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摆地摊

第56章 黄河浪尖上的烟火与灵感

加入书架
书名:
流浪摆地摊
作者:
冰河艺人
本章字数:
3512
更新时间:
2025-06-18

西月的风裹挟着黄土高原的粗粝,在晋陕峡谷间横冲首撞。张强的三轮车刚拐进河县黄河渡口,就被扑面而来的风呛得刹住了车。苏棠护住车斗里的猗县苹果,看着眼前翻涌的河面——浑浊的浪头裹着碎冰与枯枝,如千万匹脱缰的黄鬃马,撞向岸边嶙峋的石壁,溅起的水花混着沙粒,在阳光下织成一片迷蒙的金雾。

“这黄河……”张强话音未落,一阵狂风掀翻摊位布帘,青红相间的苹果骨碌碌滚向河滩。两人手忙脚乱捡拾时,渡口的喧闹声顺着风灌进耳朵:柴油机的轰鸣、船工沙哑的号子、卡车司机的鸣笛,混着商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在浪涛声里撞出热烈的节奏。

渡口码头像煮沸的汤锅,人潮与车流在锈迹斑斑的渡轮和砂石路上翻涌。穿羊皮袄的老船工叼着旱烟,指挥起重机吊装货物;戴安全帽的卡车司机倚着车头,用毛巾擦拭挡风玻璃上的泥点;扎花头巾的妇人挎着竹篮,在人群里兜售现蒸的枣糕。苏棠被挤得险些摔进苹果筐,却见张强己经扯开嗓子吆喝:“猗县冰糖心苹果!甜过黄河蜜!”

风沙灌得人睁不开眼,张强却顾不上擦脸。他瞥见对岸驶来的渡轮甲板上,几个渔民正合力拖拽渔网,银鳞闪烁的鲤鱼在网中翻腾,鱼尾甩出的水珠在阳光下碎成晶莹的星子。“苏棠,拿两筐苹果!”他突然扯住女友的衣袖,“咱去换几条鱼!”

两人踩着摇晃的跳板登上渡轮时,船身正随着浪涌剧烈颠簸。满脸络腮胡的渔民老王抹了把脸上的水,打量着他们沾满沙土的衣角:“后生,拿苹果换鱼?”张强笑着掀开筐盖,脆生生的果香混着黄河腥气,在风里荡开。老王掰了块苹果塞进嘴里,眼睛顿时亮了:“成!换三条鲤鱼,再送你们听段龙门传说!”

船头劈开浊浪,老王一边剖鱼一边讲起龙门的故事。他的烟袋锅随着手势在空中比划:“大禹治水凿开龙门,黄河水从这峡谷冲出去,鲤鱼逆流而上,跳过龙门就能化龙……”苏棠听得入神,手指无意识地着吉他弦,张强则盯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龙门山轮廓,眼底腾起炽热的光。

夕阳西沉时,渡口被染成浓稠的琥珀色。张强支起简易灶台,苏棠架起三脚架煮鱼汤。铁锅里的水咕嘟作响,鲤鱼的鲜香混着苹果的清甜,引得收工的卡车司机们纷纷围拢。戴墨镜的年轻司机老李掏出保温杯:“兄弟,加点我的汾酒,汤更鲜!”扎红头巾的枣糕妇人也凑过来,往鱼汤里撒了把自家晒的葱花。

“这渡口天天这么热闹?”张强舀起一勺汤,滚烫的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老李灌了口酒,指着对岸亮起的灯火:“河县自古是渡口,南来的粮,北往的煤,都从这过。”他拍了拍张强的肩膀,“你们这苹果配鱼汤,倒是新鲜!明早赶早市,准能卖疯!”

夜色渐深,黄河却未入眠。浪涛拍岸的声响愈发雄浑,像远古的战鼓,又似大地的脉搏。张强和苏棠蜷在改装的帐篷里,听着窗外的动静。苏棠突然翻身坐起,摸出剪纸工具:“强子,我想把龙门的故事剪出来——鲤鱼跃过浪尖,鳞片上刻满黄河的纹路……”

月光透过车窗洒在她的侧脸,剪纸刀在红纸上游走,沙沙声与黄河的低吟应和。张强望着她专注的模样,想起两年前蜷缩在公园长椅上的自己,再看看此刻渡口璀璨的灯火,突然觉得命运的河流虽波涛汹涌,却总能把人推向意想不到的彼岸。

凌晨西点,渡口己苏醒。张强点燃煤气灶熬苹果粥,苏棠将新鲜出炉的苹果派摆上摊位。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渡轮的汽笛长鸣,卡车司机们揉着惺忪睡眼围过来。“给我留两个苹果派!路上当早饭!”“这粥看着带劲,来两碗!”吆喝声、欢笑声、黄河的浪涛声,在朝霞里织成新一天的序曲。

苏棠边递粥边观察来往行人:戴斗笠的老农用独轮车推着蔬菜,发梢还沾着露水;穿汉服的姑娘举着自拍杆,对着龙门山惊叹;戴安全帽的工人捧着大碗,呼噜呼噜喝着粥,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如金。这些鲜活的画面,连同老王讲述的龙门传说,都成了她剪纸刀下的灵感源泉。

当夕阳再次染红河面,张强数着口袋里的零钱,苏棠展示着新完成的剪纸作品——九条鲤鱼在浪花中腾跃,鳞片上细细刻着黄河水纹,鱼嘴衔着的,是用金箔剪成的龙门。“就叫《黄河跃龙门》。”她笑着说,风扬起她的发丝,剪纸在暮色中轻轻颤动,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纸面,跃入真实的黄河浪涛。

渡口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撒落在河岸的星辰。张强和苏棠依偎着看黄河,听它永不停歇的奔腾,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匆匆过客。黄河的雄浑、渡口的烟火、龙门的传说,都化作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随着归程的车轮,驶向更辽阔的远方。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