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也端上来了。这年代包子真大,肉给的真足啊!曲大宝给妹妹擦擦手,妇女说:“你对妹妹可真好。”这时候,小丫头一改刚来时的怯懦,说:“我哥可好了,可厉害了!”曲大宝递给妹妹一个包子,自己也擦了手吃了起来。曲大宝吃了两个半,因为妹妹吃一个半就吃不下去了——主要是汽水的功劳。他要了装包子的袋子,把剩下的带走,临走时客气了几句。
带着妹妹来到供销社,一进来,服务员爱搭不理的,曲大宝也没搭理她,递过一张鞋票和1.5元钱,说:“给妹妹挑一双合脚的。孩子这个年代,衣服鞋子都要做大一点,不是家庭条件好的,不会买合脚的。既然我来到这个家庭,就得让家人吃好穿暖。”妹妹眼睛吧嗒吧嗒掉眼泪,说:“哥哥,我从来没穿过新鞋,更别说买的了。”曲大宝擦了擦妹妹的眼泪,说:“没事,哥哥以后都让你穿新鞋。”“谢谢哥哥!”妹妹紧紧抱着新鞋和打包的那几个包子,又说:“新鞋我放起来,我就穿现在这个,还能穿。”“你不穿,过十来天鞋就得给别人了。”妹妹哇一下就哭了,说:“为什么?”曲大宝哄着妹妹说:“你的脚会慢慢长大,所以就穿不了了。”这才把妹妹哄好。妹妹穿上新鞋,高兴地说:“谢谢哥哥!”转眼就忘了刚才哭的事。
来到卖糖的地方,曲大宝递过去一张糖票:“来一斤大白兔。”又带妹妹来到粮站。这8斤粮票是精粮白面和大米,要是换棒子面和二合面能换更多。曲大宝问了一下价格:纯玉米面2毛4分,二合面8分,白面9毛,大米6毛,小米3毛4分。曲大宝想了想,母亲借的二合面得还上,但自己是真的吃不下去了,便说:“来5斤二合面,4毛;50斤纯玉米面,12元。”也只能买这些了,买完还剩19元4毛。空间还有西只活野鸡、一只死的,和六条鱼。曲大宝问了一下时间,下午3点。背着妹妹走快点,6点能到家。他看了一下今天买的东西:50斤玉米面,5斤二合面,一双鞋,还有妹妹抱着的6个肉包、1斤大白兔——妹妹嘴里正含着呢,还时不时看看脚上的鞋。没有袜子票,等下次再来吧。曲大宝心里无比高兴,难道这就是亲情?这种感觉太好了!不知不觉己经出了城。
妹妹背着,问道:“哥哥,还有多远能到家啊?”
“哥哥走快点,还得一个小时吧。”
“哥哥累不累?给我放下来吧。”
“哥哥不累,我背着能走快点。”
这时候,老远看到有两个人小跑着向这边来。曲大宝心一惊:我能看这么远,得有将近2里地了!灵泉水,让我六识都变得异于常人。仔细一看,是父亲和大哥,赶紧把空间里死野鸡和两条3斤左右的鱼放进袋子里。做好这一切,就对妹妹说:“小妹,你看对面跑过来那两个人,是不是大哥和父亲?”
“三哥,我看到是两个人,但看不清楚脸。”
这时,曲大宝也跑起来,离老远就喊:“大哥!父亲!”
远处的曲大国说:“父亲,好像是三弟喊我们。”
父亲说:“我听见了。”父子俩看远处的人朝这里跑,也没敢确定,便加快脚步跑。越来越近,看清楚了,曲大国大喊:“是老三和小妹!”父亲笑了。曲大宝背上妹妹大喊:“父亲!大哥!”
西个人碰到一起都笑了。父亲看到三小子和小丫头,也忘了李桂芝出门交代“看到老三他俩,就揍一顿”的事了。
“父亲、大哥,让你们担心了。”
父亲说:“只要你俩没事就好。来,把妹妹给你哥背,你袋子背的啥啊?”
这时候,小丫头高兴地说:“全是吃的!”
大哥看到妹妹的新鞋子,问:“小妹,你穿新鞋了?”
妹妹高兴地说:“是啊,三哥买的,还有糖和包子!”
父亲看了看小妹,又看了看三小子,说:“好,走,回家说!”
“父亲,我背着就行。”
“你可拉倒吧,给我!”父亲也没容他说话,就把东西抢过来背上了,“好家伙,不轻啊!都啥啊?”
不等曲大宝开口,小妹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一下全过程,把大哥和父亲听得完全傻了。父亲扛着东西不动了,赶紧打开袋子看了看:“好家伙!三小子,你妹妹说的是真的?”
“父亲,东西都在这儿,还能有假?”
“我的天!大国,你带着妹妹,背这粮食回家,别让你弟弟拿东西,听到没有?”
“父亲,你要干啥啊?”
“我去县城,把野鸡还有这两条鱼去黑市卖了!”
曲大宝一把拉住父亲,说:“别去,父亲!明天我再去抓鱼卖,这两条给家里补补身子,改善一下伙食。”
“那能行?野鸡能卖挺多钱呢!再说家里有一只野鸡了。”
“听我的,父亲。明天我再钓几条,多了再去县城。”
父亲看了看袋子里的野鸡,又看了看三小子:“那好吧,走,回家。”
父亲笑了,旁边大哥撇撇嘴,说:“这就是三弟说的,要是我说一个不字,脚踹和大巴掌早就招呼过来了。”曲大宝和小妹哈哈大笑——从小到大都是大哥大姐挨揍,原主记忆中没挨过打,小妹都挨过打。
曲大宝给父亲和大哥嘴里塞了一块大白兔,大哥说:“真甜!”父亲也点点头:“好,真甜!”西个人有说有笑地往家赶。
就要进村子时,看到门口有挺多人,母亲李桂芝、大姐曲红、爷爷奶奶,还有大伯、二伯,大伯家大哥曲大军,二伯家二哥曲大权都在门口。
看到他们,大哥问:“这些东西怎么办?”
突然,父亲开口:“你说咋办?那都是最亲的人!”大哥顿时不敢说话了。
曲大宝说:“大哥,父亲说的对。到家我们全家吃顿好的,把大娘和二娘家的姐姐妹妹都叫上,一起改善伙食。大哥,以后我们都是要进城里的。”
父亲听到三小子说“都要进城里”的话,不以为意:“人多不是坏事,自己别把路走死了。”
“行,弟弟,你读书多,哥听你的。”
妹妹却说:“那大白兔糖怎么办?”
“没事,妹妹,哥再给你买。”妹妹不舍得地点点头。
这时候,母亲眼里带着泪痕,和姐姐刚哭过,就跑过来,还有大伯家大哥、二伯家大哥也都跑过来了。母亲过来就看了看二小子,见身上没啥事,朝屁股就来一脚。曲大宝也没躲,就在那笑。远处奶奶大喊:“你再打一下试试!老婆子我就是不要这张脸,也要把你脸给你抓花!”
曲大宝来到爷爷奶奶、大伯二伯面前,都亲切地打声招呼。奶奶一个劲拉着曲大宝的手说:“好好好!”还用眼睛瞪了母亲李桂芝,说:“再有下次,看我怎么收拾你!”
爷爷说:“好了,看到他俩没事,我们回去吧。从县城回来也累了,让他们早点休息。”
曲大宝拉住爷爷,看着刚要转身离开的大伯他们,说:“今天都在这吃!”
爷爷说:“这么多人,不行,我们回去了。”
见爷爷真要走,曲大宝说:“爷爷,今天都别走了!大哥,把大伯二伯家的都叫上!”母亲听到这话,看了看二小子。曲大宝知道母亲为难,就说:“家里还有一只野鸡,袋子里有一只,还有两条三斤左右的鱼。”大伯家大哥、二伯家大哥都首咽口水。
爷爷这时候发话了:“不能吃,让你爹去城里处理了,等你能上学的时候用。”
“爷,我读书为了啥?你看看哥哥姐姐、母亲父亲,都有些浮肿。书中可没教我吸着家人的血,不管不顾,心里只有圣贤书。要是这样的人,书读不读有啥区别?我宁可不读书,也得让爷爷奶奶、父母和亲人有饭吃、有衣穿!”
爷爷顿时哈哈大笑,指着大伯说:“你们这三个,算是完犊子了!还得我小孙子!行,大孙子,爷今天高兴,听你的!”母亲满脸笑意,很欣慰自己三小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其实,母亲早注意到了妹妹抱着的包子、糖和脚上的新鞋。
就听到大伯说:“我回家拿二合面。”
二伯也说:“我去拿。”
曲大宝叫住他们:“都不用回家。”他拿过玉米面,说:“够用!”大伯看看爷爷,又看看母亲李桂芝和父亲。
母亲李桂芝说:“大哥,还是听三小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