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也不敢催促:“皇上…”
“那就封位贵人”
“哦?那就贵人啦,除了前头满军旗的富察氏是贵人,蒙军旗的博尔济吉特氏也是贵人,汉军旗秀女中,正好也有两个贵人了。”
雍正反问:“还有一个是?”
“沈贵人,沈自山的女儿,沈自山的官位可比孙株合要高,虽然皇上重视汉军旗可满蒙联姻是旧俗汉军旗有两个贵人,这样做会不会有些太显眼了”
宜修不动声色地示意道
雍正不怒自威:“要不就封孙氏为嫔位可好,既然你都说了重视汉军旗”
“皇上恕罪,皇上恕罪,是臣妾多言了”
宜修立马跪下请罪。
周围的随从也纷纷跪下致罪
“起来吧,孙氏之兄对朕是有用之人且忠心耿耿”
雍正看着宜修跪了一会儿,丢下一句解释的话
回来之后让粘杆处去彻查了孙家与孙氏,与01给的信息相处无几,只是孙株合处事风格不懂变通,差点就一杆子打死了。
况且孙氏为任务对象,肯定要给她加筹码的呀
“是,臣妾多言了那…”
“孙氏暂定为贵人,拟封号为令”
(盗取乾隆的妃子封号,主要想不出来)
“是,那…那甄氏可要封为?”美好聪慧啊,真是可笑,皇上你为何从来不回头看看臣妾
雍正看了会儿宜修,首把宜修盯的心绪起伏不定:“那就封为六品常在吧,汉军旗初入宫,封位不宜过高”还在试探啊…
“皇上明鉴”那孙氏还封贵人有封号
“不过朕还想给她一个封号”
宜修面上还是笑脸相迎:“那就让内务府拟一个封号吧”
“不用,朕己经想好了,你来”
雍正示意宜修上前,拉过宜修的手,在宜修手上写了字
宜修试探的出声:“莞?臣妾记得唐诗春词中好像就有莞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之句”
“朕觉得甄氏莞尔一笑的样子甚美”
雍正拍了一下宜修的手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宜修。
你不是试探吗?那我就给你你想要的答案,高兴吗?
宜修慢慢收敛了手心,艰难地挂起微笑
————————————
雍正在粘杆处大力发展后变老老把持住了后宫动向,也不爱进后宫,除非有需求。
而苏培盛原本还会给一些小主之类的传话,但是自从高无庸转明面上后,怕与自己竞争,更努力了,根本没时间与那些小主的派来的人套近乎。
而雍正很乐意看到这一现象,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嘛,平衡之道他可是专家~
朝堂上田文镜己经被雍正派去镇压白莲教,整顿地方军备回来就可以重用了。
李卫去剿灭东南海盗以及反清势力,维护大清的领土统一了
岳兴阿进宫当先从三等侍卫做起,那段时间太后态度还挺温和的,还有隆科多,虽说可能他更想要玉柱进宫
至于年羹尧,态度还不是慢慢改变,都说了是惯的,现在态度还不是缓和了
华妃嘛?和自己记忆中的年妃相差甚远,自己己经让粘杆处把欢宜香换成了对身体无害的了,可惜让人暗中诊治了也只能调养身体,华妃己彻底不能生育了
(为什么雍正会对华妃宽恕,因为历史上雍正和年妃生了好几个孩子,但是都没有留着,年妃生孩子败了身体,伤心过度死的早,年羹尧也是雍正在年妃死后才处置的,差不多一个移情作用)
(不过年妃和华妃是两个极端哦,人家可不像华妃娘娘一样嚣张,也不是明艳动人款,应该是白月光款吧,所以喜欢上女主也差不多小白花和白月光都是纯白款)
手里能用的人越来越多了,对后宫的管控力度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虽说雍正很少进后宫,但是华妃年世兰还是会去挑衅宜修。
宜修还是设了局赐下了福子,和原剧不同,雍正没关注福子的美貌之类的,而是派人和华妃说若伺候的不顺心便把人打发回内务府受罚就行。
华妃原本看福子还不顺眼,但一听这话觉得皇上心里有我,瞬间高兴,连忙应下,旁边的颂芝和周宁海还在奉承,华妃更高兴了,给了传话的人一大笔赏银。
传话的人为粘杆处的小太监,回去就把赏银呈给了雍正
“年家…”
雍正的脸在烛火的照射下忽明忽暗
送进宫给华妃的打赏都有这么多银子,那么年家自己就贪了多少……
“01大人,年羹尧在川陕贪污了多少?”
雍正发现了01,另一个用处,可以迅速知道情报,虽然说还要下令去查一遍
(为什么01说了还要去查一遍,因为手里没证据,到时候处置的时候是要拿证据说话的,不然那些重臣只会觉得你想杀就杀,昏君)
“一百万两白银,因为你开始重用其他武将了,他开始慌了,他就没在私自卖官鬻爵了”
卖官鬻爵!很好,才登基不久啊就贪污了这么多。
“华妃知道吗?”
“她和她哥联手卖官鬻爵的,她哥比较心疼她,大部分钱都送进宫了,自己手里没剩多少”
“高无庸”
“奴才在”
高无庸推门进来行礼。
“去告诉皇后宫中开销多奢侈…”
“嗻”
雍正烦躁的挥了手:“去吧”
“奴才告退”
01出声:“皇后她会知道怎么做?”
“她会知道的,她是个聪明。”
“滴!检测到新任务发布:我的女人要配就配最好的,亲自挑选一个教养姑姑给任务对象”
“这…还算可以”
雍正看着这个任务,想着没让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丢脸,也算可以了。
“苏培盛,摆驾景仁宫”
“嗻”
且不说宜修被雍正亲自挑选教养姑姑给震惊到,劝说不成后,把孙妙青视为头等大敌。
年世兰知道雍正去了宜修那后气得吃不下晚膳。
第二天故意起晚了,知道雍正从景仁宫走了,更是气的砸了梳子,福子还把自己头皮扯痛了,想起她是皇后给的,首接叫人拖下去了。那老妇己经是半老徐娘了,哪里来的魅力勾引皇上去她宫里的。
(雍正:?讨论一个晚上的哪个姑姑好,可以给任务对象)
而宜修看雍正那么上心的态度首接戒备起来,等雍正走后,对剪秋说:“在姐姐院里伺候的有在册子上吧”
“是有那么一个人,叫芳若”
“那么就由她去教养甄氏吧,年轻人还是要保持一些活力,规矩学会就好”记得保证教的更像姐姐。
剪秋回了一个收到的眼神:“是”娘娘放心,一定会的。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州织造孙株合之妹孙妙青封正六品贵人,封号令,于九月十五日进内,钦此!”
“谢主隆恩”
“诸位请起”
“孙夫人,这位是宫里教导礼仪的华青姑姑”
孙妙青行礼蹲安礼:“姑姑安好”
华青跪地叩首:“奴婢华青参加令贵人,小主吉祥”
孙妙青扶起华青:“姑姑请起,姑姑身份贵重,在教导礼仪期间不必行大礼”
华青一脸惶恐:“小主客气了”出宫前皇上亲自面接了她只为敲打她给这位小主好好教导,连苏公公也是千叮万嘱要对这位小主认真,不敢不认真对待啊。
孙母扭头示意槿紫,槿紫立刻上前掏出银票塞入宣旨公公手里:“这几日天气有些炎热劳烦公公走一趟了”
宣旨太监立刻笑容满面地把银票塞入怀里“夫人好生客气”
“对了,这华青姑姑在宫中好多年了,也是…垂怜,喜爱小主,小主一定要多听姑姑的教导啊”
宣旨太监意味深长地指了指天。
“多谢公公指点”
孙母邀请道:“请公公到前厅坐坐,喝口茶”
“甭了,这还得去下家呢。”
孙母抬手示意:“哦…那公公请”
“嗯,走了”
“好…”
华青上前:“小主此次入选的秀女共九位,是分两批入宫的,按照先满蒙后汉的规矩,小主为汉军旗是第二日入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