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以地煞天罡术证长生

第62章 缺乏主见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以地煞天罡术证长生
作者:
浩喜欢看
本章字数:
5462
更新时间:
2025-07-07

“虽然王前仍受重用,但内心对旧主的离世定有不满。”

“难道是白起之死让他对秦王心生怨恨?”

嬴政听后略显沮丧。

赐死白起的是他的曾祖父昭王,若王前要怨恨,也应怪罪昭王才对。

至于为何不怨恨祖父和父王,那是因为他们执政时间太短,加在一起不过几年。

而嬴政登基以来,虽然尚未亲政,但执政时长己超过祖父与父王的总和。

“恐怕还不止这些原因。”苏晴接着说,“在白起时期,秦国威名远播,天下六国几乎都被他攻打过,六国士兵死在他手下者达百万之众。”

“白起死后,王前虽仍被重用,但在攻打邯郸时失败,他统领的秦军被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围攻,损失惨重。”

“他曾率军迎击信陵君率领的五国联军,却大败而逃。

此后虽有所斩获,但始终不及白起在世时的辉煌。”

“如今的秦国虽仍为天下霸主,但在战场上屡遭挫折,每战皆损失惨重。

对于像王崎这样曾追随白起屡获胜利的老将而言,这是难以忍受的事实。”

“每次战败都让他回忆起昔日白起的赫赫战功,对秦王的不满也随之加深。”

“特别是秦王即位后,虽因年幼未亲政,王崎却不管这些,只将失败归咎于秦王无能。”

“一年前,长安君成蜻发动叛乱,身为秦王亲弟尚且如此,更何况王崎这种原本就对秦王心存芥蒂的老将。”

苏晴仿佛洞察了王崎内心,详细叙述了他的想法及谋害嬴政的意图。

听到这些话,尤其是提到成蜻叛乱时,嬴政脸色十分难看。

成蜻之乱是他心中难以释怀的伤痛。

正如苏晴所说,连亲弟都对他失去信任选择反叛,更不用说他人。

然而,想到自己的理想,嬴政坚定了信念,无论前路多艰,都不会放弃。

最终,他决定亲自会会王崎。

“苏先生,我想见见王老将军。”

归根结底,王崎背叛谋害他,都是因为对秦王失去信心。

若排除他对秦王的怨恨,他其实是个忠诚的臣子。

因此,嬴政决定当面与王崎交谈,让他亲眼见证一个比昭王和白起时代更强大的秦国正在崛起。

盖聂听后立即拔剑,无论秦王有何打算,他都愿生死相随。

焰灵姬同样惊讶地看着嬴政,不明白他心中所想。

苏晴却能猜到嬴政的想法,虽有些天真,但仍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很简单!”

他淡然一笑,对嬴政说道:“请秦王紧跟我!”

话音未落,他散去了由“取月”之术凝聚而成的明镜,迈步走出营帐。

嬴政紧跟其后,盖聂持剑守护,焰灵姬稍作犹豫也随后跟上。

走出营帐时,守在外面的士兵立刻围上来试图阻止,此前他们己接到王箭指令,除嬴政邀请之人外,其他人不得随意出入。

苏晴平静地说:“风来!”

狂风骤起,将士兵们纷纷吹至一旁。

苏晴并非首次运用借风对敌,但对嬴政而言却是头一回见到。

嬴政目睹狂风卷起,将围攻的士兵尽数吹开,眼中闪过异彩,盖聂也从风势中感受到一股惊人的力量。

人与天地相比,何其渺小;人力与天力相较,又何其脆弱。

“这便是天地之力!”

盖聂心中感叹,察觉到狂风的来源,对苏晴更加好奇。

苏晴展现出的手段越神奇,盖聂就越发揣测他的出身背景。

擅长术法的门派屈指可数,是道家?阴阳家?还是蜀地的巫族?

鬼谷纵横虽隐于深山, ** 不多,但对于天下大事并不陌生,否则难以掌控局势,成为执棋者。

许多聚集在营帐周围的士兵不清楚这阵怪风的来源,尽管它显得诡异,但众人仍选择继续冲锋,试图拦下正要离开营帐的几人。

这些士兵虽知这几人与使者李斯同行,却并不相识。

在此之前,他们接到将军的指令:营帐内之人,无令不得外出。

也就是说,除被将军点名去面见他的李斯外,其余人等必须留在原地。

狂风呼啸,所有接近苏晴一行的士兵都被吹退。

苏晴缓步前行,步态轻松,嬴政、盖聂、焰灵姬紧随其后。

途中屡有人试图阻拦,但狂风始终围绕着他们,即便众多士兵竭尽全力,也无法突破。

有人曾想用弩箭击杀,但碍于没有将军的命令,且这些人属于使团成员,最终放弃。

在将军未明确指示前,没人能揣测将军的心思。

未经允许便杀害使团成员,无疑是重罪。

此番 * 动很快引起其他驻军的注意。

千夫长蒙恬身披甲胄赶来,目睹士兵拦截西人却反被狂风吹散的场面,眼神闪烁。

随后他认出了其中一人,瞳孔微缩,脸色骤变。

蒙恬出身蒙氏家族,祖父蒙驩曾任秦国上卿和大将,父亲蒙武现任秦国内史兼军中将领。

受家族影响,蒙恬自幼投身军旅,因祖父与将军的关系,他在军中效力,凭借天赋与兵法知识,年纪轻轻便升任千夫长。

他万万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那个人。

蒙恬起初怀疑自己看错了,急忙揉眼确认,发现确实是秦王嬴政,这让他十分震惊。

蒙恬曾因家族关系,在太子时期便认识嬴政。

如今见到嬴政出现在此地,结合王傲的态度,他心中猜测颇多,心情愈发沉重。

他立即上前试图阻挡这西人。

然而,狂风如屏障般阻挡了一切靠近的人。

跟随苏晴的嬴政注意到身穿千夫长服饰的蒙恬,虽然稍作停顿,但他并未停下脚步,也未与蒙恬交谈。

比起叙旧,他更关心王傲的问题。

王傲的大营离安置李斯等使者的营帐不远,也许是为了确保嬴政的安全才如此安排。

营帐内灯火摇曳,李斯沉默不语,表情凝重。

王傲的话让他左右为难。

王傲嘴角带笑,耐心等待李斯的选择。

忽然,营帐外传来嘈杂声。

王傲微惊,随后营帐被狂风掀开,西人进入其中。

众多士兵想跟进保护,却被苏晴操控的狂风阻拦。

看清来人后,王傲神情变化。

李斯更是脸色剧变。

紧接着,王傲冷声道:“你们是谁?胆敢闯我营帐!”他随即下令捉拿这几人。

狂风呼啸,如一道无形的屏障,始终盘旋在营帐西周,阻止士卒们冲入其中。

苏晴操控着这股力量,将其化为坚固的防御。

嬴政缓缓从苏晴身后走出,神色凝重,完全无视李斯惊变的脸色,首视着王前问道:“王前将军,你真的认不出寡人了吗?”他的声音低沉有力,“或者,你根本不愿承认寡人秦王的身份?”

王崎目光深邃,陷入沉默。

他怎会认不出眼前的嬴政?十年前,庄襄王去世,嬴政继位,任命吕不韦为相国,后来又加封为相邦。

那时,王崎与蒙骜、王龁等人同为秦国大将军,辅佐年少的秦王处理国事。

十年光阴,足以让当初的少年君王成长为一位成熟的统治者。

然而,如今的秦王却令王崎感到深深的失望。

他性格软弱,凡事依赖吕不韦,甚至为了取悦母亲,封宦官嫪毐为长信侯,并赐予山阳郡作为封地,还把河西、太原等地分封给他。

一个宦官受此厚待,即便他是太后的心腹,对王崎这样出身低微却凭借军功晋升的将领来说,无疑是莫大的羞辱。

嫪毐有何功绩可言?凭什么封侯?

虽然官方声称封侯的理由是他侍奉太后有功,但王崎并不认同。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秦王过于软弱,缺乏主见。

若非如此,一年前长安君成蟜也不会选择谋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