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省运市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十一月中旬,一场罕见的暴雪席卷了整个县城。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天地间一片白茫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冰雪覆盖。
张强和苏棠的三轮车艰难地行驶在积雪深厚的街道上,车轮碾过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脸颊,苏棠裹紧了身上的棉衣,双手紧紧抱住怀里的吉他,生怕它被风雪损坏。“强子,这雪越下越大,我们该怎么办?”她的声音被呼啸的风声淹没。
张强眉头紧锁,眼睛盯着前方几乎看不清的道路,左膝在寒冷中隐隐作痛。他们原本计划到这个县城进货,然后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彻底打乱了计划。三轮车的水箱己经开始结冰,随时可能无法启动,而车上剩下的货物也寥寥无几。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旅店,门口的招牌在风雪中摇摇欲坠。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旅店老板是个西十多岁的中年人,圆脸,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看到他们狼狈的样子,连忙迎上来:“快进来,快进来!这天寒地冻的,可别冻坏了。”
“老板,还有房间吗?”张强搓着冻僵的手问道。
“有,有!”老板一边说,一边从柜台后拿出登记簿,“不过这雪下得太大,估计要封路好几天,你们得做好准备。”
听到封路的消息,苏棠和张强对视一眼,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他们身上的钱不多,如果在旅店多住几天,再加上货物积压,损失可不小。
老板似乎看出了他们的顾虑,笑着说:“看你们的样子,是做生意的吧?这大雪封路,确实会耽误不少事。这样吧,你们就安心住下,房间钱就免了。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
张强和苏棠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在这陌生的县城,会遇到如此热心的老板。“这怎么行,老板,我们不能占您的便宜。”张强连忙说道。
“哎呀,别跟我客气!”老板摆摆手,“我开旅店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像你们这样的旅人。在这风雪天,能有个暖和的地方住,比什么都强。你们要是过意不去,等雪停了,帮我在门口扫扫雪就行。”
就这样,张强和苏棠住进了旅店。房间虽然不大,但干净整洁,床上铺着厚厚的棉被,还生着暖暖的炉火。苏棠坐在床边,望着窗外的大雪,心里既感激又不安:“强子,老板人真好,可我们的货物......”
张强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别担心,办法总比困难多。等明天雪稍微小点,我出去找找看,能不能联系到货运司机。”
然而,第二天雪非但没有停,反而越下越大。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偶尔有几辆铲雪车缓慢驶过。张强在县城里转了一圈,所有的货运公司都因为大雪停止运营,他失望地回到旅店。
老板看到他垂头丧气的样子,主动问道:“没找到车?别着急,我来想想办法。我在这县城待了几十年,认识不少人,说不定能联系到愿意冒险出车的司机。”
说完,老板拿起电话,开始西处联系。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一位经常跑长途的货运司机老王。老王是个豪爽的汉子,听说了张强和苏棠的情况后,一拍胸脯:“行!我跑一趟。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雪太大,路上风险可不小。”
张强激动地握住老王的手:“太感谢您了!只要能把货物运过来,什么条件都好说。”
在老板的帮助下,张强和老王商量好了运输的细节。为了确保货物安全,他们决定等雪稍微小一些,天一亮就出发。老板还特意给老王准备了一些干粮和热水,叮嘱他路上小心。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苏棠和张强在旅店的房间里,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心里既期待又紧张。老板时不时过来询问情况,还送来热腾腾的姜汤和自己做的烙饼。“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老板笑着说,“等雪停了,这县城又会热闹起来。”
终于,在第三天的清晨,雪势减弱了一些。天还没完全亮,老王就开着货车来了。张强和苏棠跟着他一起去进货,货物仓库的老板听说他们的遭遇后,也被他们的坚持和旅店老板的热心所感动,主动给他们优惠了不少价格。
在装车的时候,雪又开始下了起来,但大家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老王一边指挥着装车,一边和张强聊天:“兄弟,我跑了这么多年车,像你们这样不容易的人见得多了。但像旅店老板这么热心的,还真少见。”
货物装好后,老王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货车,在积雪覆盖的道路上缓慢前行。张强和苏棠坐在旅店的房间里,透过窗户看着货车渐渐消失在风雪中,心里默默祈祷着一路平安。
傍晚时分,老王顺利归来。看着一车满满的货物,张强和苏棠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拿出一部分货物送给旅店老板和老王,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都被他们拒绝了。
“出门在外,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老板笑着说,“等明年春天,你们再来这县城,记得来我这喝杯热茶。”
老王也摆摆手:“我只是跑了趟车,不算啥。你们这小两口,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加油!”
雪还在下,但旅店的房间里却充满了温暖。张强和苏棠坐在炉火旁,回想着这几天的经历,心里充满了感动。他们知道,在这冰冷的风雪中,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是陌生人之间那份珍贵的善意。这份善意,将成为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照亮他们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