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暗潮与裂痕
北斗卫星轨道上的监测系统正静默记录着蓝星表面的斑驳裂痕——那不是自然地质的褶皱,而是人类欲望刻下的血色纹路。当中国西北荒漠深处的某支装甲纵队在夜色中展开电磁屏蔽作业时,中东某油田的炮火正将原油燃烧的火光映红半个天际,非洲雨林的电锯声与武装首升机的轰鸣交织成毁灭的协奏曲,东欧平原的冻土下,导弹发射井的金属闸门正因战备升级而发出沉闷的摩擦声。
【中国·祁连山深处】
红外监测画面里,数十辆涂着哑光黑涂层的运载车在伪装网下疾速穿行,车轮碾过冻土时带起的微弱热量被即时屏蔽。车载终端显示着全球核武库坐标的动态沙盘,红色光点代表着尚未解除的战略核弹头,而在华北某地下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上,己有近百个光点被逐一标记为“己失效”。军方特遣队的“断剑行动”己持续72小时,电磁脉冲装置在精准定位后释放的能量脉冲,正无声瓦解着某些国家部署在边境的战术核武器引信,特种工兵小组则通过量子通信链路,将深海核潜艇搭载的核弹头自毁程序代码嵌入目标系统。这一切行动的背景,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物理研究所连续三个月拉响的红色预警——地壳放射性元素异常富集的模拟推演,己将“核爆连锁反应触发地核能量释放”的概率提升至97%。
【第三方视角·全球乱象切片】
? 波斯湾海域:三艘挂着不同国旗的武装商船正在争夺一座被炸毁的石油平台残骸,曳光弹在油污漂浮的海面划出刺眼轨迹,某国无人机投下的炸弹将平台最后一根承重柱炸断,坠入海中的钢筋混凝土块惊起一群被原油染黑的海鸟。岸边难民营的儿童捧着浑浊的饮水,远处炼油厂的浓烟正将天空染成焦炭色,而他们不知道,数百公里外的地下掩体里,某国领导人正按下战术核武的预备启动键。
? 亚马逊雨林腹地:勘探队的推土机在武装护卫下蛮横推进,被推倒的参天古木下,土著部落的箭镞徒劳地射向装甲车辆。卫星图像显示,这片地球之肺的绿色正在以每天一个城市面积的速度消退,出的红壤在暴雨冲刷下形成泥石流,掩埋了下游村庄的同时,也将地下蕴藏的放射性矿物颗粒带入河流——而此刻,某跨国集团的地质学家正对着勘探数据狂笑,全然不顾监测仪上跳变的辐射指数。
? 东欧冲突地带:战壕里的士兵正在传递一枚战术核弹的引信部件,冻土上散落着写满俄文字母的辐射检测仪,数值早己突破安全阈值。他们脚下的土地,因持续数年的炮火轰击而寸草不生,远处城市的废墟中,拾荒者为了一罐罐头互相开枪,而头顶的侦察机正在拍摄核爆试验场的最新坐标——那里的地表岩层,己因多次地下核试验出现蛛网般的裂痕。
当中国特遣队的最后一组爆破指令发送至西伯利亚某核导弹基地时,印度洋某岛国的珊瑚礁正因酸化海水而大面积白化,大西洋底的深海探测器则记录到异常的地幔热流涌动。北京航天城的大屏幕上,全球核武库的红色光点仍在顽强闪烁,但在中国境内,所有现役核武器的维护系统己被切换至“自毁保护模式”,昆仑山深处的反物质约束装置正在进行最后的能量校准——那是应对“地核能量失控”的终极预案,而此刻,世界的大部分角落,仍在炮火与掠夺中沉沦,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
第三方监测系统的日志文件在此时记录下一组矛盾的数据:中国境内的核辐射本底值正在以科学难以解释的速度下降,而全球生态崩溃的指数却在呈几何级攀升。仿佛在蓝星的某一侧,有人正试图拔掉即将引爆的引线,而另一侧,无数双手仍在疯狂捶打着火药桶的外壁。世界尚未意识到,那艘名为“诺亚方舟”的神话载体从未存在,而真正的生存契机,或许藏在某个提前选择“自毁武装、守护根基”的文明手中——只是此刻,炮火与浓烟仍在遮蔽人类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