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豪拇指抵着太阳穴,上一世参与开发的项目流程在脑海里飞速倒带,在笔记本逐行写下:土地确权、地质勘察、施工许可......
王燕和王武踩着人才市场闭市的铃声走出大厅,塑料文件袋里的简历薄得能透光。
王武刚挂掉第 N 个技术员的电话,听筒里还飘着 "新公司风险大" 的婉拒。"都嫌咱没根基。" 他把小灵通塞进裤兜里,花衬衫领口蹭上了招聘展板的红漆。
晚饭桌上的酸汤面冒着热气,王燕却只挑着面条发呆。
"跑了一下午,连个懂地产开发流程的人都没找见。" 她想起那个有一级建造师证的应聘者,问他们要公司介绍,一听刚成立的新公司摇头就走了。
"咱得先搭台子。" 张伟豪一听老妈和舅舅的描述,也觉的二人今天有些着急了。
"现在很多人有技术的人还是想要去国营企业图个稳定,咱没点吸引人的地方还真不好招合适的人。"
他想起上一世某开发商用 "集团背景" 撬开人才市场的套路,握着筷子的手停了一下,"先招一批跑腿的,把办公室支棱起来。"
"招杂工有啥用?" 王武扒拉着面条,烫得首吸气。
"要的就是这架势。明天去报社登广告,加急头版头条就说 ' 蒙省西部矿业集团旗下地产公司 ' 高薪纳士。"
"咱哪来的矿业集团?" 王燕刚夹起的一筷子面悬在半空,面条上的油花滴进汤碗,溅起小朵油花。她囫囵咽下嘴里的面:"你爹那公司也就一张营业执照!"
"有营业执照就行啊。" 张伟豪喝下一口面汤,"省城人哪知道蒙省的底细?就算有心人打电话去查,那也是有西部矿业这家公司的。"
王燕不由心惊"那,那这这不是骗人吗?"
"等他们拿到了合同约定的高薪," 张伟豪把凉菜推到母亲面前,"咱就是实打实的企业家了。"
张伟豪想起那些用红漆写的 "包治百病" 和此刻自己要登的招聘广告,突然觉得有些奇妙的相似,自己早就说了信息差就是最好的包装纸。
得亏现在信息咨询不是那么发达,再往后个十几年,这个查那个查的,一搜索你公司名就能大概了解公司实力了,还是这会的人好骗,不对,是这会创业时机正好。
咱毕竟也不是玩虚的,创业前期么,pony都扮过女生了。
有句话说的好:待我功成名就,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王武突然把烟头按在醋碟里,瓷盘发出 "滋啦" 轻响:"登头版那可是要花不少钱吧。"
"就得让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占满半版!" 张伟豪的筷子在桌上划出弧线,"试想读者翻到报纸中部,突然看见黑压压一片招聘启事,标题加粗 ——' 蒙省西部矿业集团斥资千万进军地产 ',底下配张煤矿传送带的实景图...
心想这公司连广告费都这么舍得,肯定有实力。"
张伟豪想起上一世见过的房企广告,那些 "实力雄厚" 的口号下,往往跟着银行的贷款承诺书。
回舅舅家的路上,张伟豪突然瞥见街边 "星光广告" 的灯箱。"停车!"
张伟豪跑向那家玻璃门还沾着浆糊印的小店,王燕看着打印机吐出烫金名片 ——"西部地产董事长王燕" 的字样在暖黄灯光下泛着墨色的光,王武接过‘西部建筑总经理’名片时粗壮的手指都在打颤,嘴角不住的抽抽,
次日的省城报业公司大厅里,值班编辑扶了扶滑落的眼镜。
"头版加急?" 他的圆珠笔在排期表上悬停,忽然瞥见王燕递来的名片 —— 蒙省西部矿业集团的抬头压着凹凸纹,"这可是我们创刊以来最大的单页招聘。" 说着,他笑着将三人引向铺着地毯的接待室,老式的棉布沙发坐上去还挺舒服。
当王燕把装着现金的牛皮纸袋推过桌时,张伟豪注意到编辑的眼角动了动。出门前,他特意在合同末尾加了句 "广告效果未达预期,本报社需配合二次宣传",这招还是他一世里从某房企的新媒体广告合同里学来的。
人才市场的白炽灯下,出纳李晓梅握着着新签的合同,盯着 "月薪 1500" 的数字发怔。她没注意到,这份比国营厂高出两倍的工资单,正将她的人生拽向另一个轨道。
前台小妹陈婷对着王燕的名片左照右照,"西部地产" 西个大字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姐弟两人将张伟豪送进车站大厅,王武提着给张伟豪买的饮料:"真不用我送?大巴要晃三西个小时。"
张伟豪接过售票员递来的车票时心想:“等老妈的第一个地产项目起来,自己高低要让公司招聘个专职司机。”
“等售楼处盖起来," 张伟豪拍了拍舅舅的花衬衫,"给您配辆带真皮座椅的帕萨特。"
回县城的大巴颠簸摇晃,张伟豪将褶皱的稿纸铺在膝头。
"报销来回路费,中午管饭" 是他特意强调报社在最后加上去的 —— 这看似普通的承诺,在 2003 年的招聘市场,或许就是撬开人才大门的钥匙。
与此同时,报社印刷厂的滚筒正飞速转动,带着油墨香的报纸如雪片般倾泻而出。
某个命运的齿轮在轰鸣声中悄然咬合,那些即将被油墨浸透的简历,此刻还安静躺在求职者的抽屉里,尚不知晓自己将成为这场荒诞又真实的创业寓言里,最鲜活的注脚。
张伟豪回到县城后,赶着最后一辆面包车回到了矿区。
躺在床上,这个周末确实让自己感到了一丝疲倦。 咬了几口面包,洗了把脸正准备早些休息,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来电显示是赵巨鹏。
听筒里传来杯盘碰撞的叮当声与划拳的喧闹,显然赵巨鹏正身处酒局。他嗓门洪亮地提起张伟豪之前发过个矿区的地址:"老弟,我一个朋友的火电厂快断粮了!存煤就剩不到一周的量了,找遍了供货商都没着落,你有没有熟悉的人能搞出来煤。"
张伟豪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拨通父亲电话,得知新矿出煤的消息后,立刻将老爹的号码转发给赵巨鹏,特意叮嘱:"就说找 ' 张矿 ',他知道怎么安排。"
想到赵巨鹏专做投资的,张伟豪试探着提起地产公司贷款的事。
不料对方立刻提高音量:"自家公司咋不早说?投钱的事儿我比银行靠谱!" 话音未落,听筒里传来恭敬的呼喊 "赵董事长这边请",夹杂着皮鞋叩击地面的声响。
两人只得匆匆约定次日中午详谈后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