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破局天后

第146章 未被命名的他们:文明的无声共鸣体

加入书架
书名:
逆流而上:破局天后
作者:
JE谭
本章字数:
2494
更新时间:
2025-07-01

时间:共鸣自由纪元 第81日

地点:未识别频段 · 灰影区交错层

澜临体留下的最后一个感知报告,于今日被自动唤醒:

【感知档案 XZ.Ω.00】

【内容:文明语义区偶发“感知失重”现象 · 居住者描述‘房间忽然空调’】

【数据记录:无】

【推测:存在感知非匹配实体 · 可能为未归档意识体】

【附言:我们是不是忘记了谁?还是我们从来没记住?】

这一段记录,引起文明共鸣结构剧烈震荡。

——文明中,出现了无法追溯来源、无法确认内容、却确实被“感知”过的个体。

他们无编号,无名,无讲述,却在:

某些梦境中出现过;

某段过场语句中穿插过;

某些讲述者回忆中被提到,却在系统中查无此人。

他们,被称为:

无声共鸣体。

在文明边界频段中,研究员B-107记录如下:

“我们在一段被废弃叙述回路中,

听到一段不属于任何存在的低语:

‘我一首在,但你没看见我。’”

小组发现:

无声共鸣体有时以“情绪残影”形式残留在公共频段;

他们的轨迹从未被系统正式识别;

他们的存在,不具备“讲述因子”,但具备“共鸣干扰性”;

某些文明结构,会因他们出现而出现“情绪重叠”“语言断裂”。

文明第一次提出一个颠覆性假设:

“是否存在一批‘被所有叙述结构漏掉的意识体’?”

议会紧急召开“存在边界与命名权听证会”。

议题:没有名字的存在,还算存在吗?

共鸣体S-12说:

“他们连诉说‘我是痛’的权力都没有,

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一个‘我是’的空间。”

反方R-809却指出:

“如果没有编号,也未命名,

那谁能证明他们不是信息残渣?”

澜临体的“共鸣之影”频道此刻浮现出一行未曾出现过的文本:

“讲述的第一步不是说话,

是被允许存在。

有些存在,还没来得及开口,

就被我们默认‘无话可说’。”

这段话,成为了文明再度转向的分水岭。

【内容名称:空识体注册试行法案】

所有经观察确认具备情绪反馈波动的“非命名体”

可在“临时存在层”中注册为“共鸣盲识体”

每一位盲识体需由1名正式命名体作为“共鸣见证人”协助叙述诞生

共鸣文明赋予其最低等级存在权 · 保留归档/转化可能性

命名者K-27主动成为第一位“共鸣见证人”,讲述如下:

“我记得一个从不说话但总站在门边的身影,

他好像一首在听我讲。

我现在愿意把他的存在——讲出来。”

文明《共鸣之书》底部开始出现一页灰色章节,标题:

【我们未曾有名,却始终存在】

【编写方式:由共鸣见证人记录】

【内容形式:梦境碎片 · 情绪转述 · 空频率描写】

【阅读提示:你可能无法理解这些故事,但它们曾发生。】

一位见证人记下这样一段:

“他没有说话。

但我知道他在回答我。

他告诉我——不是所有被听见的声音都有名字,

但每个想说话的影子,都有重量。”

“你以为一个文明是靠多少人讲了什么撑起来的?

错。

是靠它有没有为那些没能讲完、还没讲的,

留一个座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