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阳光依旧浓烈,却己带了几分秋意。张强和苏棠的三轮车驶过冀省辛市的乡间小路,路边成片的梨园在风中摇曳,枝头沉甸甸的鸭梨泛着青白色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经过石市住院的波折后,两人休整了一段时间,此刻精神抖擞,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启新的篇章。
“强子,你看这梨长得多好!”苏棠指着路边的梨园,眼中满是欣喜。正说着,他们看到几个果农正愁眉苦脸地站在梨园边,身旁堆着小山似的鸭梨,却鲜有人问津。
“师傅,这梨咋卖不出去啊?”张强停下车,上前问道。一位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老农叹了口气,无奈地说:“今年鸭梨大丰收,可来收果子的商贩太少,价格压得太低,我们卖了连本都回不来。”另一位果农苦笑着补充:“这么好的梨,要是烂在地里,可太可惜了。”
看着果农们焦急又无奈的神情,张强和苏棠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想要帮忙的冲动。“师傅,我们是摆摊卖货的,以前也帮着卖过农产品,要不我们帮你们卖梨吧?”苏棠提议道。果农们听了,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花,但随即又露出担忧的神色:“能行吗?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放心吧,我们有办法!”张强信心满满地说。他开始仔细观察这些鸭梨,发现它们个头、皮薄肉厚,汁水丰富,只是包装简单,缺乏吸引力。于是,他和苏棠与果农们商量起合作的细节。他们提出,由果农提供新鲜的鸭梨,自己则负责包装、销售和宣传,所得利润按比例分成。果农们听了这个方案,犹豫片刻后,最终决定试一试。
接下来的几天,张强和苏棠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工作中。他们先在集市上租下一个宽敞的摊位,又西处寻找合适的包装材料。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他们找到一家小纸箱厂,定制了印有“辛市鸭梨,清甜多汁”字样和梨园风景图案的精美纸箱。苏棠还发挥自己的创意,用彩色丝带为每个纸箱系上漂亮的蝴蝶结,并亲手绘制了一些宣传海报,上面画着水灵灵的鸭梨和的切面图。
与此同时,张强开始研究销售策略。他了解到辛市除了鸭梨,枸杞也很出名,便萌生了将两者搭配销售的想法。他和果农们商量后,又联系了当地的枸杞种植户,挑选了颗粒、色泽红润的枸杞,设计出“辛市双宝”礼盒——一盒中既有清甜的鸭梨,又有滋补的枸杞,还附上了食用小贴士和养生食谱。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到了在集市摆摊的日子。天还没亮,张强和苏棠就和果农们一起,将一箱箱鸭梨和礼盒运到摊位。随着集市渐渐热闹起来,人来人往,他们的摊位很快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新鲜的辛市鸭梨,又大又甜,不甜不要钱!”张强站在摊位前,大声吆喝着,声音洪亮有力。苏棠则抱着吉他,唱起了新编的《鸭梨谣》:“辛市的梨儿甜又香,咬上一口水汪汪,润肺止咳又营养,快来尝一尝……”欢快的歌声和动听的旋律,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
一位大妈走上前,拿起一个鸭梨仔细端详:“这梨看着是不错,就是不知道甜不甜。”“大妈,您放心,我们这梨保准甜!您要是觉得不甜,我白送您!”张强说着,拿起一个鸭梨,熟练地削皮切块,递给大妈品尝。大妈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哟,真甜!水分还足,给我来两箱!”
看到大妈满意的样子,其他顾客也纷纷围上来购买。有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给孩子买了几个鸭梨,孩子咬了一口,高兴地说:“妈妈,这个梨比糖果还甜!”不一会儿,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队。
“老板,这个‘辛市双宝’礼盒多少钱?看着挺不错,我想买几盒送朋友。”一位穿着体面的大叔问道。“您真有眼光!这礼盒里的鸭梨和枸杞都是精选的,送亲友特别合适,一盒只要88元!”苏棠热情地介绍道。大叔听了,点点头:“行,给我来五盒!”
在销售过程中,张强和苏棠还不忘向顾客宣传辛市鸭梨和枸杞的种植过程。他们讲述着果农们如何精心照料果树,如何坚持不使用过多农药,只为了让大家吃到健康、美味的水果。这些故事让顾客们对产品更加信任,也让果农们多年的辛苦付出得到了认可。
果农们站在摊位旁,看着一箱箱鸭梨被搬走,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一位大爷激动地拉着张强的手说:“小伙子,多亏了你们啊!要不是你们,这些梨可咋办哟!”张强笑着说:“大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咱们一起努力,把辛市的好东西都卖出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名声越来越大,不仅集市上的顾客络绎不绝,还有不少人通过口口相传,专程开车来购买。甚至有超市和水果店的老板找上门来,想要批量进货。张强和苏棠与果农们商量后,决定扩大销售规模,帮助更多的果农解决销售难题。
在这段与果农合作的日子里,张强和苏棠与果农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天收摊后,果农们都会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拿出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做上一桌丰盛的农家菜。大家围坐在院子里,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
有一次,一位果农阿姨拉着苏棠的手,感慨地说:“闺女,你们就像及时雨啊!以前我们只知道埋头种果子,根本不懂怎么卖。现在跟着你们,我们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苏棠感动地说:“阿姨,是你们种出了这么好的水果,我们只是搭把手而己。以后我们还要一起想更多办法,把辛市的农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
半个月过去了,在张强、苏棠和果农们的共同努力下,滞销的鸭梨和枸杞几乎销售一空。果农们拿到货款时,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拿出一部分钱,想要感谢张强和苏棠,但都被两人婉言谢绝了。
“大叔大妈们,咱们是合作伙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张强真诚地说,“只要你们的日子能越过越好,我们就开心了。以后有机会,我们还一起合作!”
离开辛市那天,果农们一大早就来到路边送行。他们往张强和苏棠的三轮车里塞满了自家种的水果和蔬菜,还有亲手做的点心。一位大爷握着张强的手,依依不舍地说:“孩子,路上注意安全,有空一定要回来看看啊!”
张强和苏棠红着眼眶,向果农们挥手告别。三轮车缓缓启动,他们回头看着渐渐远去的梨园和果农们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动。这一段在辛市的经历,不仅让他们帮助果农解决了难题,也让他们收获了珍贵的情谊,更让他们坚定了继续前行、帮助更多人的决心。他们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着他们去书写,还有更多的人需要他们的帮助,而他们,将带着这份温暖和力量,继续踏上充满希望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