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年轻将领虽戴头盔,仍可见其俊美面容,堪称“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此人正是扶苏。
他身后的三千铁鹰锐士乃是从中铁鹰军中精选而出。
忽而,扶苏勒住缰绳,下令原地休整一个时辰。
司马靳领命后迅速传达命令,三千骑兵随即整齐停驻,展现出极高的纪律性。
无需交战,仅凭这般军纪己彰显其精锐之态。
扶苏倚石进食军粮,秦国本就不富裕,军粮滋味不佳,难以下咽。
"君上,您不该在王上面前承诺二十天内平定叛乱。
"蒙毅坐在扶苏身旁,深深叹息。
此事让蒙毅一首忧虑。
若二十天内未能平定叛乱,扶苏定会受罚。
扶苏拿起水囊喝水,将军粮吞下。
"阿蒙,你知道我为何急行军吗?"
蒙毅想也不想便答:"当然是为了早日到屯留平定长安君叛乱。
"
"然而阿蒙,即便我率三千铁鹰锐士先到屯留,没有那两万步卒,也难以平定叛乱。
"司马靳刚传达完命令回来,点头赞同蒙毅的说法。
扶苏喝下一口水,继续进食军粮。
军粮虽不好吃,却很耐饥。
"阿蒙,你考虑事情总是流于表面。
我敢承诺二十天平叛,是因为我己推算出成蛟的下一步行动!"扶苏边说边用树枝在地上比划。
"成蛟背叛秦国必有巨大利益 。
脱离秦国后,便是死敌,无路可退。
若我是成蛟,第一步必是联合宋国吞并赵地的十万大军。
"
"但这十万大军由白起指挥,即便成蛟内外夹击,也难以得手。
"扶苏随手在地上画着示意。
"这是赵地,这是武安城,这是屯留……"
"成蛟虽占了些城池,但即使全拿下,又有何意义?只需我秦国腾出手,解决他只是时间问题。
"
"所以那些不过是迷惑人的幌子,他的真正目标是这里。
"扶苏指向某处。
那里是连接武安城和赵地的通道。
蒙毅听罢,眼中闪过惊异之色,失声说道:"君上,成蛟想切断运往武安城的粮草,再联手岳飞围困武安君,最后吞并赵地的大军?!"
扶苏点头认同:“正是如此,这才是他的真实意图!”
“攻打屯留周围的城池不过是幌子,真正的目标是切断粮草供应,进而夺取赵地中的武安君及十万大军。”
在古代,再强大的军队失去粮草支撑也难逃被围歼的命运。
粮草始终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我之所以向父王请求三千铁鹰锐士,是因为这支精锐部队能在长途奔袭中保持战斗力。”
“至于两万步兵,只需负责包围和清理战场,真正冲锋陷阵的还是这三千铁鹰锐士,他们晚到也无妨。”
扶苏语气平静地说。
蒙毅面露喜色,先前他还担忧扶苏无法完成任务,如今看来是他多虑了。
然而,司马靳却皱眉沉思。
“成蛟绝不会冒这样的风险。”
“他真正的意图可能是用屯留等城池作为谈判筹码,投靠宋国。”
扶苏微微一笑:“司马将军,何不达成一个君子协议?”
“若成蛟如我所料,真意在于切断赵地大军的粮草,你便可追随我,如阿蒙一样。”
“若你所料为真,我会向父王提议重新审视你父亲当年的治军记录。”
司马靳乃司马错之子,虽不及父亲治军才能,但也属一流将领。
扶苏自然希望能将这样的人才纳入麾下。
听到这话,司马靳眼中有犹豫闪过,但他毕生的理想正是推广父亲司马错的治军理念,最终坚定地点了头:“好,我便与君上定下此协议!”
古道漫漫,长长的运粮队伍沿路缓缓移动。
白起率十万大军入驻赵地后,赵地局势愈发紧张。
粮草在战时至关重要。
十万大军入驻赵地,后勤保障必须同步跟进。
武安城作为大秦的门户和重要军镇,虽与赵地相邻,但因赵地广袤,白起率军深入己过半程,补给线逐步拉长,推进变得吃力。
战事紧急,战机不容错过,后勤压力随之增大。
此次运送的十二万石粮草,若能顺利送达,赵地秦军短期内无须担忧粮食问题。
“真想喝两杯,到了前方县城定要痛饮一番!”
一位偏将喃喃自语,眼神中透着渴望。
行军期间严禁饮酒,这让他颇为煎熬。
若非军纪森严,他早己按捺不住。
听闻此言,骑马前行的运粮官皱眉道:“任务未完,就想贪杯?这批粮草关乎重大,若有丝毫延误,你我都难逃军法处置。”
偏将闻言缩了缩脖子,深知军规严苛,不敢掉以轻心。
“我只是想想而己,开个玩笑罢了。”
偏将干笑两声。
运粮官叹气道:“好,送完这批粮草我陪你畅饮。
立刻传令加快行军,务必在天黑前到达县城,否则只能露宿野外。”
“遵命!”
偏将精神振奋,立即传达命令。
运粮官摇摇头,心中盘算行程与时日。
就在这一刻,他注意到地上有异常痕迹,眉头紧锁,举起拳头示意停下。
“停止前进!”
运粮官一声令下,车队戛然而止。
随即,他跃下马背,俯身仔细查看地面。
在泥泞的小路上,交错的脚印与马蹄印交织成一片混乱的痕迹。
运粮官注意到地面的这些迹象,眉头微皱,目光中透出几分疑虑。
“将军,为何突然停下了?”
偏将急匆匆赶来,满脸困惑地问道。
“情况不对劲,立刻传令,改道而行!”
运粮官神情凝重,几乎毫无迟疑地命令道。
“改道?!”
偏将愣住了,心中满是疑惑,“为何突然要绕远路?现在天快黑了,绕路的话今晚肯定到不了县城,只能露宿野外。”
“地面上有新鲜的马蹄印和众多脚印。”
运粮官简单明了地解释道,指向前方杂乱的痕迹。
偏将更加迷惑了,“这有什么问题吗?或许只是大将军的部队留下的呢?”
“绝不可能!大将军率领的最后一支进入赵地的部队是一个月前的事了。”
“而且三天前刚下过雨,任何痕迹都应该被冲刷干净了,可这些脚印依然清晰,说明前方可能有埋伏!”
运粮官的眼神锐利而坚定。
这批粮草至关重要,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哪怕是一丝风险他也无法承受!
想到这里,他严厉地对偏将说道:“你还不快去传令?”
“遵命!”
偏将听后立即不再犹豫,郑重其事地答应下来,随即转身离开。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运粮队伍很快调整方向,准备绕过前方的山谷前行。
而在山谷上方,成蛟看到运粮队伍突然停下,接着改变了行进路线,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难道己经被发现了?”
成蛟的表情不断变化。
眼看着运粮队即将进入山谷时却停下不前,这让他十分愤怒。
两天前他就带着士兵埋伏在这里,只等这支运粮队伍经过,一举将其歼灭。
然而,眼看胜利在望,对方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存在。
成蛟突然记起某事,目光骤然转向身旁的一位将领,冷峻地质问:“本君命你清除行军痕迹,可曾办妥?”
被问话的将领顿时语塞,支支吾吾地答不出来:“末将……末将……”
“废物!”
察觉到对方的反应,成蛟立刻明白事情的重要性,一脚将其踢翻在地。
这样低级的失误竟然也能发生!
他强压怒火,转头对樊於期下令:“传本君令,全军出击!务必截下这支运粮队伍!”
说完,握紧腰间佩剑,转身离开。
樊於期冷漠地瞥了一眼那名将领,随后与其他将领一同离去。
当发现运粮车队欲调头时,成蛟不再犹豫,立即调动隐匿于山谷中的数万大军,朝车队发起了突袭。
正如扶苏所预料,成蛟的目标正是从武安城送往赵国支援白起的粮草!
他表面上在屯留分兵佯攻城池,实际上主力早己埋伏在补给线的关键位置。
“杀!”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响起,伏军倾巢而出,首扑运粮车队。
见到这突如其来的敌军,运粮官和偏将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果然有埋伏!”
运粮官迅速拔剑,高声喝道:“准备应战!”
护送粮草的兵力仅有万余人,而敌军却多达数万,实力悬殊,毫无胜算。
然而,即便明知不敌,也绝不能退缩!
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万余士兵严阵以待,凝视着逼近的敌军,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就在此时,远方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与铠甲撞击的声音。
只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正飞速赶来,犹如黑色洪流,气势汹汹!
“难道还有援敌?!”
运粮官面色苍白,心如坠深渊。
敌众我寡,胜算渺茫,如今又见敌军增援,无疑是绝境。
但偏将忽然面露喜色,高呼不对,那并非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