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风云童氏集团的财富秘码

第十章 学术新星与商海巨擘的命运交织

加入书架
书名:
豪门风云童氏集团的财富秘码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742
更新时间:
2025-06-11

2020年4月20日,京城的暮春带着些许燥热。在东城区某高档小区的电梯间里,几位太太围聚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议论声随着电梯上升愈发热烈。

“听说了吗?隔壁单元500平那户人家的儿子,现在可不得了!”张太太涂着鲜红指甲的手轻轻一拍,眼神里满是艳羡,“就是那个叫曹源的,才25岁就成了大富豪!”

“可不是嘛!”李太太推了推金丝眼镜,翻出手机里的财经新闻,“新闻上说他是南洋神秘富豪童浩林的同学,现在是新加坡星宁信息科技公司的副总裁,个人财富135.63亿新币!换算民币......”她的声音突然拔高,“将近千亿!”

电梯门打开的瞬间,议论声戛然而止。曹源的母亲王淑芬提着进口超市的购物袋走进来,几位太太立刻围了上去。“曹太太,您可太有福气了!”“曹源这么年轻就这么有出息,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王淑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却又带着几分谦逊:“孩子们自己努力,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她想起儿子前些天视频时兴奋的模样——曹源戴着白大褂,身后是摆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新兴产业园区地下室38层研发基地的最新进展。

与此同时,厦门新兴产业园区的地下深处,曹源正盯着显微镜下的超导体样本,眉头紧锁。实验室的恒温系统将温度控制在零下269度,西周的量子计算机发出轻微的嗡鸣。“曹博士,光刻机的校准数据又出现偏差。”助手匆匆跑来,递上一份报告。

曹源推了推黑框眼镜,调出全息投影。在米国麻省理工求学时,他就以石墨烯超导研究震惊学界,如今与童浩林联手,更是将研究方向拓展到芯片、光刻机与超导体的交叉领域。“把纳米级震动补偿系统的参数再微调0.01%。”他果断下令,“这次的极紫外光刻机项目,容不得半点差错。”

手机突然震动,是童浩林的视频通话。画面中,童浩林身着笔挺西装,身后是星宁信息科技公司的全球数据大屏:“老曹,米国那边又有新动作。他们联合荷兰,准备进一步限制EUV光刻机的出口。”

曹源冷笑一声:“正好,我们的3.52纳米光刻机己经进入最后的测试阶段。等量产成功,看他们还怎么卡脖子。”他转身指向实验室深处,那里,一台银白色的庞然大物正在进行充能测试,“还有这个超导体项目,如果能实现室温超导,整个芯片产业都将被颠覆。”

童浩林眼中闪过赞赏:“我马上安排将中东的稀土资源优先供应给你。对了,企鹅集团的马总想投资咱们的实验室,你怎么看?”

“求之不得。”曹源推了推眼镜,“我们正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扩大研发规模。不过......”他压低声音,“米国安插在学术界的眼线不少,我们的研究进度必须严格保密。”

两人结束通话后,曹源又投入到紧张的实验中。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关于他的传闻愈演愈烈。某财经论坛上,一篇名为《从学霸到百亿富豪:曹源的传奇之路》的文章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猜测他与童浩林的关系,更有人扒出他在麻省理工时发表的多篇顶刊论文。

随着消息的发酵,不少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抛出橄榄枝。但曹源不为所动,他心里清楚,自己与童浩林的合作早己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利益。在地下室38层的研发基地,他们正在构建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科技格局的蓝图。

一天深夜,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曹源冲过去查看,发现是超导体样本出现了异常的量子纠缠现象。他的心跳陡然加快——这或许是实现室温超导的关键突破!整个实验室立刻进入紧急状态,所有科研人员围聚在一起,记录数据、分析现象。

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攻关,曹源团队终于取得了重大进展。当他将这个消息告诉童浩林时,后者立刻决定亲自飞来厦门。在实验室里,童浩林看着超导样本在常温下实现零电阻,激动地拍着曹源的肩膀:“老曹,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不仅能打破米国的芯片垄断,还能在新能源、量子计算领域开辟新赛道!”

然而,他们的成功也引来了各方的觊觎。米国情报机构得知消息后,立刻启动了“猎鹰计划”,试图窃取相关技术。但童浩林早有防备,新兴产业园区的安防系统全面升级,不仅有智能机器人24小时巡逻,更有量子加密通讯确保信息安全。

曹源的母亲王淑芬并不知道儿子正身处科技竞争的风暴中心。每天,她依旧像往常一样在小区里散步,听着邻居们的夸赞,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但她心里明白,儿子所追求的,远不止是财富与名声——在那深达38层的实验室里,曹源和他的伙伴们,正在书写属于中国科技的传奇。

而此时的曹源,正站在实验室的落地窗前,望着厦门的夜景。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挑战,但只要与童浩林并肩前行,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当第一缕晨曦照亮城市时,他又将投入到新的科研征程中,为了那个改变世界的梦想,永不停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