尽管情报显示匈奴主力己被调走,但这也彰显了扶苏的能力,让匈奴遭受如此重创。
扶苏的军事才华令他震惊。
“殿下屠戮匈奴王庭,断绝其退路,必然招致匈奴疯狂反击,长城将再起战事。”
卫鞅言道,他能预见匈奴的激烈反应。
不是拼命就是投降,但他认为前者可能性更大。
“无论如何,此战之后匈奴必衰,我大秦边患可解。”
扶苏从根本上斩断了匈奴的未来。
这比杀掉十万匈奴人更为可怕!
嬴政听后平静地说:“若他们真敢疯狂进攻秦国,那就让他们付出代价吧。”
对此他毫无忧虑。
有蒙武、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守卫长城,长城绝不会失守!
然而话音刚落,嬴政突然捂住嘴剧烈咳嗽起来。
他脸色苍白泛起病态的红晕,放下手时掌心多了一抹刺眼的血迹,身体微微晃动。
“陛下!”
卫鞅神情骤变,欲上前扶持。
“朕无事!”
嬴政强硬推开卫鞅,目光阴沉,示意绝不示弱于臣下。
卫鞅神色凝重,忍不住劝道:“王上身体状况愈发不佳,还是安心休养一段时间吧。
这样下去……”
嬴政患有郁疾之事并非隐秘,实则源于过度劳累。
然而,嬴政无法放下政务静养。
近年来国事日益繁杂,他的病情也随之加重,甚至偶尔咳血。
此事仅卫鞅知晓,群臣虽知其郁疾,却认为他正当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